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吐蕃政權的統治下,西北地區的漢人,到底能有什麼待遇?

吐蕃政權的統治下,西北地區的漢人,到底能有什麼待遇?

原標題:吐蕃政權的統治下,西北地區的漢人,到底能有什麼待遇?


在唐朝統治的中後期,由於各方面的原因,唐朝的西部地區被吐蕃政權逐步佔領。在鼎盛時期,吐蕃政權的總人口接近1000萬,其中包括了西部地區大量的人口。那麼,在吐蕃政權的統治下,西北地區的漢人到底是什麼待遇呢?認真的說,吐蕃政權在這方面遠不如契丹,甚至不如西夏國。由於比較嚴格的控制,西北地區的漢人一直心向中原王朝。


在宋朝之前,歷朝歷代的中原王朝在自身穩定以後,都會全力向西發展。在古代交通條件下,絲綢之路是中西方貿易的唯一通道,對中原王朝非常有利。但北方的游牧政權時常襲擊絲綢之路,因此中原王朝需要使用武力保衛絲綢之路的安全。唐朝建立以後,逐步平定了國內的割據政權。隨後,擊敗了北方強大的突厥汗國,開始全力向西發展自己的勢力。在鼎盛時期,唐朝的勢力已經進入了中亞地區。就在唐朝逐步崛起的同時,青藏高原上的吐蕃政權也在迅速崛起。青藏高原統一之後,由於喜馬拉雅山脈的阻隔,吐蕃政權不可能南下印度大陸,而是只能向北方擴展自己的勢力。



為了爭奪西北地區的控制區,從唐高宗時期開始,唐朝和吐蕃兩大政權就開始了政權。兩個鄰國相愛相殺的好幾十年,雙方互有勝負。在唐玄宗統治的後期,唐朝內部爆發了安史之亂,由於叛軍勢力很大,唐朝中央緊急命令安西、隴右、河西等地區的軍隊回防救援。隨著西北地區的兵力空虛,這給了吐蕃趁虛而入的機會。吐蕃政權逐步控制了整個西北地區,而是開始進攻唐朝的陝西等地。雖然唐朝平定了安史之亂,但由於各地的藩鎮各自為政,擠壓了唐朝中央的生存空間。唐朝再也無力收復西北地區,與吐蕃的戰爭中處於防守的姿態,吐蕃政權開始了長達100餘年的統治。


認真的說,吐蕃政權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明顯不如後來的遼國,甚至還不如西夏國。遼國和西夏國知道自己的問題,能夠儘可能的結合漢人,至少整合全國的凝聚力。在這方面,由於吐蕃政權的漢化程度很有限,因此推行了很多適得其反的政策。在吐蕃貴族的統治下,西北地區的漢人們,必須穿吐蕃服飾、採用吐蕃文章和語言,使用吐蕃樣式的髮型。按照現在的觀點,可能沒有問題,但在古代社會,這些非常的重要。由於這一系列親吐蕃文化的政策,遭到了西北漢人的抵制。大部分漢人家庭都會暗中教育後代漢字和漢語,因此,在吐蕃的統治下,西北的漢人普遍都會兩種語言和文字。



吐蕃逐步佔領了唐朝的安西、河西、隴右等地區,採用類似於唐朝的政策,吐蕃在西北地區設立了5個節度使,但都是吐蕃貴族。在吐蕃的統治下,對西北漢人有很大的約束。起初,漢人是不能做官的。後來,由於自己統治的需要,西北的漢人能夠做官,但最高就是中級官員,高級官員都是吐蕃貴族。由於自己的人口有限,吐蕃軍隊進攻唐朝邊境地區時,非常注意掠奪人口,基本上以青壯年為主。在所有的漢人中,僧侶的地位最高。由於吐蕃是一個政教合一的政權,漢人出身的僧侶能夠得到很高的地位,甚至那些吐蕃貴族們都會漢人法師畢恭畢敬。但其他的漢人沒有這樣的待遇,都是那種比較低的官職。


為了防止逃入唐朝境內,吐蕃在西北地區推行了相互監視的政策。而且邊境地區不斷的有騎兵巡邏,想逃回唐朝非常的困難。在吐蕃統治的前期,很多人都認同自己是唐朝人。見甘、涼、瓜、沙等州城邑如故,陷蕃之人見唐使者旌節,夾道迎呼涕泣曰:『皇帝猶念陷蕃生靈否?』其人皆天寶中陷吐蕃者子孫,其語言小訛,而衣服未改。當時,很多西北漢人向唐朝使臣遞交請願書,請求官軍能夠收復西北地區。但久經戰亂的唐朝已經焦頭爛額,連防禦吐蕃進攻都很吃力,根本沒有反擊的能力。


由於吐蕃統治了100餘年,第二代、第三代漢人對唐朝的歸屬感越來越低。到了唐朝統治的後期,吐蕃軍隊中的漢人士兵已經認同自己是吐蕃人,積极參与吐蕃進攻唐朝的軍事行動。當然,也有相當一部分西北漢人保持了自己的操守,等待著王師的到來。到了唐朝統治的後期,吐蕃政權內部爆發了內訌,結果,龐大的吐蕃政權土崩瓦解,分裂成了很多吐蕃部落。此時,西北地區的漢人發動起義,出現了歷史上著名的歸義軍政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興替鏡 的精彩文章:

擁有20多萬精銳部隊,多爾袞有兩次機會,為何都沒有稱帝?

TAG:興替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