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不為人知的十三太保,屢破梁軍、驅逐契丹的符存審

不為人知的十三太保,屢破梁軍、驅逐契丹的符存審

摘要:他是李克用的第九太保,曾改姓為李,卻最終在史書中以本姓傳世。儘管只在殘唐五代個人武力值龍虎榜上排名第十四,但在他追隨李家父子的大小百餘戰中,雖受創百餘處,卻從無敗績。他多次大破梁軍,卻終因功高難賞客死異鄉,英名埋沒黃土。他有九個兒子,個個出類拔萃,歷仕五朝不倒,其三女皆為皇后,榮耀一時無雙。

五代名將系列

說起五代名將符存審,可以從胡柳陂說起,那場戰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李存勖先勝後敗,痛折大將周德威,自己也身陷重圍,眼見得小命不保。那時的李存勖沒時間後悔,更沒時間憧憬未來,只能一味地與梁軍搏殺。可惜,一貫視沖陣為玩耍的李存勖再也找不到往日的樂趣,直到此時,他或許才真正明白,他的那種樂趣是建立在將士們用血肉之軀為他擋住四面八方的明槍暗箭換來的。

就在李存勖於亂軍中堪堪斃命的關鍵時刻,符存審殺到了。他沖入亂軍之中,鎮定自若地約束住潰敗的晉軍,重整陣勢,苦撐危局,終於等到銀槍效節都破陣來援,這才救下了曾經不可一世的李存勖。此時的李亞子全然沒了往日的風流,驚魂未定的他只想撤兵,關鍵時刻,符存審勸諫:「我軍百戰之功,方得深入梁境,今日小敗即撤,功虧一匱,恐日後再來,難矣!」李嗣昭等將士也乘機進言,李存勖才打消了撤兵的念頭。接替周德威成為晉軍第一大將的蕃漢馬步軍都指揮使符存審,也在與梁將王彥章等人的百餘次纏鬥中逐漸佔據了上風,將戰爭的鐘擺重又拔回了原位。

符存審

這個力挽狂瀾的符存審原名存,字德祥,是陳州宛丘(今河南淮陽)人。符存審從小便性格豪邁、足智多謀、喜談兵事,眼見天下將亂,就糾集豪強,保護鄉里。可是亂局越演越烈,符存審無法置身事外,只得依附軍閥李罕之,做了一名小校,由此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戎馬生涯。

李罕之的大名和惡習筆者也多次交待過,在此不予贅述。在為李罕之效力期間,符存審只是個聽吆喝的小卒,曾經當過俘虜,差點丟了小命。亂世里人命本如草芥,戰俘的命更是一錢不值。朱溫就曾因風迷了眼而大殺戰俘,只是為了早點打發走風魔。符存審眼看就要被處死,臨刑之前,符存審指著一堵高牆對行刑者道:「請您在那面牆下行刑,以便讓倒塌的牆覆蓋我的屍體,省得無人埋葬,你也算為我的孤魂積點陰功吧。」行刑者意動,便將他移至牆下,準備開斬。就這在這個當口,正摟著歌妓飲酒的敵將覺得無人助興意趣索然,早就注意到符存審的歌妓乘機道:「俘虜中有個叫符存審的,乃是妾身舊識,不如就讓他擊掌伴奏吧。」主將很高興,立刻命人放了符存審。

符存審註定不會久在朝秦暮楚的政客級軍閥李罕之門下。他與另一位李罕之門下的名將楊師厚選擇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毅然投靠了河東李克用,並成為他的第九太保,因此他又叫李存審。只因他的功業突出,而且在趙宋王朝地位超然,所以歐陽修在其主編的五代史中用本姓稱之,以示尊崇。

符存審歸晉後一直跟著李克用討伐各地藩鎮勢力,為鞏固河東根據地立下了赫赫戰功。他曾隨征雲州防禦使赫連鐸,由於親冒矢石,衝鋒在前,被敵箭射中,以致血流盈袖。李克用見狀親自為他包紮傷口,還每日詢問他的傷情。這份濃濃的「父子之情」讓他感激一生,也奠定了他為李氏效命的初心。

912年,朱溫乘李存勖進攻燕地之機舉兵北進攻打蓚縣。眼見朱溫欲抄李存勖的後路,符存審忙與史建瑭合兵一處,商量如何以少敵多。最後兩人商定,由符存審屯兵下博橋正面拒敵,而史建瑭則率領騎兵襲擾。符史二將對陣老謀深算的朱溫和絕對優勢的梁軍,毫不示弱,反而利用騎兵的優勢,攻入梁軍大營,讓梁軍始終摸不清虛實,加之朱溫病重,只得含恨撤兵。符存審不懼強敵,有效地保障了滅燕之戰的順利進行。

三年後,梁末帝聽信姐夫趙岩之計,強行拆散魏博鎮,引發魏博軍人叛梁歸晉。李存勖立即命符存審率前鋒軍進兵魏州。在這裡,符存審與梁軍名將劉鄩展開對峙。彼時,劉鄩進犯魏州,卻被符存審率軍截斷後路,只得在元城與晉軍開戰,結果可想而知。兩個當世名將的第一回合交鋒符存審輕鬆獲勝。隨後,符存審乘勝追擊,接連收復澶州、衛州、磁州、洺州、邢州等地,不久,又兵臨滄州,逐次將河北南部及河南北部諸州收入囊中,基本奠定了梁晉軍事對壘的優勢地位。符存審因功受封檢校太傅、橫海軍節度使,兼領魏博馬步軍都指揮使,加授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成為出將入相的晉軍重將。

920年,朱溫養子、河中節度使朱友謙攻取同州,叛梁降晉。梁末帝忙派出梁軍中碩果僅存的大將劉鄩統軍出戰。李存勖聞訊後急命符存審、李嗣昭率軍救援。九月,符存審率軍進入河中,屯兵朝邑聲援朱友謙。

符存審深知梁軍一貫看不起朱友謙的河中軍,於是決定利用梁軍的驕傲情緒,從晉軍中挑選出二百精騎,摻雜在河中軍中作戰。有了這些晉軍悍卒的加持,河中軍瞬間脫胎換骨,挫敗了梁軍的銳氣,迫使劉鄩不敢輕易出戰。雙方就此陷入了僵持之中。

晉軍諸將擔心時間久了,河中軍會有所反覆。畢竟河中軍與梁軍曾有袍澤之誼,而且那個時代的軍人換主將如同換衣服一樣,很多節帥都被手下將士殺了領功,萬一河中軍想著重回梁營怎麼辦?於是,他們建議從速決戰,免生後患。符存審卻摸透了劉鄩的心思,知道他因為與朱友謙是親家,故此對於征討之事心存不忍,難下決心,如果急戰,劉鄩沒了退路必將拚死一戰,反倒難以對付,不如拖幾天靜觀其便。於是,符存審採用「緩師示弱,伺隙出奇」之計,按兵不動。劉鄩見狀果然以為晉軍力弱並不足懼,遂多次派人勸說朱友謙重回組織懷抱,符存審讓朱友謙對此虛與委蛇。真是一物降一物,從來精於計算的劉鄩對陣符存審,彷彿換了個人似的,將輕敵與猶疑不定這些兵家大忌表現了個夠。一直故意示弱的符存審在十餘日後,終於尋到了戰機,乘梁軍懈怠之時突然發起猛攻,還在苦等朱友謙好消息的劉鄩倉促出戰,被打得一敗塗地。早就看劉鄩不順眼的趙岩,讓人給劉鄩送上一杯鴆酒,一代名將黯然收場。符劉二將的第二次交鋒,符存審完勝。

符存審的傲人戰績還有不少,其中最讓人稱道的就是他曾救援周德威並戰勝契丹的戰例。彼時,中原混戰,偏居一隅的契丹乘機做大,隱隱窺伺中土。在契丹人支持的劉燕政權被晉軍攻滅後,契丹發揮自己的騎兵優勢,利用周德威的疏忽大意破關而入,重重圍困幽州,周德威忙遣使告急。當時,李存勖正率晉軍主力與梁軍對峙,欲發兵相救,苦於兵力不夠,若不救,又擔心幽州失守,北境不穩。他為此猶豫不決,問策於帳下諸將。符存審與李嗣源等大將都主張出兵救援。

於是,李存勖下定決心,讓符存審等率七萬步騎援救幽州。符存審軍至幽州,並沒有急於進攻,而是在與周德威溝通後,靜觀其變。等到契丹軍被周德威的防守搞得焦頭爛額之時,巧設鹿角陣,阻擋住契丹騎兵的衝擊,隨即萬箭齊發,重創契丹前鋒。而後,符存審先讓羸弱老兵焚燒柴草,以煙霧迷惑敵軍,再發動步兵直衝敵陣,一戰大破契丹,斬首萬餘級,徹底解除了幽州之圍。冷兵器時代,騎兵對於步兵具有天然優勢,能夠用步兵戰勝騎兵的將領,無一不是當世名將。符存審在對抗異族騎兵的戰場書寫了軍事傳奇,有意思的是,他的兒子符彥卿也將未來的戰爭中上演步勝騎的精典戰例。

符存審讓人嘆服的戰役還有討滅鎮州之戰。正當符存審等晉軍大將忙著勸李存勖稱帝之時,不想後院失火,依附河東的成德軍換帥,新節度使張文禮據守鎮州叛亂。張文禮是個典型渣男,他的叛亂本不足懼。可是,彷彿老天施了魔咒,刻意要給李存勖稱帝上眼藥一般,李存勖派出的幾路大軍兵臨城下後,不僅勞而無功,還折損了史建瑭、李嗣昭等數員大將。無奈之下,李存勖只好祭出百勝將符存審,希望能破解鎮州魔咒。

符存審臨危受命,擔任北面招討使,全力征討鎮州。當時,鎮州久被晉軍圍困,城中糧草將盡,軍心不穩。符存審洞察先機,一面加緊圍城,一面派人激發城中亂局,迫使李再豐投誠,然後讓他藉機在半夜裡用繩子將晉軍拉上城頭。天亮時,晉軍已殺入城中,叛軍首領張文禮的兒子處瑾、處球等人悉數被擒。符存審一舉破解了鎮州之厄,李存勖不僅加授其為檢校太傅兼侍中,還特意在他還師魏州時親自出城勞軍。符存審看似雲淡風輕的勝利對於準備稱帝的李存勖來說,實在太重要了。否則一個鎮州都搞不定,還有啥資格稱帝?!

符存審是五代軍事史上的一朵奇葩,他之所以會成為百勝名將,《中國軍事通史》有這樣的分析非常中肯:符存審一生用兵作戰,巧用智謀,盡量避免過早與敵人展開決戰,或派遣部分精兵潛入敵陣,或散布煙霧迷惑敵人,或通過險隘山道達到前線陣地,或放開部分陣地誘敵出逃,然後出敵不意,運用奇兵突然出襲,往往取得重大勝利。

就在符存審為李氏南征北戰所向無敵的時候,卻缺席了最讓武將神往的滅梁之戰。李存勖聽信郭崇韜的建議,借口契丹再次南侵,讓符存審負責北疆防禦。卧病在床符存審聞訊上奏道:「臣效忠大王,不敢推諉,但如今老病纏身,只恐難當重任。」他是多麼希望能留下來參加滅國大戰啊!可是,李存勖仍舊命他擔任幽州盧龍節度使。

同年四月,李存勖在魏州稱帝,建立後唐。作為當之無愧的後唐首將,符存審獲賜忠烈扶天啟運功臣勛號,加授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師、中書令,食邑一千戶。符存審雖然得到了顯赫官位,但卻從此遠離朝堂,永遠失去了提兵滅梁的榮耀,個中甘苦只有自己知曉。本就不是出身代北沙陀軍事集團的符存審在李氏政權日漸穩固之後,也落了個功高難賞的凄涼境遇。

這年十月,唐庄宗李存勖滅亡後梁,遷都洛陽。此身的符存審遠在幽州,鬱鬱寡歡,以致舊病複發。他請求前往洛陽,朝覲皇帝,並請掌控軍政大權的樞密使郭崇韜協助。郭崇韜本是符存審的妻弟,卻因功績和威望皆在符存審之下,擔心其會威脅到自己的地位,便暗中阻撓,不讓符存審回朝。符妻郭氏哭著對郭崇韜道:「我夫為國效力,與你又是鄉里舊識,你竟忍心讓他死在北地邊荒,實在太無情了。」郭崇韜聞言慚愧不已。

第二年,符存審病重,再次上奏朝廷請求入覲,但仍被駁回。他伏枕長嘆:「我歷事二主近四十年。而今天下一家,四方蠻夷都可入覲。唯獨我被排除在外,豈非命運弄人?」郭崇韜得知符存審命不長久,這才允許他入朝。可惜晚了一步,李存勖調符存審為宣武軍節度使、諸道蕃漢馬步總管的詔令尚未抵達幽州,一代名將符存審已然含恨病逝,終年六十三歲。

李存勖下令輟朝三日,追贈符存審為尚書令。李嗣源登基後,下詔符存審配享太廟,與李嗣昭、周德威一同附祭於庄宗廟廷。後來,符存審又被追封為秦王。

符存審不僅治軍有方,治家也有道。他有九個兒子,個個都很出色。他在晚年曾對兒子說:「我出身貧寒,自幼便攜劍闖蕩江湖,歷經四十年方才位至將相。期間數次衝鋒陷陣,九死一生,傷痕纍纍,光從身上取出的箭頭就有一百多個。」他還將這些箭頭拿出來給兒子們看,讓他們知道家業得來不易,要戒奢向善。

符彥卿

符存審的九個兒子中最優秀的當數第四子符彥卿。符彥卿從小就能騎善射,歷仕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北宋五朝,官職一路飆升,生前即受封魏王,與政壇不倒翁馮道異曲同工,但氣概勝之。他因謹慎誠實受到李存勖信任,得以出入其內室。興教門之變時,李存勖的侍從大多離去,僅有符彥卿等十多人力戰拒敵。李存勖中箭而死,符彥卿等人只得慟哭一場離開洛陽,足見忠心,亦為後人稱道。契丹入侵中原,他率軍乘狂風大作、天昏地暗之際,以萬騎之勢橫衝契丹軍。契丹軍大敗,勢如土崩,丟盔棄甲,契丹皇帝耶律德光隻身而逃。後晉國破,耶律德光以舊事責之,符彥卿慨然答道:「臣侍奉晉王,不敢貪生怕死。而今生死就在您手中,您看著辦吧。」耶律德光見其直言以對,一時無法怪罪,只得大笑將其開釋。符彥卿的兩個女兒先後嫁給周世宗為皇后,另一女嫁給宋太宗為皇后,自後周恭帝及宋太祖兩朝,頒賜詔書給符彥卿時都不稱名,可謂貴盛無比。

END

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賬號

如果你覺得文章寫得不錯,打賞支持一下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拾史事 的精彩文章:

求仙?秦皇漢武一把辛酸淚
看了好幾部關於朝鮮的紀錄片,我還是不知道它到底什麼樣

TAG:時拾史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