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年末了,讓我們回顧下那些聊勝於無的建議有沒有讓你變得更好

年末了,讓我們回顧下那些聊勝於無的建議有沒有讓你變得更好

你有沒有發現,每一年大家看到的新年建議其實都和上一年差不多,而每一年年底我們都在被這份暖心的無用打動。

好幾年前就有人發現,人類對於「數字+建議」類型的文章毫無免疫力,在歲末年初的時間段,這些文章會擠爆人類的收藏夾:

《2018年閱讀書目推薦,附送一份紅酒搭配指南》;《如何在30歲時實現財務自由,30位精英分享了他們的人生小tips》;《10條建議,幫你挽回前任的心》……

總的來說,就是以「整數+方法論+美好夙願」的方式列出實操型清單,標題則傳遞出一種只要按步驟執行就能使人生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的不實期待,而貌似fancy的內容,仔細看看又好像有點胡說八道。

舉例來說,前年年末,《紐約時報》發布了一篇《想擁有一段更美好的愛情?這裡有9條建議》的文章,裡面列舉了提升愛情質量的技術:

01 跳過閑聊;

02 不要害怕在婚姻中爭吵(或為之爭取);

03 讓人們認識真正的你;

04 要知道:性不是愛;

05 不因為想要,也不因為需要而結婚或維持婚姻;

06 如果一個男人用三明治作為網上約會頭像,離他遠一點;

07 像治頭痛那樣治療心痛;

08 對這段感情把想說的說出來;

09 和陌生男性同乘一部計程車時,別脫鞋子。

聽起來都是一些非常有道理的見解,但是你仔細想想就會發現,這些內容要不就是正確的廢話,要不就是特定情形下的傻話,有時候甚至連實操性都存疑——我們生活中太難遇到用三明治作為網上約會頭像的男人了,甚至連用一碗米飯當頭像的都沒有。

有關職場的類似建議也很多,比如:能力固然重要,但並不能代表全部;一定要有養成跟領導溝通的習慣;慎重對待第一份工作;要保持一種空杯心態;機會只垂青有準備的人;掌握好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否則人到中年後悔莫及!……之類的。

其中有很多建議以職場厚黑學的面目活躍在以為自己與時俱進的國產職場劇中,主要強調油膩的戲劇性,大家也不會太當真。而剩下的一部分屬於「過來人的經驗」,不僅見仁見智,還常常自相矛盾,比如我們自己的經驗就告訴我們:掌握好工作與生活平衡的人很可能不會被機會所垂青。

雖然大部分清單和指南都不靠譜,人們還是無法忍住自己點開它們的手,因為大腦真的超懶,無法拒絕list這種簡單易懂文體的魅力。

回想一下雙11就知道了,看別人忙活到飛起自己卻不知道買啥的時候看到《雙11最值得買的電器/零食/羽絨服top 50,我們都幫你挑好了》,你是不是也有一種久旱逢甘雨的喜不自勝?糟糕的是如今各大公眾號食髓知味,每一家都在推這種購物清單還夾帶廣告,讓人又開始摸不著頭腦了。

所以到底要如何在各種建議/清單/list/指南的海洋里保持理性?好像很難。不過你往回翻翻打算先馬後看的收藏夾,其實大部分建議你也從來沒有仔細踐行過對吧。所以講到底,這就是一種寫建議的人和讀建議的人之間互相欺騙的心照不宣,大家都沒有損失,很peace。

看起來很美但做起來一言難盡的建議

「和你的戀人寫一個關於未來生活的wish list」

——來自情感博主

這個wish list現在在網路上有一個現成的版本,叫作《談戀愛期間一定要做的100件事》,裡面列舉了諸如手牽手壓馬路、一起坐摩天輪、一起去教堂、一起養一條小狗、一起看日出日落、一起堆雪人……等主要符合小女生想像的100件浪漫又不知所謂的事。鑒於裡面還有「一起嗑瓜子,一起吃好吃的吃到吐」這樣不利於身體健康的內容,建議情侶們不要參考,也建議不要選擇在這樣的建議下@你的人作為戀愛對象。

「15件提升幸福感的家居小物」

——來自lifestyle博主

在知乎lifestyle問答最火的前幾年,這樣的回答簡直成了新時代導購手冊,其中當然不乏真正有用的多功能插座、廚餘料理機、電熱毛巾架等物,但越來越多的小物其實是那些沒什麼用而薦購帖告訴你必須要擁有的東西,比如一年也用不了幾次的氣泡水機,味道和自己想像差很多最終只能放在浴室里驅蚊的香薰蠟燭,它們的共性通常是小眾而富有儀式感,並且會積灰。鑒於它們佔掉的居住空間越來越多,我們也不妨認為這是「15件浪費房價的家居小物」。

「給自己遊戲化工作激勵。」

——來自科技網站的職業小tips

這個用法大家都很熟悉吧,把工作和獎勵掛鉤,工作就像打怪升級。比如寫完報告,就可以打一局吃雞遊戲;把這個PPT改完,就可以吃一頓日料。這類建議說的是:永遠給自己下一個期待,也增加完成當下事情的緊迫感,非常美妙。但關鍵是可執行性:工作日一大早在辦公室寫完報告能正大光明掏出手機開始吃雞嗎?!

「用獨一無二的照片牆留下你和家人最美好的回憶」

——來自過時家裝雜誌

照片牆本質上和改良榻榻米、古風電視背景牆一樣,是一種時代混合審美產物。如果再採用雜誌建議的那種麻繩+五彩斑斕的夾子串起一家五口幸福的笑臉,確實留下了和家人最美好的回憶,但同時也讓家裡看起來非常像改良版農家樂的前台。

「這個秋天,你需要一件永遠不會過時的風衣」

——來自每一年的時尚雜誌

曾經的人們感知季節變換主要參考身邊的植物,如今則靠感受消費趨勢,比如秋季的來臨常常由時尚雜誌推薦風衣來宣告,被推薦最好吃的糖炒栗子的美食博主推向高潮。因為時尚雜誌年年都主張「優雅的你需要有一件得體的風衣」,有時候我們甚至以為他們把去年同期的文章直接抄了過來。

而你找出衣櫃里那件永遠不會過時但也永遠不會穿的經典風衣,想試試今年是否能配得上它的時候,還是黯然發現鏡中的自己像一隻器宇軒昂的柯基。

「讓人們認識真正的你」

——來自職場導師

究竟可以讓同事認識多真的你自己呢?是可以向同事展示自己優秀的摸魚技巧呢,還是可以向其推銷微商商品,還是可以告訴他們自己的性向呢?除此之外,另一位職場導師還說了,不要在職場上過於耿直……請導師們打一架再告訴我們建議謝謝。

「道理我都懂

但是……」的建議

「做重要的事」

——來自GTD工作法博客

GTD領域的前輩非常苦口婆心,勸導大家使用四象限工作法,著手工作前先釐清輕重緩急:緊急又重要的,不緊急但重要的,緊急卻不重要的,不緊急也不重要的。很多人在這一步就迷失了,將四象限工作法放入自己的「不緊急但重要的」工作夾然後便永遠地忘了它。

「放下你的手機」

——來自情感博主、央視養生節目、舅媽的朋友圈

英國交友網站Drawing Down the Moon Matchmaking的CEO希莉安·麥卡勒姆擔憂「做愛之後的抽煙和擁抱很快被瀏覽社交媒體所取代,男男女女都會在事後伸手去拿手機,沉浸在手機屏幕的光芒而非做愛後的餘韻中」。因此《紐約時報》在《8條建議,讓你在2018年擁有更美滿的愛情》中呼籲大家放下手機。道理我都懂,但可執行度遠遠不如「如果一個男人用三明治做網上約會頭像,離他遠一點。」

「多睡點」

——來自情感博主、央視養生節目、姨媽的朋友圈

研究表明疲勞可能會使你對你的伴侶更加懷有敵意,並且影響你的健康——一篇探索夫妻間的交流如何影響健康的研究發現:夫妻吵架也許你們只是沒睡好。同類型的研究結果還有「日常脾氣不好很可能由於內褲不舒適所致」「職場的晉陞道路其實往往與員工一日三餐的質量密切相關」這種,推理方式看起來毫無瑕疵,但結論根本就沒抓住重點。

「儘早為退休儲蓄」

——來自理財欄目

現在國外的「FIRE」運動非常火,這是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經濟獨立、早早退休)的首字母縮寫。人們將這個運動視為逃離吸食靈魂、佔據時間的工作和一個為消費主義所推動的經濟的方式。「FIRE」的追隨者一般是男性,從事技術行業,左腦思維的工程師類型,他們會計算未來40年的複利,或是低成本指數基金對房地產出租的投資回報率,那小白應該具體怎麼做呢?倡導者認為第一步應該將你的儲蓄比例增加到總收入的70%。道理是沒錯啦,但是占我目前收入比例70%的……是房租。

「學會理財,提前退休不是夢」

——來自理財博客

理財欄目總會引用一些投資界的諺語,比如「你不理財,財不理你」,道理本身大差不差,理財也確實是年輕人應該學的一門課。但是市面上參差不齊的理財方法常常帶有一些唬人的成分,例如講了一堆價值投資的故事和方法,最後告訴你他掙到人生第一個100萬元的方法是聽兄弟的推薦買了茅台的股票,而看了長篇大論你發現作者的意思是,你如果想掙到人生的第一個100萬元應該……穿越。

「保持和直屬領導溝通的習慣」

——來自職業發展導師

《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揭示了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在職場上和直屬領導溝通的難度,如果你也是領了活兒埋頭干,想提加薪也不敢的職場受氣包,你很可能遇到和劇中新垣結衣扮演的女主角一模一樣的問題。和直屬領導溝通一次就需要全副武裝鼓起勇氣,保持和他們溝通的習慣嘛……不如請領導保持和我溝通的習慣吧,但也不要保持得太久,拜託了領導。

「學會說不」

——來自大佬

來自大佬的建議不僅正確,還常常富有禪意,我們建議你兼聽則明。

「如果遇到挫折,繼續前進,然後走出去」

——來自雞湯號

你除了說「好的」還能說什麼?

本文版權歸第一財經所有,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胡昱

《第一財經周刊》特約記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周刊 的精彩文章:

《第一財經周刊》告讀者信
《視頻行業火爆卻變現難?且看YouTube如何賺錢》

TAG:第一財經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