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當德軍進攻莫斯科時,日軍為何不選擇北進?理由只有一個

當德軍進攻莫斯科時,日軍為何不選擇北進?理由只有一個

有網友問1941年日軍面對德國的邀約,為何不北進反而南進?實際上對於日軍來講,理由只有一個。

1941年6月蘇德戰爭爆發,這場戰爭的打響不止在歐洲掀起了軒然大波,同時的對正在亞洲實施大侵略的日本也產生極其重要的影響。

在得知道蘇德戰爭爆發之後,日軍軍部開始蠢蠢欲動,但由於其內部的矛盾,日軍高層展開了南進和北進的爭吵。

外相松岡洋右和關東軍主張北進,而近衛首相和陸海相則主張南進。

這場針鋒相對的爭吵總共持續了6次,最終南進派壓倒了北進派派,讓日德會師的願望破產。

我們回顧二戰史,經常會有人說,1941年日軍如果選擇北進,那麼蘇軍將在德日兩面夾擊下滅亡。

這是真相嗎?實際上不是的。

二戰中的每一條作戰計劃都不是兒戲,每一個國家在制定戰略計劃時都是經過精密的分析,外加對未來持續性戰爭的預估。哪怕是日軍一直被詬病太平洋戰役,對於日軍來講都是經過極其精密的分析,在逼不得已下進行的必輸之戰。

對於身在戰場上的他們來講,沒有上帝視角,一切就是賭博。

如果要問二戰時的日軍為什麼不北進,那要先清楚日軍北進能夠給日軍整體帶來什麼利益。

就如比希特勒固執地要進攻蘇聯,一方面是想獲得蘇聯廣闊的土地當糧食供應地,二是想獲得蘇聯的石油資源。

對於日本來講,1941年當它們面臨抉擇的時候,他們首先要考慮兩個問題,一是能不能穿過西伯利亞與德軍會師,二是打下了蘇聯能不能獲得石油資源。

顯然,一和二都不行,當沒有足夠的利益吸引日本時,北進計劃說白了就是關東軍為自己謀取戰功方式,對於日本的整個入侵計劃並沒有最實際的好處。

哪怕是關東軍真的能夠戰勝西伯利亞的蘇軍,得到的不過是一塊天寒地凍的戰略緩衝帶,要去發現油田加以開採,當時的日本沒有這個技術。

對於當時的日本來講,當它深陷中國戰場不能自拔,又與美國貿易鏈出現問題後,它急需要開闢新的資源線,這才能滿足它繼續支撐戰爭。

此時日本實際上還有一個選擇,那就是從中國戰場撤軍,用少量的部隊維持佔領地,集中資源賭蘇聯會在德日夾擊下滅亡,從而達到資源緩衝的目的。

但事實上,1941年日軍已經攻佔了中國大部分疆域,此時停下腳步,日軍的高層是不會同意的。

這也就意味著,日軍北進根本就沒有可能,沒有足夠的資源支撐日軍進攻蘇軍,如果只是小打小鬧,那就更沒有必要了。

日德雖然有同盟協議,但至始至終都沒有形成融合戰線,日軍高層的思維絕對不會允許在沒有利益的情況下幫助德軍進攻蘇聯。

相反,日軍選擇南進計劃則不一樣,東南亞一切的資源就擺在日軍的面前,日軍只要出其不意便能將這些資源捏在手中。

日軍的南進計劃的的確確是一場豪賭,而在一開始也的的確確賭贏了。

但這個時間點卻非常湊巧,當日軍發動太平洋戰役時,德軍還沒有拿下莫斯科。

而當日軍選擇南進時,由於日蘇的遠東對持危機解除,蘇軍將西伯利亞的精銳調集趕往了莫斯科,這些兵力對蘇聯來講很重要,同樣,對德軍來講也這些兵力也非常重要。

當這些西伯利亞的蘇軍精銳達到莫斯科後,莫斯科戰役發生了天翻地覆改變,當日軍在東南亞一路高歌之時,德軍卻在莫斯科的寒冬中瑟瑟發抖。

參考資料:《二戰紀實:偷襲珍珠港》、《幹掉太陽旗》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不二書 的精彩文章:

清末時期的香港老照片:殖民下的偽繁華,侵略者高高在上佔地為王
日軍侵華老照片:在惡魔的戰車下,無數中國百姓迎來苦難

TAG:不二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