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能奪得軍政大權,是曹叡託孤不慎所致?其實是曹丕造成的!
原標題:司馬懿能奪得軍政大權,是曹叡託孤不慎所致?其實是曹丕造成的!
公元249年正月,曹爽兄弟帶著曹芳離開洛陽,來到高平陵祭拜魏明帝。而準備已久的司馬懿一見眾人出城,當即就放出了被曹爽軟禁的郭太后,同時司馬懿以郭太后的懿旨為名,迅速控制了洛陽城,並就此與曹爽談判,要求曹爽交出手中的軍政大權。由於曹爽天真地以為司馬懿會放過他,他自己就傻乎乎地交出了大權,而且他還以為司馬懿會真讓他做一個閑散王爺,於是他答應了司馬懿的要求。從此,司馬懿徹底掌控了魏國。
在司馬懿掌權之後,司馬家先後數代人不停的運作,最終讓司馬炎成功地登基稱帝,司馬家就此化家為國。後世有人認為,司馬懿之所以能擊敗曹爽,奪得軍政大權,最終導致魏國覆滅,其根本原因在於曹叡託孤不慎。若當年曹叡不讓司馬懿和曹爽做輔政大臣,那曹爽就不會在政治鬥爭中被司馬懿降服,而司馬懿也不會有振臂一呼,無數老臣相助的威信,可以說,是曹叡在選擇託孤大臣時出現了問題,這才使得司馬懿能奪權成功。事實真是這樣嗎?
曹叡在託孤上並沒有出現什麼問題,事實上,曹叡的託孤已經很好地對各方勢力做了平衡。畢竟在曹叡病重時,宗親里最有能力與希望的人是征南大將軍夏侯尚之子夏侯玄,只可惜夏侯玄被捲入了浮華黨中,所以他沒有得到重用,而其他二代子弟在曹丕的打擊之下幾乎都沒有什麼功名,如此一來,曹叡悲哀地發現他竟然找不出一個同輩宗親來輔佐曹芳,因此,曹叡只能退而求其次,按照曹丕的選人標準來選擇,當時曹真已經去世,於是曹叡選擇了曹真之子曹芳,而那時司馬懿身子骨還很硬朗,於是司馬懿入選輔政大臣。
可以說,曹叡並不能斷定司馬懿能活到七十歲,而且還能在古稀之年發動政變,因此司馬懿能掌權並不是曹叡的問題,而是曹丕的問題。一方面,曹丕在託孤時給了曹叡一個用人的標準,以至於司馬懿能成功入選輔政大臣,另一方面,曹丕自登基以來,一直對他自己的弟弟百般打壓,以至於皇族力量越發弱小。而為了成為帝王,曹丕還向士族做出了妥協,導致士族之人佔據了中央與地方的各個權力部門。此消彼長下,魏國覆滅是遲早的事情。
?
筆者認為,帝王在關鍵時刻,能依靠的人多半還是自己的親人,只可惜曹丕並不明白這個道理,導致了皇室的衰頹,也為後來司馬氏當權埋下了極大的隱患。
※歷史上,諸葛亮真如《三國演義》中那般鞠躬盡瘁?答案在意料之中
※陳倉之戰,諸葛亮明明沒有贏,為何還要在蜀漢內部大肆宣揚此戰?
TAG:甜姐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