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巴威衰落史:被譽為「非洲麵包籃」,最終卻成了貧民窟
初次聽到「穆加貝」這個遙遠的名字,是來自南非Nandos連鎖餐廳的一則創意廣告。廣告內容為,由一位男演員扮演辛巴威總統羅伯特·穆加貝,這位動作滑稽的黑大叔時而與卡扎菲一起玩水槍射擊,時而與薩達姆在沙丘上嬉戲,甚或抱著伊迪·阿明的腰一起在坦克車頂兜風。
這則廣告,不出意外地捧紅了Nandos的旗下食品,卻令穆加貝大為光火。廣告在津國播出時,被撤了下來。
《福布斯》雜誌直接將穆加貝列入「非洲最糟糕的五大領導」,與其並列的,是在位34年的安哥拉總統多斯桑托斯,以及靠推翻自己叔叔上任的赤道幾內亞總統奧比昂。
說起穆加貝的糟糕,最大的原因是他把辛巴威從一個發達國家帶入到了一個貧民窟的時代。
辛巴威是一個礦產資源豐富,土地肥沃的非洲南部國家,於1980年獨立,獨立前系英國殖民地。獨立之初的辛巴威被譽為「非洲麵包籃」,來自辛巴威的糧食養活了非洲的饑民。有幾年大旱,辛巴威向15個非洲國家出口45萬噸玉米。更難能可貴的是,災荒第二年繼續雪中送炭出口糧食,而自己國民則衣食無憂。
正是得益於農業的發達,津國的經濟發展水平曾一度僅次於南非,位居非洲第二。這裡的人民可謂安居樂業,國家剛剛獨立,人心一致向上,生活一片欣欣向榮。此時辛巴威的貨幣也相當堅挺,1辛巴威元兌換1.47美元。
然而好景不長,辛巴威的經濟從2000年開始一路下行,至2009年時已處於崩潰的邊緣,曾經的樂土淪為了「貧民窟」。
2009年一月,津央行正式發行100萬億面值新津元。2001年,100津元可以兌換1美元。十年不到,2009年10的31次方的新津元才能兌換到1美元,辛巴威元徹底淪為了垃圾貨幣。
辛巴威在20世紀80年代,GDP平均每年增長5%,90年代為4.3%,但進入21世紀後,經濟急劇下滑,GDP出現負增長,2000年為-5%,2001年為-8%,2002年為-12%,2003年為-18%。2005年的人均購買力倒退到了50年前的1953年,失業率高達80%。
儘管經濟倒退,但辛巴威還養著一個龐大的政府,2007年,政府支出佔GDP總量的67%,也就是說,老百姓每賺100塊錢,就要拿出67元來養政府,百姓的生活艱難程度可想而知。
回顧起來,一切還是因土地而起。
1980年辛巴威獨立時,4500名白人農場主佔據著全國75%的良田沃土,而700萬黑人僅佔有25%的土地。前殖民國英國在有關獨立的法律中規定,這一現狀需維持20年,不能輕易改動。為了推動土改進程,辛巴威政府與英國曾達成協議,英國等西方國家提供援助資金,津政府運用贖買政策從白人農場主手中購買土地,用以分配給無地農民和退伍軍人。
1999年,英國等西方出資國以津土改缺乏透明度、官員腐敗為由停止援助,致使和風細雨式的土改走入死胡同,遂引發辛巴威退伍老戰士和無地農民的反感情緒,他們在等待無望的情況下於2000年初開始搶佔白人農場,雙方矛盾不時激化,難免耽誤農時,影響正常農業生產。
因此,也正是激進的土地改革造成了日後辛巴威的通貨膨脹,以及未來如100萬億辛巴威元等種種貨幣政策。這一切均是來自穆加貝政府的決策,反觀其人,種種手段其實是在鞏固著自己的權力。
在穆加貝執政的37年間,他把一個土地肥沃、氣候宜人的非洲糧倉搞得民不聊生,創造了世界上最瘋狂的通貨膨脹記錄。但在此前看上去他的江山是穩固的,文武大臣都是他栽培的,雖然苦了老百姓但高官的日子過得不錯,誰敢向他的權威挑戰?
晚年的革命領袖很猶豫,到底是讓老戰友掌權,還是讓年輕的夫人接班。前者勢力很強大,但多少有些不聽話;後者很貼心,勢力卻薄弱,關鍵還很跋扈,不太得人心。最後權衡利弊,還是覺得家裡人更放心。
於是,在生命的最後幾年,革命領袖快速提拔枕邊人,一大批老戰友被清洗,最後開始廢黜副統帥,副統帥一看大事不妙,連夜倉皇出逃……
2017年11月15日,辛巴威總統穆加貝被軍方扣留,軍方公開宣稱「這,就是政變」。這讓我們想起羅馬尼亞的齊奧塞斯庫,菲律賓馬科斯、薩達姆、卡扎菲、全斗煥、穆巴拉克。可以說,穆加貝被軍方扣留並不意外,這幾乎是民主其表獨裁其實的僭主宿命。
最終穆加貝也是辭去了總統職務,如今其本人在農村享受田園時光,專心搞農業生產。
※「狗肉將軍」張宗昌竟然是山東大學的創始人
※在索馬利亞海盜老巢邦特蘭省,中國人格外受到當地人歡迎
TAG:刀墓手札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