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拓技藝 正定非遺:墨香閣的人文旅程
原標題:傳拓技藝 正定非遺:墨香閣的人文旅程
傳拓技藝 正定非遺墨香閣的人文旅程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書法之鄉、全國文明旅遊城市——正定,自古就是龍興之地,沉厚的歷史積澱孕育了這裡的古城文化。
在幽靜的榮寧街上有一家創建於1985年的老字號墨香閣。墨香閣主人劉秀峰是聞名全國的收藏家,金石家。他做過美術老師、中小學校長、辦過畫院,後來定位在古物的收藏領域,幾十年來苦心經營,不斷追求,藏品甚夥,造像、碑誌、磚瓦陶文成為系列,僅其拓本近萬種之巨。秀峰先生不僅富藏,而且善考據。
秀峰先生現為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中國金石學會理事,中國龍藏寺碑研究會副會長,河北金石學會副會長,正定文聯理事,還是正定非物質遺產項目「傳拓技藝」傳承人。其所藏曆代石刻拓本被全國各大文博機構院校收藏,並在《榮寶齋》《書法叢刊》《書法》等國內知名雜誌刊出。
劉秀峰先生近影
拓片,是我國一項古老的傳統技藝,是使用宣紙和墨汁,將碑文、器皿上的文字或圖案,清晰地拷貝出來的一種技能。掌握這門手藝的人並不多,能做到專業水準的更是少之又少。
劉海龍拓北朝經幢人們在金石器物上鐫刻銘文的目的是紀事並欲傳之久遠。但即便為金為石,也終會有消亡的一天;再者,金石器物只有一件,尤其石刻,豐碑巨碣,多大書深刻,不便廣為流傳。為此,傳拓技術應運而生。
范揚老師沐手跋語觀世音拓本是傳拓技術的產物。傳拓亦稱捶拓、椎拓,就是用紙和墨將鑄刻器物上的文字或圖案如實地捶印下來的一種技術手段,是中國古代重要發明之一,它的成品就是拓本。傳拓技藝是中國特有的保存金石文獻的方式。
劉海龍與李仁清探討傳拓古時,拓片技藝因難度較高,要求嚴格,在中國文化中還算是一門傳統手藝。中國拓片技藝分南、北兩大派系,派下又分支系。古時的石刻書法作品多以拓片形式存在於世。自宋代起,「北碑南帖」簡單地概括了南北派系的主要分歧。南派著重於帖學(墨跡書法),北派則注重碑學(石刻書法)。南北二派在五胡亂華時期因政治原因隔離開來,南派通過東晉、劉宋、南齊、梁、陳前後五朝,北派以後趙、前燕、前秦、北魏、東魏、北齊、北周、隋朝一脈相承,至唐宋二派形成現狀。
書畫縱橫網學習傳拓中國傳統拓片的主要拓印對象是石碑、甲骨、青銅器皿上的書法文字,另有少量的花紋圖案。拓片製作手法不同。簡單可將紙覆蓋在刻有欲拓內容的硬平面上,傾斜鉛筆頭,輕輕塗畫,使圖文的凹凸不平之處複製到紙上。
中國傳統拓印程序要求先將石頭或青銅表面圖文部分刷洗乾淨,再澆上清水。將宣紙潤濕,小型拓片可用軟毛筆潤濕、大型拓片可用毛巾潤濕。潤濕後自上而下將宣紙輕敷於拓文表面,再在濕宣紙上貼上一層干宣紙以吸取多餘水分,將四角四邊固定,用毛刷敲捶宣紙,使濕宣紙緊貼所拓平面,隨後除去干宣紙。待濕宣紙稍干後再用撲子蘸取適量的墨汁,輕輕扑打濕宣紙以複製刻畫的圖文。等宣紙、墨汁在碑器上晒乾或風乾,移去四角固定,最後將宣紙取下。
學員學習傳拓拓片種類【甲骨文拓片】甲骨文是商周二代以契刀刻劃的文字,又名「契文」「契刻」,不同時期有不同風格。內容除極少數屬於記事外,大部分屬於當時王公問卜的記載。【秦漢瓦當拓片】瓦當是古代建築構件,為泥質,不能多拓,不像照片可以無限複製,因而增加了收藏分量。
【歷代磚拓】歷代墓葬風俗制度變遷,自秦磚至明磚,成為一個系列。朝代愈短,數量愈少,愈有價值,尤其是有文字、圖案者為佳。
【古幣拓片】古錢一般體形較小,打拓工具要精緻、小巧,成為收藏新寵。
【硯銘拓片】硯台是文房四寶之一,硯銘屬派生物。硯銘內容記錄著刻硯者、硯主人、贈硯者、收藏者、鑒賞者對硯的描述、感慨和因硯及人、事而發的感慨。
145澄泥硯磚小【漢畫像拓片】漢畫是指漢代遺留下來的畫像石、畫像磚、墓室壁畫等,是繪畫與雕刻的結合。
130青龍白虎畫像磚【碑拓】此乃拓片數量最多部分,涉及歷代名碑,是如今書法臨摹的主要參照。
63元昂墓誌【銅器拓片】銅器拓片,是指在銅鏡和青銅器的銘文與花紋,而拓印下來的拓片,以全形拓為主。
西周父己鬲
父己鬲銘文拓片
【碑拓佛教造像拓片】佛教造像拓片具有珍貴的藝術價值、收藏價值和學術研究價值。其拓片分為朱拓和墨拓兩種,分別是用硃砂和墨汁作為顏料拓印,表現出不同的色彩效果,古代把剛出土的石刻常用朱拓。其拓印形式又分為蟬翼拓和烏金拓。
拓片的製作工具1.白芨水:中藥店有出售白芨,使用前熬煮至像膠水一樣即可,不要太稀了。一次購買二三兩白芨可製成一二瓶大瓶可口可樂塑料瓶裝的白芨水。白芨水當天或前一天準備即可,切勿提早儲存,以免失去黏性。
2.刷子:鬃刷,敲打宣紙,使文字凹入,字跡顯現用,毛質軟硬適中即可,以免勁力不足或損及宣紙;軟毛排刷兩把,上白芨水及壓平宣紙用;清潔刷一把,用於去除碑面塵埃污垢,毛質硬度務求不損傷碑面。
3.拓包:兩個。用綢布包棉花,紮緊成蒜形,上端綢布結成手把、下端形成扁圓狀,即成拓包,其質應略硬且富彈性者為佳。一個沾墨汁,拓印用;另一個用於調節拓印拓包上墨汁的乾濕濃淡程度,均勻墨色。使用多次以後,布面玷污或穿洞,即需清潔或重製;否則拓本上會墨點斑斑。
4.墨汁:著色用,可使用松煙墨或現在精製的書畫墨汁。在墨汁中加少許香料,可祛除拓片的腥臭味。
5.宣紙:纖維長的,厚薄適中,有韌性。紙比所要拓的碑上下左右稍大約一二厘米。
製作方法一、上紙
1、拓碑前必須先用水清潔碑面,將碑上苔痕土垢洗刷乾淨,以免玷污拓本,然後等碑面乾燥。如有油污泥封,可用小刀或清潔劑清除,但不可損壞文物。
2、先在碑上刷一層白芨水,必須塗均勻,使拓紙牢牢沾在碑上而不會移位。
3、上紙後用軟毛刷(油漆滾筒亦可)刷平,趕走空氣使紙與碑面密合,切忌出現褶皺。
二、敲打
1、用鬃刷敲打,使文字凹入,但不能用力過猛,以免拓紙破裂。可在第一張紙上加墊一張乾淨白紙後敲打。
2、敲打時力量需均勻,不輕不重,每個字凹入,字跡清晰顯現即可,等字全部均勻凹入即完成。
三、上墨
1、在上墨之前,宣紙的乾濕程度必須適中,紙略呈泛白,方能上墨。過於乾燥,碑、紙間容易滲入空氣,造成送浮現象,字跡易位;太潮濕,墨漬易滲入碑文之中,拓本字跡模糊不清,失去傳真的效果。
2、上墨時左右手各執一拓包,(以慣用手為例)左手拓包沾墨汁,右手拓包均勻左手拓包的墨色,兩拓包相互捶打,左手拓包引墨汁至右手拓包,使之墨色均勻,可先在預備紙上試打,看色澤是否均勻。
3、拓紙七八成干時迅速用拓包上下來回漸次密集捶打,不可左右斜打或過分用力,也不可專打一處或東打一下、西打一下,一般上三次墨直至全碑皆上色完畢即可。
4、第一次上墨時墨汁要干且淺,以後逐次加濃,上墨不宜太濃太潮,以七成干為佳。
四、取下拓片
1、取下拓片的最好時機是拓本八至九成干時,因為此時拓片較不易破損且易於取下,若尚潮濕即急於取下,易破裂。
2、事先預備好報紙,平面放置,自然晾乾,若讓拓片曬太陽則拓片將出現凹凸不平及發硬的現象。
注意事項對於初學者來說最重要的是掌握紙的乾濕程度,拓時紙的乾濕度應在百分之八十至九十之間,如果紙的面積較大要事先考慮到操作時乾濕度的同步性,特別是夏天紙幹得較快,可採取以下方法:噴水量按操作的順序由少到多,也可以用塑料薄膜或濕布覆蓋。記住,一旦紙干透就會一塌(拓)糊塗!關於拓包的製作,個人體會用海綿比棉花好,海綿有彈性手感好。關於白芨水的使用,操作熟練後基本不用,但拓制較精緻的東西還是要用的。
墨香閣精拓作品選賞
賀進跋持柳觀音
徐明春跋佛說父母恩重經
黃仁龍跋五代全形拓佛像
沈鵬跋西遊記
沈鵬與黃仁龍跋全形拓大聖
王巍立補花心經
王墉跋廿人造像
徐雲鶴補花全形韓光之印陶罐
大隋故陰郡丞齊府君墓志銘拓本
本文已經獲得作者授權樂藝會發布
圖文及視頻由作者提供
※上海博物館青銅器巡禮一:周倜分享
※金色記憶—中國十四世紀前出土金器特展下:無極齋分享
TAG:樂藝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