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張元吉:史上唯一被流放處罪的天師

張元吉:史上唯一被流放處罪的天師

看來刑部很重視這件大案,進行了規模宏大的百官會審,大家的一致意見是:處死!

但是光是死怎麼可以?刑科都給事中毛宏是個很謹慎的人,他的擔心是張天師死的不是地方,使廣大民眾錯過了接受教育的好機會。

於是奏曰,「元吉於十惡之內,干犯數條,萬一死於獄中,全其首領,無以泄神人之憤,乞即押赴市誅之。」

毛給事中給出的意見是,立刻押東菜市,砍頭!刑部尚書陸瑜大搖其頭,凌遲處死!而且要選在京城最熱鬧的十字街頭行刑。

道教的從張道陵先生以來積攢下來的形象和基業將會如沙上之塔,瞬間轟然崩塌!(資料圖)

事情明擺著,如果道教的首領,第四十六代張天師張元吉先生,真的被押赴市曹,風風光光地接受千刀萬剮,那麼,道教的從張道陵先生以來積攢下來的形象和基業,將會如沙上之塔,瞬間轟然崩塌!

明成化五年四月,刑部尚書陸瑜把百官會審的結論上奏明憲宗朱見深,請求將正一派天師張元吉凌遲處死。同時,希望從此以後,停止龍虎山張家的世襲制度,革除張家「真人」的封號。

憲宗皇帝考慮良久,最後的旨意竟然是:不許!他命令,從張家族人中另外選一個賢良之士,取代張元吉的位置;

其它一切均全部依照舊制。不過,必須嚴格尊照洪武皇帝的說法,不準在私下妄稱天師,以及用天師的名義印製符籙,否則嚴懲不貸。

成化六年十二月,張元吉坐不法除名,遂下令「焚前正一嗣教體玄悟法淵默靜虛闡道弘化妙應大真人張元吉並其妻沖和恭靜元君吳氏誥命」。

成化七年十一月,刑部尚書陸瑜上奏:犯人張元吉等應當處罪。皇帝已經有旨,以其子玄慶蔭封真人。應遣人馳驛至龍虎山,責限官司保勘襲封。憲宗准其奏。

遠遠地充軍肅州。但過了不久,便放歸故里。(資料圖)

至於這位闖下大禍的張元吉先生,皇帝下令,免其一死。判處有期徒刑六年,杖一百下。然後,遠遠地充軍肅州。但過了不久,便放歸故里。當然,身份不再是天師了,而是貶為庶人。

成化十一年正月,復將張元吉釋放為民。當時,張元吉之子已經蔭襲得嗣為真人,所以,張元吉天師的犯法和流放,並未影響他的後代的繼續世襲,也沒有影響到龍虎山張天師的任何利益和地位。

就連道教本身的歷史,也略帶幾分隱晦地寫道,張元吉先生這一趟流放,是「辭歸出遊,歷登名岳,探仙人舊隱之跡,去六載方還。」代替他成為天師的第四十七代天師張元慶先生,娶了成國公朱儀的千金當老婆,成為了尊貴的皇族女婿。

成化十一年,他被賜蟒衣玉帶,誥封正一嗣教保和養素繼祖守道大真人,主領道教事。

六年後的成化十一年(1475)十二月十六日,張元吉在書頌畢後,端坐而化,早早地離開了人世,享年三十七歲。《漢天師世家》記載,他是「端坐而化,舉之如空衣矣」。

可見,他不但是羽化了,而且還去了仙界!張元吉天師羽化之後被葬於本里播箕灣。

一生榮辱 衡量利弊(資料圖)

張元吉天師經歷三朝皇帝,深得寵信,齋醮法事活動較多,很多都能夠得以應驗,為國為民祈福禳災,因而極大地擴大了道教的影響力。

雖然他後來以不法被流放至肅州,這也是天師歷史上第一位被流放處罪的天師,對道教發展產生了許多負面的影響。雖說如此,但他為朝廷舉行齋醮法事活動,也擴大的道教對統治者的影響,史料記載:

正統十一年(1446)冬,召見於仁智殿,命書趙天君符,恍惚有神虎哮吼之聲,上驚異嘉嘆。

正統十四年(1449)正朔,命分獻星辰壇。夏六月,雷撒謹身殿,瓦擊蚩吻,雨浹旬不止。召問以慎起居,戒邊防為對。命建祈晴醮於朝天宮,應時天朗氣清。秋七月,上北狩,皇后命建保安醮於內庭。

景泰改元,秋八月景皇帝召入覲,顧問者再,命建保鎮國祚醮於大德觀。景泰三年(1452)冬,命醮於內庭,禮成,賜燕仁智殿。

景泰四年(1453)春,命分獻風雲雷雨壇醮於朝天宮。

景泰六年(1455)春,上御文華殿召見,問諸雷秘法,命作符,大悅曰:神明之胄,代不乏人,可謂善繼矣。當時以為榮。四月,命建金籙黃籙二大齋於靈濟宮。

天順元年(1457),英宗睿皇帝複位。二月入賀,命建祈謝醮於內庭,寵責逾厚。

天順三年(1459)冬,入觀,賜燕內庭,再命傳太上延禧諸秘錄。天順四年(1460)春,命陪祀天壇,上御齋宮垂清,問對稱旨,賜金練衣錫誥,加封母高氏為太玄君。

天順五年(1461)四月,上令俾醮於大內玄天祠,有異兆。七月,祝融扇焰於承天門,命就朝天宮建祈謝禳熒醮。七日,致感河泊驅波御溝驟溢,上嘉獎深至。

天順八年(1464)春入朝,上登寶座,輒有影響,命書符劾之。遣內使傳旨諭,乃進符水滌為英宗洗滌治癒足病。未幾,上御奉天殿,聞空中有如木石墜壓之聲,命醮禳謝。是夕即除。

成化二年(1466)正月十一日,命分獻風雲雷雨壇。二月,命建升真醮於大德觀。

成化五年(1469)冬,召見,命建金錄醮於朝天宮。

雖然張元吉天師一生的齋醮法事活動較多,但目前尚未發現直接與其相關的道教靈異傳說。

未完待續……

(編輯:如風)

聲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道學 的精彩文章:

張懋丞:文以俊秀 法以術顯
道教傳播:在教化與取悅之間

TAG:騰訊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