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冬至吃餃子,是為了紀念誰?這組圖片帶你了解他的家鄉

冬至吃餃子,是為了紀念誰?這組圖片帶你了解他的家鄉

「冬至」又稱「冬節」,自古就有「冬至大如年」說法。在我國北方很多地方,冬至這天,不論貧富,家家戶戶都要吃餃子,這種習俗,是為了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葯留下的。

張仲景是南陽西鄂人,東漢末年,時任長沙太守的醫聖張仲景,有一年冬天回南陽故里,走到白河岸邊,看見很多鄉親衣不蔽體,凍得手腳生瘡,有的甚至耳朵也凍爛了。見此情景張仲景便讓他的弟子,在靠近白河的南陽東關搭起了棚子,支起了大鍋。

用羊肉和驅寒藥材放到鍋里煮,然後把煮過的羊肉和藥材剁碎,用麵皮包成像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後,分給鄉親們。吃了「嬌耳」,喝了驅寒湯的老鄉,身體暖和,耳朵變暖,凍瘡和耳朵也治好了。據說,從冬至開始,張仲景向鄉親布施藥材食物直到了大年三十。圖:現今的南陽白河,已建成風景宜人的濕地公園。

後來每年冬至這天,人們就學著「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取名叫「餃子」或者「扁食」。一來為了紀念張仲景的醫術和功德,另一方面確實能起到驅寒保暖的作用。至今的南陽仍然流傳著一句民謠: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

張仲景的不朽醫書《傷寒雜病論》,不僅為國內歷代醫學家所尊崇,而且為國外醫學家效法,後人稱張仲景為"醫中之聖"、"萬世醫宗"。家鄉人為了紀念中醫鼻祖張仲景,就在他的墓地上修建了『醫聖祠』,醫聖祠在南陽市城東,和白河相連的溫涼河畔。 圖:南陽醫聖祠

這是南陽醫聖祠里的「百壽亭」,集歷代書法家"壽"字石刻於一壁。最值得一提的是吳昌碩寫的"壽"字,此字又"長"又"瘦",號曰"長壽","百壽亭"之"壽"意祝世人健康長壽。

就是醫聖張仲景長眠的墓地,墓前有清順治13年,南陽府丞張三異重修陵墓時所立石碑,有8尺高,上書"東漢長沙太守醫聖張仲景之墓"。四角各有石刻羊頭,代表吉祥如意,墓頂一蓮花台坐,象徵著張仲景高尚的品德。

墓角的羊頭看上去光潔發亮,來這裡的人們都要用手觸摸羊頭,據說是能得到醫聖的庇佑,百病盡除。雖然這只是個美好心愿,可見人們對醫聖的崇拜之情。

醫聖祠中有很多碑文, 隨處可見。古往今來,人們一直深深地敬仰著醫聖張仲景,前來醫聖祠拜謁朝聖的人們絡繹不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長河 的精彩文章:

劣跡斑斑的5個辱華品牌,讓所有人難以容忍,咱們不買了行嗎?
一組作家二月河的照片,他的三部「帝王系列」作品,你都看了嗎?

TAG:文史長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