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關於未來「家」要滿足怎樣的需求,這裡有兩位日本建築師的思考與探討

關於未來「家」要滿足怎樣的需求,這裡有兩位日本建築師的思考與探討

關於未來「家」要滿足怎樣的需求,這裡有兩位日本建築師的思考與探討

如果 「家」 是一個容器,人該學會如何與這隻大容器里的其他人相處,那麼設計師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或許是利用設計的方法幫助建立以及鞏固這些人際關係。

12 月 21 日,日本建築師土谷貞雄和長坂常在上海一家書店的設計分享會上聊了聊他們各自對於未來住宅形式的設想。

基於對日本社會老齡化、單身居住成為趨勢、如何更好地回歸生活本身等問題的思考,兩位建築師分別提供了一些假想住宅方案,其中涉及了共享住宅、老年人設施、兩代人相處、傢具的可移動性、空間改造與如何構建生活動線。

在日本,獨居人口的增加成為總體社會趨勢,日本人對於理想居住狀態的看法也在改變。曾經日本經濟紅利時代下人們對於「賣掉小房子換大房子,幾口人住得更寬敞」的心態可能已不再,成年子女搬出獨生父母家去一人住,未來也不會有小孩,家庭的定義變得模糊。

根據預測,到 2050 年,日本整體人口將下降至 66%,預計減少 8000 萬人,彼時 65 歲以上的人數佔總人數 40%,同時出生率走低,每戶家庭平均人數將達到 1.1 人(現在是 2.4 人)。老年人和單身青年人成為獨居主力,獨居人數佔總人數三成以上。

與此同時,日本城鎮近郊空房率在上升,將來也會保持增長。一方面是人口下降,佔有大房子的老年人開始離世,而成年子女更願意流入城市裡。

另一方面,人們對住房形式的需求已有改變,大房子可以是倉庫、工作室、郊區咖啡館,用來實現自己想做的事情,但不一定就要是一棟住宅用別墅。這意味著如果日本開發商仍以家庭需求為單位來製造房子,就會跟市場對住宅形式的實際需求形成了某種矛盾。

於是,基於此日本社會背景,作為曾負責 MUJI HOUSE 業務拓展、現為日本「居住實驗室」顧問的土谷貞雄,與在日本本土已設計出十幾款經典建築改造案例、以手工做傢具為起點探索人與空間關係的建築師長坂常分別給出了一些回應。

在這些方案中,有些設想為應對老齡化表現友善但過於理想化,有些設計強調人際關係且已被投入建築應用,有些單純提供的是一種先行概念,但無不屬於身為一位日本建築師在所處日本成熟社會形態下的思考方式,不失為參考。

小房子而不是大房子?

「單身居住 = 大家庭?」 土谷貞雄的觀點是,在整個社會裡越來越多人獨自居住的背景下,如果將這群人湊到一起通過同一棟樓組成一個共同社群體,會不會形成一個新家庭?

預想中公寓樓的小房子面積為 30 平方左右(3 米*9 米),彼此相隔接近,獨自居住者通過使用公用廚房、公用辦公空間、公用洗衣房聯繫到一起。

他認為小房子公寓樓是城市未來的住房趨勢,建築師要在開發前期設計好公寓內部細節豐富的生活動線,通過隱形的手法規劃人與人之間的交集路線,利用公共空間設施促成獨居者的社交、使之成為社區化的生活常態。

關於未來「家」要滿足怎樣的需求,這裡有兩位日本建築師的思考與探討

「根據每周回收一次的調查問卷反饋顯示,年輕人說他們最希望的是家裡擁有一個很大的廚房,而事實上是大多數人都不做飯了,他們的冰箱里往往什麼也沒有。」 土谷貞雄對《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說道。

他認為年輕人意識中的理想生活願景存在於過去式的想像,事實其實是被架空的,他們實際生活里並沒有那麼做。而建築師需要提前想像人們生活的可能性並提供解決辦法。

另一種更大膽的設想是打破人們原有的傳統住宅理念,基於日本的居住現況,一個家庭可以選擇不買大房子,而選擇同時搬入多個小房子。幾口家人就近居住同一棟公寓樓的小房子,彼此間有一定隱私,兩代人互相照應,而整棟樓成為具有原生「大家庭」元素的生態網路,對應功能更豐富的公區。

建築師要做的是提供內嵌細節足夠豐富的配套設施,比如勾勒出一個社區客廳——包含了開放式辦公空間、收拆包裹形成的交流空間、老年人喝茶打牌的區域,門房與垃圾房位置的布局,是否在某處放置沙發也需考量。

住宅如何應對老齡化?

住宅該如何應對人口老齡化?這意味著更具人性化的傢具、豐富的戶型想像、包容流通的社區環境、和提前教育的社會意識。

土谷貞雄在他的新書《如果有這樣一個家就好了》中提及,日本的老年人在醫院度過人生最後一段時間的數量較多,但根據調查問卷,身體狀況好的老年人還想工作。因此他設想是否可以打造一個讓老年人更多地接觸鄰居或社會的社會結構?

案例是荷蘭一家叫「Paganini Hof」的老年人自運營社區,裡面共住有 70 名老年人,55 歲起就能入住,身體狀況好的人幫助需要看護的人,根據幫助的時間累計積分,當自己需要幫助時可通過積累下來的積分換取。土谷貞雄表示,如果只構建社區框架,人不會自然地來往,需要提供生活方式等具體內容,來維護社區活躍。

關於未來「家」要滿足怎樣的需求,這裡有兩位日本建築師的思考與探討

關於未來「家」要滿足怎樣的需求,這裡有兩位日本建築師的思考與探討

針對隨年紀增長越發想與子女住得近的老年人群體,一些適合兩代同居的戶型方案被提出。主要不同在於為考慮子女自由空間而作隔離的區域劃分、比一般公寓更多的收納空間、為老年人與鄰居交流設計的半開放外廊(日本家庭住宅中外廊和土間區域較多)、與家人公用工作台。

土谷貞雄對《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說,日本的公寓樓開發一直以來嘗試做出比較通用的解決方案,但標準化住宅直接忽視了居住者的各式實際需求,而針對日本社會老齡化問題越發緊迫,供應商與開發商也在嘗試可能性,試圖理解現在人對居住形式的看法。

他還提及,通識教育和社會意識同樣重要,這直接決定了設想可能性的實施。

「高度差」的靈感

建築師長坂常具有很強的理念實踐能力。他的理念貫穿了日本建築工作室 architects schemata (長坂常為創始人之一)的每一件作品始終——如何創建一個連續的空間,使得每一個涉身其中的人都在參與一段關係、意識到彼此行動,以達到某種流動的且富有可能性的互動結果。他也善用材料,利用移動性快速實現空間改造。

「高度差」融合了人與建築、傢具的關係,將某種流暢的生活動線圍繞著空間高度、縱深搭建起來。人們喜歡舒適地坐下與路人交談,人們喜歡將身子自然地伸展與空間里的人對話,這些屬於人的生活內容都被建築師很好地利用起來,用於空間創作。

關於未來「家」要滿足怎樣的需求,這裡有兩位日本建築師的思考與探討

關於未來「家」要滿足怎樣的需求,這裡有兩位日本建築師的思考與探討

HAPPA HOTEL,是一個酒店改建臨時項目。它提出了一個觀點,考慮到東京未來,空間「濫用」讓人意識到空間極強的可替代價值,即空間可推翻性。

關於未來「家」要滿足怎樣的需求,這裡有兩位日本建築師的思考與探討

長坂常這次提出了一個設想,能否更好地使用介於家具與建築之間的「移動物」來推動社群空間的流通性?

他的靈感來自於在巴黎旅遊時看見的每周集市。每個滿滿當當的當地攤位都擁有一根支柱棍立於地面,而巴黎市政府先前在地面規劃設計了相吻合的孔眼,因此只用 30 分鐘一個可移動的創造空間就能夠實現完畢。也正是這個鑽孔,促成了巴黎街區鄰居自然而然來往的市集社區。

建築師設計的過往作品已經包含了一些先行概念,圖書館與蛋糕房的結合、可視化的趣味窗、為互動建立的聚會區,通過設計技巧彙集起看似毫無相關空間元素,最終目的是服務人的動態生活。換句話說,目的就是為了讓人在空間容器里自然地與他人發生交往,彼此和諧地相處。

「如果有這樣一個家就好了」是日本建築師對未來空間的假想和思考,它遠未實現,這個課題需要漫長而細緻的摸索與實驗。建築師要求自身走在前面。

配圖來自土谷貞雄新書《如果有這樣一個家就好了》、長坂常工作室網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子彈簡訊又加了些新功能,但怎麼讓人想起來用還是個問題
33 歲的德國漢諾威 CeBIT 停辦,它曾是全球最大的計算機博覽會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