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演義》結局最慘的八大降將:三人被斬首,五人死於箭下

《三國演義》結局最慘的八大降將:三人被斬首,五人死於箭下

三國時期各方諸侯麾下都有為數不少的降將,其中曹魏最多,蜀漢次之,東吳相對較少;但是同樣是降將有的風光無限結局也堪稱完美比如黃權夏侯霸和文聘王平等人,有的投降之後雖然也曾風光一時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就但是結局卻有點悲慘,要麼是死於箭下,要麼就是死於亂軍之中或被斬首,今天就說一說《三國演義》結局最慘的八大降將:三人被斬首,五人死於箭下。

三人被斬首:龐德,魏延,姜維

龐德原是馬超帳下驍將武力強悍,隨同馬超投奔漢中張魯,在馬超前往西川時因病留在漢中,215年曹操平定漢中時龐德歸降從此成為曹操麾下一員猛將;219年襄樊之戰時隨同於禁率兵救援被圍困在樊城的曹仁,關羽水淹七軍後被俘因寧死不降被關羽斬殺。不過冤冤相報日後蜀國滅亡後龐德之子龐會將關羽在蜀漢的後人斬殺殆盡(應該是關興一脈)。

演義中的魏延在劉備攻取荊南四郡的長沙時投降劉備後深受重用,得以出任漢中太守一職,諸葛亮對魏延一直有偏見所以在劉備死後並沒有重用魏延,並且在死前的234年料定魏延必反因此留下後手,在關鍵時刻由馬岱斬殺了魏延;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姜維兵敗投降後深得諸葛亮的信任和器重,在諸葛亮死後姜維秉承諸葛亮遺志銳意北伐,但是蜀漢國力也因此日益疲弱,263年蜀國亡國後姜維假意投降鍾會尋找機會復國,可是天不遂人願姜維計劃失敗,隨同鍾會一同死於亂軍之中,死後被魏軍斬首。

五人死於箭下:張遼,徐晃,張郃,黃忠,太史慈

在演義里五子良將居然有三人都是死於箭下,巧合的是這三人都是歸降於曹操麾下的降將,他們分別是張遼徐晃和張郃:張遼原來是呂布帳下八健將之首,呂布敗亡後投降曹操成為曹操麾下最為得力的大將之一,特別是215年的逍遙津之戰中差點活捉孫權大放異彩,不過遼神在演義里的結局不太好,曹魏黃初五年(224年)曹丕伐吳時被丁奉射傷不治而亡。

徐晃原來是楊奉手下,在曹操遷都許昌隨同楊奉阻攔曹操時被滿寵說降,徐晃同樣也是死於箭下:因為間接導致關羽死亡的孟達怕劉備秋後算賬於是獻東三郡投降了曹丕,曹丕在世時孟達深受重用,但是在曹丕死後孟達在曹魏不得志於是在228年又打算投降蜀漢,卻敗於老謀深算的司馬懿之手,當時隨同司馬懿前往平叛的還有徐晃,可惜的是徐晃被孟達一箭射中額頭不治而亡;官渡之戰期間投降曹操的張郃在曹魏名將相繼故去後成為曹魏軍中第一名將,讓諸葛亮都頗為忌憚的張郃在231年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時中伏死於蜀軍亂箭之下。

黃忠原是劉表麾下長沙太守韓玄部屬,劉備攻取荊南四郡時隨同魏延一同投降劉備,在劉備攻取西川和漢中之戰中立有很大戰功,特別是定軍山之戰中斬殺夏侯淵成為其征戰一生的頂峰;222年隨同劉備伐吳時死於吳將馬忠箭下。

東吳的降將很少,名將中真正算得上是降將的只有太史慈一人(甘寧其實算不上降將,他是自己投奔孫權的並非是戰敗或勢窮投降);太史慈原本是揚州刺史劉繇麾下大將,孫策平定江東之時擊敗劉繇後順便也把太史慈收於帳下成為江東武力和孫策伯仲之間的猛將;209年第一次合肥之戰時太史慈隨同孫權一同作戰,原本想裡應外合攻破合肥卻被張遼識破,結果太史慈剛一進城就死於亂箭之下。

(原創文章,謝絕轉載!請勿抄襲,抄襲必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丈之溪 的精彩文章:

逍遙津之戰,張遼突襲孫權中軍大營的八百勇士是步卒還是騎兵?
曹丕伐吳,為何曹真夏侯尚張郃徐晃四大名將奈何不了朱然一人?

TAG:百丈之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