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子百家最精華30句,每一句都蘊含處世哲學
1. 君子禍至不懼,福至不喜。
——《孔子家語?始誅》
【鑒賞】君子重內心修養,不為外物所役使。「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常保持一顆平常心,成熟地應對著繁複的社會人生。正如後來人們所推崇的魏晉風度那樣喜怒不形於色。只有經歷了生活的大風大浪之後,人才能達到此種精神境界。
2. 富貴不足以益,貧賤不足以損。
——《孔子家語?五儀解》
【注釋】益:增加。
【鑒賞】真正的上人君子,富貴不能給他增加什麼,貧賤也不能減少什麼。即:「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他們追求的是「達則兼濟天下」的偉大理想,為了理想的實現,耐得住寂寞,也守得住清貧。
3. 夫君子成人之善,不成人之惡。
——《孔子家語?五儀解》
【注釋】君子喜歡促成別人的善行,而不慫恿別人的惡行。
【鑒賞】大千世界,善善惡惡,誰也不能逃出善惡這一最基本的衡量是非的標準。只有一心向善才能義正言辭地拒絕惡的侵入。
4.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孔子家語?致思》
【鑒賞】樹想要靜靜挺立,風卻吹個不停,子女想要孝敬父母時,父母卻早早死去了。這種人間憾事,誰也無法挽回。孝順父母不是哪天心血來潮就去做的事情,而應該在平日里時時刻刻都要去做的事情。
5. 奮於言者華,奮於行者伐。
——《孔子家語?三恕》
【注釋】夸夸其談的人華而不實,喜歡錶現辦事能力的人常常自吹自擂。
【鑒賞】夸夸其談的人顯露於外的恰恰是他的無知,自吹自擂的人也正反映了自己的淺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金子總會發光,所以不必為自己所取得的一點點成績而沾沾自喜。
6. 事以密成,語以泄敗。
——《韓非子?孤憤》
【注釋】事情因為保密而獲成功,說話由於泄密而遭失敗。
【鑒賞】止語積福德,你炫耀什麼,就容易失去什麼!止語之妙,唯有修行才能感知!管好自己的嘴巴,也是成熟的標誌。
7. 審於是非之實,察於治亂之情也。
——《韓非子?奸劫弒臣》
【注釋】審:明察。對於是非治亂的實際情況,應該明察詳審。
【鑒賞】歷史上昏庸無能的君主易被蒙蔽欺騙,缺乏調查研究,聽信臣下虛妄之詞,不辨是非,混淆黑白。而明君則會保持頭腦清醒,察審是非之實,以求治理好國家。這對我們現代人也是一種啟示,做事情應明察秋毫,才不至於做錯事和蠢事。
8. 因可勢,求易道,故用力寡而功名立。
——《韓非子?觀行》
【注釋】勢:形勢。道:方法。憑藉已有的形勢,尋求易行的方法,就可以用力少而功名成。
【鑒賞】做事情不能不考慮外在的環境和形勢,方式、方法很關鍵。考慮諸多因素,選好路子,往往能夠事半功倍。
9. 奔車之上無仲尼,覆舟之下無伯夷。
——《韓非子?安危》
【注釋】奔車、覆舟:指危亂之國。仲尼:孔子。伯夷:歷史上的賢者。
【鑒賞】在狂奔的車上,即使聖人孔子也不會從容安閑;在傾翻的船下,即使隱士伯夷也不會恬然寧靜。維持安定、防止危亡,是國家的頭等大事。國家動蕩,民心自然好利輕義,「安則智廉生,危則爭鄙起」,只有國家穩定,才會世風和諧。
10. 明主不養恩愛之心,而增威嚴之勢。
——《韓非子?六反》
【鑒賞】法家主張要以法治國,法、術、勢相結合,以絕對的權威震懾臣民。這一道理在禮崩樂壞戰亂頻發的戰國時期有一定的市場。在當前語境下,依法治國必須堅定執行下去,其目的是保障人民的權益,威嚇的是違法亂紀者,而非百姓。
1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德經》
【注釋】第一個「道」表示人世間的道理;第二個「道」表示口述、說明、傳達;第三個「道」不可拆開,詞語「常道」表示真理。這句話可以翻譯為,可以口述的道理不是永恆的真理。句中第一、三兩個「名」是「名稱、概念」的意思;第二個「名」是「稱呼、命名」的意思。
【鑒賞】這句話是老子道家哲學中的一個重要命題。宇宙間萬事萬物的本原,都是可以說出來的,但它不是永恆不變的本原;各種事物的名稱都能夠稱呼它(都能夠叫出名稱來),但它也不是永遠不變的。
12.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道德經》
【鑒賞】天地是無所謂仁慈的,它不會因仁慈而有所偏愛,任由萬物自然運作而不加干預;聖人不會因仁慈而有所偏愛,任由百姓自己主宰自己的命運而不加干預。這句話要表達的意思大概是天地對萬物不加干預而任由其自生自滅。看似冷漠,其實正是最好的態度。世間「好」與「不好」,「善」與「不善」,都是同等地位的,是一個事物的兩面,相生相剋,互為其根;沒有絕對的「好」與「善」。
13.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道德經》
【鑒賞】水,避高趨下有一種謙遜,奔流到海是一種追求,剛柔相濟是一種能力,海納百川是一種大度,滴水穿石是一種毅力,洗滌污淖是一種奉獻。逝者如斯夫,人生猶如奔流至海的江水。最高境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處於眾人所不注意的地方或者細微的地方,所以是最接近道的。水,無色無味,在方而法方,在圓而法圓,無所滯,它以百態存於自然界,於自然無所違也。
14.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道德經》
【注釋】一是無極;二是陰陽;三是陰陽配合;萬物是萬事萬物。
【鑒賞】道是獨一無二的,道本身包含陰陽二氣,陰陽二氣相交而形成一種適勻的狀態,萬物在這種狀態中產生。萬物背陰而向陽,並且在陰陽二氣的互相激蕩而成新的和諧體。
15. 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道德經》
【注釋】拙:笨拙。訥:語言遲鈍,不善於講話。真正聰明的人表面好像笨拙,不自炫耀。真正有口才的人表面上好像嘴很笨。表示善辯的人發言持重,不露鋒芒。
【鑒賞】老子的美學觀點。意為真正靈巧優美的東西應是不作修飾的。真正的巧不在於違背自然的規律去賣弄自己的聰明,而在於處處順應自然的規律,在這種順應中,使自己的目的自然而然地得到實現。
16. 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
——《所染》
【注釋】蒼:青色。潔白的絲放在青色的染缸里就成青色,放在黃色染缸力就成黃色。
【注釋】這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要正確地選擇自己的朋友,「近賢人,遠小人」,只有這樣才會受到好的熏陶,否則只能得到壞的影響。
17. 釣者之恭,非為魚賜也;餌鼠以蟲,非愛之也。
——《墨子》
【注釋】釣魚人躬著身子,不是對魚恭恭敬敬;用蟲子作為誘餌捕鼠,不是喜愛老鼠。
【鑒賞】釣魚的人那樣謙卑地彎著腰,只是在沒有釣到魚兒之前,當釣到魚的時刻,釣魚者那種仰視而笑的神態才是本意,假若你想消滅它,捕獲它,你一定會給老鼠最喜歡吃的東西作餌,精心地為它做,貌似愛它的樣子為它作,你最終捕獲了它,其實原本你是討厭它的。可惜我們中的許多人,往往為謙卑的躬腰而感動,為精美的誘餌而動心。生活的,愛情的,事業的,在私慾面前,我們會少了判斷力,及而沒有了自我。
18. 是故君子自難而易彼,眾人自易而難彼。
——《墨子》
【注釋】自難:嚴以律己,難為自己。易彼:寬以待人,放寬別人。眾人:普通人,庸人。君子嚴於律己、寬以待人,而平庸的人卻寬以待己、嚴於律人。
【鑒賞】君子常常以「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的標準來提高自己的修養。他們對自己嚴格要求,從難從嚴;而對待別人卻比較寬容,因而自己進步很大,「是故為其難者,必得其所欲焉」;而那些修養不高的人遇事卻總愛責怪別人,所以自己老是止步不前,「未聞為其所欲,而免其所惡者也。」
19. 是故天地不昭昭,大水不潦潦,大火不燎燎,王德不堯堯者,乃千人之長也。
——《墨子》
【鑒賞】天地不誇耀自己的明亮,大水不誇耀自己的清澈,大火不誇耀自己的炎烈,有德之君不誇耀自己德行的高遠,這樣才能做眾人的領袖。
20. 名不可簡而成也,譽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
——《墨子》
【注釋】好名聲不能輕而易舉地得到,榮譽也不能以巧詐樹立,君子就是君子,要身體力行地得到名副其實的榮譽。
【鑒賞】從古至今,名譽集中體現了人格尊嚴,乃立人之本,處事之基。名譽不會憑空而來,亦無捷徑可走,更不能弄虛作假,而是需要身體力行去取得。名譽的累積不易,故俯仰天地間,生活在世界上的每一個人,無不珍重自己的人格,珍愛自己的聲譽,珍惜自己的形象,就像鳥兒愛惜自己的羽毛。名譽之重,由此略見一斑。
21. 小人謀身,君子謀國,大丈夫謀天下。
——《鬼谷子》
【鑒賞】小人目光短淺只知道謀取自身的利益,只會為了自身的利益而行動。而君子是為了國家的利益而行動處事。大丈夫則是為了天下的利益處事行動,不拘於自己的小小利益,目光遠大。
22. 天下時勢。
——《鬼谷子》
【鑒賞】所謂天下之時,就是天下大勢的運動趨向。所謂天下之勢,就是推動天下大勢的各種力道。如果把天下比做大海,風向是時,因風而動的潮流是勢。把握時勢,就是弄潮。天下時勢,撲朔迷離,神鬼莫測,瞬息萬變。聖人知時識勢,因時用勢,因而治世。奸賊逆時生勢,因而亂世。
23. 謀定而後動。
——《鬼谷子》
【鑒賞】弈棋離不開棋子,你們各人掌握的一百八十塊棋子,置於盒中永遠都是死棋,只有置於局中,才會生動,才會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若是一子落錯,輕則失地損兵,重則全局皆輸,是以任何落子,必謀定而後動。
24. 審時度勢。
——《鬼谷子》
【鑒賞】一個人要把握好自己的命運,定要做到「審時度勢」,審天下之時,度天下之勢。所謂天下之時,就是天下大勢的運動趨向;所謂天下之勢,就是推動天下大勢的各種力道。把握時勢,就是弄潮。天下時勢,撲朔迷離,神鬼莫測,瞬息萬變。聖人知時識勢,因而治世;奸賊逆時生勢,因而亂世。
25. 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
——《季春紀?誠廉》
【注釋】石頭可以擊碎,但不能改變它堅硬的性質;硃砂可以研成末,但不能改變它赤紅的顏色。
【鑒賞】這句話以石堅丹赤為喻,說明具有高潔品質的人是不會因外界壓力而改變操守的,即使粉身碎骨,精神也是永存的。
26.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孫子兵法·虛實篇》
【注釋】勢:方式,模式。神:超乎常人的本領。
【鑒賞】孫子認為,戰場上形勢瞬息萬變,不能拘泥於某種作戰的形式,正像水本無固定的形態一樣,放在圓容器中它就是圓的,放在方容器中它就是方的。做其他事情同樣適合這個道理,應審時度勢,靈活機動地制訂計劃,不可死搬教條,墨守成規。
27. 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
——《孫子兵法·謀攻篇》
【鑒賞】知道什麼情況下可以打,什麼情況下不可以打的將領,就能打勝仗。能審時度勢,知己知彼的將領在戰爭中善於採用靈活機動的戰術,打得贏便打,打不贏不打,不受感情支配,不盲目行動,這樣自然能打勝仗。
28. 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
——《孫子兵法·軍爭篇》
【注釋】惰歸:孫子把士氣分為三種:朝氣銳,晝氣惰,暮氣歸。惰歸是指士氣疲憊衰落之師。
【鑒賞】善於指揮作戰的將領,要避開敵人的銳氣,等到敵人士氣衰落、疲憊時再去攻擊它。「避其銳氣,擊其惰歸」和「避實就虛」的作戰原則一樣。
29. 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
——《孫子兵法·計篇》
【注釋】詭:欺詐。道:學問,理論。示之:做給他看。
【鑒賞】戰爭是一種用假象來欺騙和迷惑對方的學問。所以,本來自己強大,卻要偽裝成弱小;本來具有戰鬥力,卻要偽裝成不堪一擊;本來已逼近敵人,卻要偽裝成相距甚遠;本來要向遠處,卻偽裝成要向近處。常言道:「兵不厭詐」。
30. 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
——《孫子兵法·計篇》
【注釋】實:敵人力量充實。備:防備。
【鑒賞】對敵人要以小利誘惑他,使他上鉤;要擾亂敵人,趁機戰而勝之;當敵人實力雄厚時,要防備他可能進攻自己;當敵人力量強大時,就要避其鋒芒,保存實力。
※《孟子》:把別人的信任當成愚蠢才是真正的愚蠢
※一提起梅花,這些詩句總會不知不覺地浮現在我們的腦海中
TAG:國學文化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