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宋鎮豪:《商代史》最終成果簡介

宋鎮豪:《商代史》最終成果簡介

原標題:宋鎮豪:《商代史》最終成果簡介


1999年10月20日宋鎮豪主持的《商代史》(全10卷),被批准列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重點研究課題。2000年7月24日《商代史》經院務會議批准,被列為2000年度社科院A類重大科研項目(編號0016)。2001年6月21日又納為國家社科基金2001年度一般項目(01BZS004)。2000年8月研探撰述工作正式啟動,經過六年時間的磨礪筆耕,這部達400萬字的巨著十卷本《商代史》終於成稿。


《商代史》課題組由13人組成,主要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甲骨文殷商史研究的學者群,適當吸收外校專家學者。課題負責人為先秦史室及中國社會科學院甲骨文殷商史研究中心主任宋鎮豪研究員,參加者有王宇信研究員、楊升南研究員、常玉芝研究員、羅琨研究員、王震中研究員、江林昌教授、宮長為副研究員、馬季凡副研究員、徐義華副研究員、林歡博士(已故)、韓江蘇副教授、孫亞冰助研等,其中有博導4人,博士6人,博士後2人,1人被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1人曾獲胡繩學術著作獎。課題組既有資深老專家的學識經驗,又充分發揮中青年學者的作用,課題組的群體研究實力較好保證了《商代史》著述的高質量完成。同時,本之「出成果,出人才」的理念,在樹立精品意識的同時,通過課題的完成,也為歷史所先秦室歷練培養了一支高素質的科研人才團隊。



《商代史》立項和完成的學術價值與現實意義

《商代史》立項,屬於重建中國上古史的重要一環。中華文明是人類歷史上有數的獨立起源的古文明之一,「商代史」在中華古文明史上具有特殊地位,是世界這一至今未尚失落的古文明的早期階段。商朝制度開啟中國上古文化制度演進的先河,可以深入尋譯中國社會傳統文化要素之源,及加深對其演變的具體內涵的認識,對世界文明發展史的研究有著相當的典型意義。


過去,因文獻的不足及真偽莫定等種種原因,在斷代專史「商代史」的著述方面相當滯後,長期屬於空白。孔子早有商史「文獻不足徵」之嘆,漢司馬遷《史記·殷本紀》儘管被視為信史,然而是很不系統的。特別是20世紀中葉以來,史學界「偽經疑古之爭,本位文化與全盤西化之爭,都是走了許多冤枉路」(香港中文大學饒宗頤教授語),以文獻為主的中國上古史體系,受到了嚴厲的批判。針對此,1921年1月28日胡適先生致顧頡剛先生信中說:「現在先把古史縮短二三千年,從《詩三百篇》做起。將來等到金石學、考古學發達上了科學軌道以後,然後用地底下掘出的史料,慢慢拉長東周以前的古史。」(《古史辨》第一卷,p.22)《商代史》的重建,對於「四顧茫然」的中國上古史研究(台灣文化大學王仲孚教授語),也就變得格外重要,成為學界翹首以待的歷史學科發展的急需。


《商代史》的重建,海內外學界早有呼聲,許多學術大師為此曾付出了極大心力。但由於此項工作性質屬於「新學問」範疇,大量甲骨文金文資料在當時尚有待搜集整理和考訂,大量專題性分支課題還在探討或開拓中,而地下考古新發現又不斷刷新著人們的視野,舊學需要商量以加邃密,新知及時領會方能深沉,故著述的條件總難以具備。如,美國周鴻翔教授有心於此,五十年代時亦僅僅撰成《商殷帝王本紀》,旁顧無力。台灣中研院史語所在五十年代初曾發起由資深學者推動《中國上古史》編撰,擬定一百個題目,分屬史前、殷商、兩周各編,由史語所資深學者領銜,「敦請海內外碩學之士,專門名家,認題分撰」,到1972年出了第一本後,「數位參與工作之前輩先後謝世,其次各篇出版之計劃遂致停頓」。(《中國上古史待定稿》第一本序)台灣嚴一萍先生畢生研究甲骨文,商史之述拳拳,1987年逝世時留下的《殷商史記》遺稿,內容也只是幾個商王本紀,一些甲骨文排譜,以及天文、兵、刑法三志與婦好一傳,體例缺環甚多。甲骨學家胡厚宣教授生前也曾一再申述要「寫出一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指導的科學性強的《殷商史》專著」,可惜終成遺願。從學術史看,真真正正的斷代史著《商代史》一直闕如。


從學術現狀看,百年來甲骨文的出土與研究,商文化考古的一系列發現,地下文物提供的新知,已使古史景象完全改觀,重建工作的條件已經成熟,名副其實的斷代史著《商代史》的立項和組織著述,實在與弘揚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緊緊相應,也是「慢慢拉長東周以前的古史」的積極舉措,理所當然成了跨入新世紀之初歷史學科發展的當務之急。


值得注意者,國外學者很早就開始利用地下新出甲骨文材料開闢商史研究途徑。據宋鎮豪主編的《百年甲骨學論著目》統計,百年來國內外發表的甲骨學殷商史論著超過1萬種,國外有美、日、英、韓、法、德、加、俄、瑞典、瑞士、澳、意、匈、新等14國學者3800餘人涉足此學。國外漢學界十分重視商代史的再建,大致經歷了從早先對地下出土文字材料的熱衷,轉而分析文字的結構、王室的譜系,又漸漸擴展到商史研究諸方面。由於文化背景的不同,他們善於提出問題,熱點頗多,視野較寬,著述的力度和規模在逐步加大,在研究方法上以文獻、考古、甲骨文等地下出土文字材料三位一體的趨勢日益強化。特別是1999年,美國魯維(Michael Loewe)、夏含夷(Edward L. Shaughnessy)主編的《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a:From the Origins of Civilization to 221 B.C.》,由美國劍橋大學出版,顯示了西方漢學界集體研究中國上古史的整體實力與成績。這一動態值得注意。該書商代史部分有三位知名學者著述,華盛頓大學William G.Boltz教授撰《Language and Writing》,專從有關文獻,普林斯頓大學Robert Bagley教授撰《Shang Archaeology》,專從商代考古學,加利福尼亞大學David N.Keightley撰《The Shang:China"s First Historical Dynasty》,則從甲骨文為主要史料,考察商代史。不過,國外於商代史研究,基本集中在文化、政治、宗教、經濟、社會等方面,不少商史著作屬於上古通史之一部,作為全方位整體性研究的商斷代史著,至今還沒有。再者如上舉劍橋新出的集體研究中國上古史一部,儘管立場、觀點、學說有些偏頗,因有其一定背景,較有權威性,易產生偏面導向,長此即難糾正。由我們中國學者組織撰寫,爭取在新世紀之初拿出高檔次、高水準的斷代史著《商代史》,其學術意義是很深刻的。


《商代史》著述,定位為全方位整體研究的大型多卷本原創性斷代史著,較傳統斷代史著有「建設性」的開拓與突破,成為商代史重建工程的新方陣和新結晶。


傳統斷代史著述體例,通以本紀、世家、列傳、表志為基本架構,或者按一代之先後,序次興衰存亡,大致以政治、經濟、文化三板塊為著述模式。本課題商代史重建工程,旨在用深刻的歷史發展意識和現代認知尺度,會通多學科研究的有效手段,以甲骨文金文等地下出土文字材料和考古學材料等作為商代直接史料,結合文獻材料、民族民俗學材料、文化人類學比較材料,多層面多視角審察商代歷史時空,宏中微觀並舉,典型分析取精用宏與綜合研究相兼,量化與定性、動態與靜態參合,打破政治、經濟、文化三板塊著述模式,建立既合乎商代歷史事象又展示現代史識的合理可行著述體例。


本課題重建商代史,有諸多前沿性、突破性及前瞻性的熱點與難點,多卷本結構體例,內容是全方位的,有側重又互相照應,形成有機整體,改變過去紀傳體或編年體史著體例,充實有關商史著作內容名不副實的遺缺,以面目一新的分卷著述體例,使商斷代史的著述提高到一個多層面全方位整體研究的高度,足以推動21世紀商代史研究繼續向縱深層次提升。


本課題的研究思路,確定《商代史》著述體例與目標,追求能夠代表當代商史研究領域最新水準的高檔次學術論著,有三方面的特色:


一、努力涵蓋商代史的主要方面,注重研究領域的開拓與填補,具體架構商代史全方位整體研究的新方陣和新結晶。

二、既突破傳統斷代史著的著述體例,又充分考慮著述的可行性,以理論與史徵相系,多層面多視角勾勒複雜紛紜、生動具體的歷史表象,捕捉商代歷史流程中的運作系列,總結其社會內在特徵和時代演進規律。


三、集大成性、多學科性和後續性,在本學科發展的最前沿一線的高基點、高層位上完成著述工作,又能推動新世紀商代史研究繼續創造新的輝煌。


採取的研究方法和著述途徑主要有四:


一、對傳世商史文獻資料進行全面搜集、整理、研究和鑒定,給出其真正的史料價值。


二、盡量利用甲骨文、金文、陶文、玉器契刻文字等近現代地下出土的商代文字材料,結合傳世商代器物上的文字記錄材料,作為商代史研究的主要依據。


三、充分利用當代考古學新材料,進行典型遺址、遺迹、墓葬、文化遺物的分析,從歷史學視點詳細考察其社會背景和文化背景,綜合闡釋,深入探究。


四、強調多學科性,整合甲骨金文學、古文字學、文獻學、考古學、民族學、民俗學、人口學、文化人類學、歷史地理學、經濟學、天文學、古代科學技術史等學科的有效研究手段,集結眾家學術研究成果,以獲得商代史重建工程的高起點和新認識。


《商代史》設為十卷本,宋鎮豪主編。各分卷在寫作風格上基本保持一致,注意「全」與「專」的把握,「全」是題內應有者都要設計到,「專」是在一些方面有突破。每卷有自己的中心內容,成為前後相貫的有機整體。


各分卷體例內容如下:


卷一·商代史論綱

宋鎮豪主筆,課題組楊升南、常玉芝、王震中、韓江蘇、江林昌、徐義華、孫亞冰等參與撰寫。為全書總綱,概述本書的著述體例,商代史研究的回顧,重建商代史的課題立項與意義,有關商代史的史料問題與研究方法,總論商朝的歷史年代、政治地理、社會人口規模與人口構成、國體與政體、行政區劃、社會組織、社會形態、經濟生活、文化信仰及周邊方國等。


卷二·《殷本紀》訂補與商史人物徵


撰稿人韓江蘇、江林昌。重點從《殷本紀》切入,辨析文獻史料的真偽,考覈商代信史成分,結合甲骨文金文材料,研究殷先公遠世、先公近世及商王世系、殷王室結構,訂補《殷本紀》史事史跡,增補甲骨文中商史人物傳。


卷三·先商文化與商代都邑


撰稿人王震中。全面搜匯、整理商代考古學材料,進行典型遺址分析和區系文化類比,結合文獻史料,吸收國內外有關研究學說,探索商人起源及先商文化,分析商朝城邑的空間關係及城邑體系的分層結構形態與都邑文明,歸納理論上的把握系列。


卷四·商代社會與國家


撰稿人王宇信、徐義華。運用甲骨金文、文獻材料、民族學材料和考古學材料,分析闡述商代社會性質、商王朝國體與政權結構形式、分封制與內外服制相兼的國家政治體制、社會等級分層、族氏家族組織機制,詳細考察商代社會不同身份者的階級屬性和階級矛盾,論述商王朝公共事務管理的具體運作、職官體系、刑獄法律等等。


卷五·商代經濟與科技


撰稿人楊升南、馬季凡。運用經濟學理論和方法,采借科技考古研究成果,利用甲骨金文、文獻資料與商代考古材料,就商代社會經濟形態、經濟基礎、土地所有制、貧富分層差異等展開論述,考量商朝財政收支、方國經濟、商業交換和商品貨幣狀況,縷析商代農業、畜牧業、漁獵業、建築業、青銅冶鑄業、紡織業、陶瓷業、手工業管理,以及有關科技與天文曆法等等。


卷六·商代社會生活與禮俗

撰稿人宋鎮豪。整合甲骨學、文獻學、考古學、人口學、民族學、民俗學、文化人類學等學科的有效研究手段,研探商朝禮制與社會生活禮俗的運作系列,以及統治者如何調節與歸范社會行為規程。論述城邑生活與族居形態、建築營造儀式、宮室宅落建制、居住作息習俗、家族親屬稱謂、社會風尚等等,考察商代衣食住行、婚喪嫁娶、農業信仰禮俗、飲食俗尚、婚制婚俗、養老教子、生育觀念、衛生保健與醫療俗信等,包括社會禮儀及禮器名物制度、服飾車馬制度、文化娛樂、喪葬制度、甲骨占卜制等等。


卷七·商代宗教祭祀


撰稿人常玉芝。運用文化人類學比較研究及宗教學知識,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考察商代圖騰殘遺信仰,系統探研上帝及帝廷諸神、自然神、祖先神的三大宗教分野、神靈崇拜的代變、神靈權能和神性、祀所設置、人殉人祭,對甲骨文中的祭儀名類進行全面統計與分析,闡述王室周祭祀譜及有關祭儀和廟制,深入研究商代宗教信仰的社會學意義(如社會凝聚力、情感寄託、宗教功能等等)和宗教祭祀活動的性質。


卷八·商代戰爭與軍制


撰稿人羅琨。著重論述商朝開疆拓土經略、各個時期戰爭的性質、戰爭規模、戰爭手段、重大戰爭(如商湯滅夏、商代前期的夷夏交爭、武丁對多方及拓疆南土的戰爭、武乙文丁伐召方、帝乙帝辛時伐夷方、牧野之戰)的始末過程,甲骨文中幾次重要戰爭行程的排譜,考訂商代軍制、軍法和軍禮、國防警衛、武裝力量組織、兵種、武器裝備、後勤保障、軍事訓練等等。


卷九·商代地理與方國


撰稿人林歡(已故)、孫亞冰。注重歷史地理學理論的把握與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的創新性,依據甲骨文及考古發現材料,考察商代自然生態和政治經濟地理,重在縷述甲骨金文中農業地理、田獵地理、貢納地理、交通地理史料,對商代諸侯方國資料進行搜匯和考述,與地下出土青銅器「族徽」地望及商代考古遺址相結合,闡述商代政治地理架構、人文地理結構演變和方國地望等等。


卷十·殷遺與殷鑒


撰稿人宮長為、徐義華。論述武王滅商、周公東征前後與商王朝退出歷史舞台後有關殷遺民考古發現和文獻記述,考察殷遺的遭遇與族組織結構的裂變,殷遺的社會政治地位,對周文化發展的作用,討論所謂「殷鑒」及周人對商朝得失的評判,商周制度演繹與變革因素、其間的文化異同等。這是斷代史著《商代史》的特筆,尋繹歷史變化條理,總結歷史經驗,保證了斷代史著《商代史》的整體性和完整性。


十卷本《商代史》著述的完成,徹底改變了在商斷代史專著方面的滯後狀態,長期屬於空白的領域得到填補,與大力弘揚中華五千年文明史正相應,了卻了我等中華學子責無旁貸的時代使命。記得當年《甲骨文合集》出版問世,著名甲骨學家胡厚宣先生有「27年夢想成現實」的感慨。現在我們也想形容一下,如果以1921年胡適提出慢慢拉長中國上古史算起,可說是85年夢想成現實,縮短點,從本課題立項到今天,是6年夢想成現實,這使我們多少感到快慰。

課題負責人:宋鎮豪。主要成員有王宇信、楊升南、羅琨、常玉芝、王震中、馬季凡、江林昌、宮長為、徐義華、林歡(已故)、韓江蘇、孫亞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番茄歷史文摘 的精彩文章:

梁啟超:我認為李鴻章不能被稱作非常之英雄
她,改變了中國的科舉制

TAG:番茄歷史文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