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Mac mini 2018 輕體驗+桌面分享

Mac mini 2018 輕體驗+桌面分享

1、前言

BYODKM!

Bring Your Own Display, Keyboard and Mouse

在正文開始前,我們先將時針撥回到2005年,MacWorld大會上老喬在介紹完一眾新品後,給大家帶來了一個出乎所有人意料的「One More Thing」。伴隨著老喬PPT上這個略帶莫名其妙的縮寫,初代MacMini登場了。

輕便化與集成化,是初代MacMini與生俱來的兩個標籤。在它誕生初期,就肩負著一個重任——把用戶從以Windows轉移到MacOS上來。老喬的想法相當美好:用戶只要把主機換成MacMini,原來的屏幕、鍵盤、滑鼠都不用換。

時過境遷,轉眼已是8012年。經過了13年的發展,當年的小個子MacMini早已發育成熟。在今年的發布會上,蘋果給MacMini披上了深空灰的外衣——在現有的產品線上,深空灰儼然已經成為「專業」、「生產力」的代名詞。

2、為何選擇Mac mini

縱觀目前蘋果產品線,早已沒有當初「四象限」的簡潔易懂——例如MacBook Air與上一代MacBook Pro價格接近。無疑這給用戶挑選合適的產品增加了難度。

在確定購買意向之前,首先需要確認清楚自身需求。我平常主要用電腦處理office文本,上班使用超極本,基本能滿足要求。周末還喜歡玩玩攝影,在電腦上用PS、潑辣等修圖。在修圖這件事上,超極本就有點力不從心了。

經過慎重考慮,我還是決定在書桌上部署一個台式機,主要有三點需求:

桌面級運算能力,更大的屏幕,以及能支撐3年左右的硬體性能冗餘。

已目前蘋果在桌面市場的產品線,可選的不外乎iMac與MacMini,然而iMac對很多用戶而言,並不夠好:硬體過時(至今未更新2018款)、屏幕尺寸過大或過小(27」/21」(還沒算上iMac上可以停幾艘航母的大黑邊))、硬體更換不方便等。

相對而言,MacMini則具備有更大的靈活性:本體體積小巧、可更換內存、可外置硬碟。因此,2018款的MacMini一推出,我就知道這是我想要的設備。

最後一步落在配置選擇上。今年的MacMini蘋果提供了兩種可選的配置:低配i3+8G+128G/高配i5+8G+256G。「選更好的cpu還是更大的硬碟?」抱歉,在我們蘋果這,cpu跟硬碟就要捆綁升級——因此高低配的售價差別也從6499橫跨到8899——沒錯,兩個配置之間足足差了2400塊。此外,你還可以加2398塊把低配升級到i7 cpu。至此,i7+8G+128G與i5+8G+256G幾乎就是同價了。

思前想後,最終我的選擇是更加偏均衡的i5+8G+256G SSD。

3、開箱

Mac Mini 2018

MacMini外包裝,經過兩天運輸,看起來有一些運輸痕迹。

打開外包裝,發現水果果然打包高手,裡面還有一層非常堅固的中空紙皮保護,任你怎麼顛簸都能很好保護。

拿掉紙皮後就是MacMini本體。

反面右上角是配置列表。

完整MacMini外包裝。

背面右下角還有個小彩蛋,Finder的icon

粗暴的撕掉塑料膜,準備開箱。

左右推開。

掀起拉手。

底下是不用讀系列,依舊標配2個大蘋果帖子,正好跟我的小米筆記本兼容。

其他配件只有一條兩插電源線,沒有其他。

揭膜儀式。

背後介面處還有最後一張塑料封條。

顯示器——Dell P2418D

俗話說好馬配好鞍,有了性能強大的主機,當然不能用太湊合的顯示器。

前文提到我這台主機主要用於圖像處理,所以對於屏幕材質及色域有一定要求,平時基本不打遊戲,對響應時間、曲面屏等沒太大需求。

在顯示器的選擇上參考了網上的文章,最後選定了戴爾的P2418D。

關於戴爾顯示器型號的詳解,下面引用自 @Tiger5G

Dell顯示器型號所代表的含義:這邊依舊以U2414H為例介紹,第一個U字母代表UltraSharp系列,第二三數字24代表著顯示器屬於物理大小24寸範疇,第四五個數字14代表這型號設計定型時間是2014戴爾財年,最後一個字母H代表16:9比例(其他D代表2K解析度,Q代開4K解析度,K代表8K解析度)。

Dell顯示器各種系列區別:目前市面在售Dell商用顯示器主要以E、P、U、UP系列為主,我這邊大概說下每個系列的定位。E系列,偏向入門級行業應用,定位追求性價比,功能有一定簡化比如支架系統;P系列,一定程度可以理解為簡化版的U系列(沒有出廠色彩校準),但依舊保留窄邊框,多功能支架設定,因為工業生產的緣故跟U系列個人感覺拉開的差距不大;U系列,UltraSharp已經說明一切,是綜合性能(色彩、設計、功能)都比較均衡的一個系列,基本新技術都會先丟到這個系列裡面;UP系列,也就是PremierColor專業級色彩系列,所以雖然看似外觀跟U系列差不多,但實際面板規格素質差異都挺大,主要針對也是一些專業、行業人士。

可見P2418D代表的是P系列24寸,18年款,2k解析度。其實用於修圖等首選U系列,但購買時因P系列解析度比同價位U系列更高(2k vs FHD),故選擇P系列。

下面送上開箱圖

戴爾採用的是工業包裝,雖然看起來簡單,但保護性不錯。

直接掀開提手處。

箱子內部依然比較簡陋。

配件給了3根線,分別是DP線,電源線以及USB線(屏幕左側帶2個USB口),由於MacMini不帶DP介面,故額外買了一根飛利浦的HDMI線。(更新:後續發現部分HDMI線不兼容,會造成休眠喚醒時花屏,之後換成了typec轉DP線)

戴爾的多功能底座,可以上下左右以及旋轉,非常靈活。

組裝好的底座。

安裝好底座的屏幕。

中間省略理線階段,這是安裝好後的樣式。

鍵鼠——微軟無線900

在外設選擇上其實我一直很喜歡機械鍵盤,非常種草Flico的聖手二代雙模,卻無奈這個機械鍵盤有一個不屬於他自己的缺點……

所以,本著「顏值為先,不能太貴」的原則入了微軟這套Wireless 900。

微軟無線桌面套裝900外包裝。

打開後就是本體。

完整桌面圖,右下角是小米筆記本12.5,通勤輕辦公用。

下面上幾個細節圖(後面綠色窗帘請忽略……)

桌面細節1

桌面細節2,AppleWatch S4

桌面細節3,Bose Soundlink miniII,直接藍牙連Mac,音質還不錯。屏幕底座上是紫米無線充電板。手機下班直接放上面充電。

4、桌面分享

首先要給大家一個小建議,在預算允許的情況下,儘可能要買更大的桌面,一方面可以容納更多設備,另一方面可以提供能充足的寫字空間(像我的桌面其實已經比較擁擠)。另外在購入桌面的時候要特別留意保留線槽(或者不要把桌面完全貼合牆面,留出1~2厘米空間走線)。由於我家書桌是定製,當初安裝的時候沒留線槽,所以桌面很多線都只能通過桌面走線,不夠美觀。

這部分內容主要分享一下桌面上的其他一些小設備,除了實用性以外還能增加一些生活的小趣味,裝點一下桌面,增加生活品質。

Apple Watch底座

購於某寶,關鍵詞搜索「applewatch硅膠充電底座」就有,不貴。放在桌面主要起裝飾作用,同時能收納Apple Watch,配合Apple Watch的床頭燈模式,放在桌面上就像一個復古的小電子鐘,非常有趣。

藍牙音箱

我選擇的桌面藍牙音箱是Bose的SoundLink MiniII。前年黑五購於亞馬遜,現在國內購買大概1000出頭,外觀設計非常均衡,音量及音質出乎意料的產品。目前我連著Mac在用,一般看電影啥的效果還不錯。而且由於MacMini本體不帶麥克風,連上Bose SoundLink MiniII之後可以用內置的麥克風使用Siri功能。

無線充電板

無線充電我選擇的是紫米的無線充電板,選擇他主要因為它搭載了快充晶元,可以實現iPhone7.5w無線快充。不過這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輕薄的外觀以及低廉的價格(百元以下要啥自行車?)

宜家莫培桌面收納盒

相信很多小夥伴都會遇到這個問題,花一天時間把桌面收拾乾淨,但是過段時間桌面就會有很多小東西,比如各種卡,u盤,硬幣紙巾等。後來有次逛宜家,發現了這個收納盒,大箱子裡面有6個抽屜,大中小格子都有,雜物可以分門別類丟進去,這樣桌面就能保持比較長時間的整潔狀態。

5、理線技巧

鑒於前文提到原因,我一直被理線問題困擾,久而久之對理線有了一些經驗,下文跟大家分享一些對理線很有幫助的硬體、小物品。

公牛桌洞插座

首先要給大家介紹的是公牛的桌洞插,簡直是理線屆的神器!以往只能橫放的排插,現在變成豎插,不用佔用桌面或者放在地上,辦公的時候腳不會踢到線(事實上我的書桌地面上一條線都沒有)。還有一個好處,可以在桌面上拓展出一個3插插口,以及兩個USB充電介面。

宜家理線槽

宜家理線槽簡直是公牛桌東插的絕佳搭檔!因為使用桌洞插,很多線都會走桌底,有了理線槽,線就不會垂下來影響雙腿活動。某寶搜索「宜家理線槽」就能找到了。

4口USB Hub

第三個要安利的小東西是4口USB Hub。相信大家桌桌面肯定有很多要用USB供電的小設備(例如我就有手錶充電線、手機充電板、藍牙音箱充電底座、夜燈、還有2條備用的手機充電線等),這時候只要把4口USBHub插到桌洞插上,瞬間就能把USB介面統一收納,非常方便呢。

理線帶

過長的各種線纜,一直是影響理線的最大敵人。如何收納長線攬,最好的一種方法是使用理線帶,按照不同線纜,用不同顏色的理線帶捆綁整理,然後平行放置在理線槽上。網上理線帶有很多種,我常用的是上面魔術貼型理線帶,一般我會一次買一大捆,用多少剪多少。

6、MacOS(MacMini)新手入門攻略

隨著MacOS的日漸普及,越來越多的小夥伴購買及使用蘋果的電腦系統。這裡挑出幾個新手剛剛從Windows轉移到MacOS會遇到的小問題,方便大家過渡到MacOS。

常用快捷鍵設置

首先第一個問題是鍵盤快捷鍵。在Win下複製、粘貼的快捷鍵是ctrl+c/ctrl+v,而到Mac上則換成了command+c/command+v(command對應Win下的Alt鍵),剛開始使用各種不適用。解決方法是在「設置-鍵盤-修飾鍵」裡面,把Option與Command位置互換一下,這樣就能正常使用習慣的Ctrl C/Ctrl V了。

其次,Win的鍵盤在MacOS里使用會存在按鍵不對應的問題,推薦一個開源應用Karabiner Elements,在裡面可以自己設置各種按鍵,比如Win鍵盤裡默認F1~F12沒有功能的,就可以對照Mac鍵盤設置各種系統功能快捷鍵。

另外,在MacMini系統里是不支持調節顯示器亮度的,可以通過在MacAppStore搜索安裝「brightness slider」,安裝好後就能手動調節亮度了。

常用應用下載

近年來MacOS的系統生態比前幾年好了很多,不少Win上的常用軟體都已經有了MacOS的對應版本,下面介紹幾個常用的:

相信有了以上App,應該可以滿足你的日常正常使用啦!

iCloud設置

如果你的電腦是多人共用的,一定要特別注意iCloud的設置,以免產生不必要的尷尬。比如【照片】就建議關閉iCloud同步,否則浪費硬碟空間不說(手機拍照會自動同步到電腦硬碟),有時候一些私人照片也不適合自動共享。

建議關掉iCloud照片同步

多設備聯動:iPhone、Apple Watch

在蘋果的生態中,像iPhone、Apple Watch 等都是可以與Mac聯動的。

從iPhone導入

接力

Airdrop

Mac端Airdrop界面

iPhone Airdrop界面

Apple Watch

Apple Watch與Mac的聯動主要用於解鎖電腦,但是這個功能可能用在MacBook上更合適,因為這個功能對於Apple Watch跟主機之間的距離是有要求的,比如我的Macmini放在靠右手邊,如果手錶習慣左手戴,有時候就不能解鎖。

如果你發現你的Apple Watch不能解鎖Mac,可以查看這篇文章,裡面有非常詳細的解決流程。

7、尾巴

大概在幾年前,我還會認為夠買蘋果電腦是一件不太明智的事情——價格比同等硬體的其他電腦貴上許多,而且國內蘋果電腦的軟體很少,且不好用。沒想到經過幾年的發展,卻是越來越好用了。我想,以iPhone為首的一眾iOS設備起了很好的市場教育作用。

老喬PPT上的「BYODKM」字母依然歷歷在目,MacMini如今卻承載起了更多專業應用。變得不但是蘋果,還有我們。

Hey,MacMini,4年後見。

感謝閱讀,感謝。

25 個獲獎名額,高達 25725 元的獎品

活動截止時間:2019 年 2 月 11 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數字尾巴 的精彩文章:

你還在用著哪些已經停產的數碼產品?
買數碼產品時,你會「買新不買舊」嗎?

TAG:數字尾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