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歸途》:保衛記憶就是保衛人性

《歸途》:保衛記憶就是保衛人性

越來越多的電影明星開始轉戰小屏幕,妮可·基德曼出演了《大小謊言》,艾瑪·斯通主演了一部低開高走、風格詭異的《瘋子》,而艾米·亞當斯則擔綱了《利器》——《消失的愛人》原作者的處女作,現在,朱莉婭·羅伯茨也加入了這個陣營。亞馬遜直接將她主演的這部《歸途》預定了兩季,它的導演山姆·艾斯梅爾曾經執導過著名的《黑客軍團》。與其說朱莉婭·羅伯茨這次在亞馬遜的露臉是「下凡」,不如說是「重生」,越來越多的流媒體平台為一眾大牌導演和演員留足了創作空間和資金,讓他們有更多的自由釋放才華。

《大小謊言》

《瘋子》

《利器》

從某個角度去看,《歸途》有著一些《黑客軍團》的影子——它黑色、肅殺、充滿神秘主義和讓人眩暈的懸念,但是除了這份氣質和血脈上的隱約聯繫之外,題材以及處理方式都迥然不同。在介紹中,《歸途》通常被分類在「政治驚悚」的名頭和標籤之下,讓人初看之時會聯想到諸如《國土安全》一類正邪對抗或者卧底滲透的故事,但實際上,《歸途》的主旨關乎「記憶」,其中的主人公所對抗的也是自己的記憶,而不是什麼恐怖分子。

「假如記憶欺騙了你」——直白點講,《歸途》講述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只不過,關於記憶和欺騙的這一切被套用在了一個美國軍方的訓練項目中,讓一切顯得像是一個被陰謀環繞的故事。不知道有多少人看過那本尤金·歐·切洛維茨的《明鏡之書》——一本關於記憶的小說,同樣套用了一個懸疑故事的殼子,用來逼問一個人的記憶到底是否準確,到底會被什麼篡改。我們宣之於口的「回憶」有時都是有意無意的編造與虛構,而久而久之,自己也相信了那一切。從某個角度去看,《歸途》與那本書所要挖掘和探討的主旨非常相似。

朱莉婭·羅伯茨扮演的女主角海蒂是一名心理醫生,經過角逐終於得到了一所實力非凡的療養機構的職位,這家機構專門為退伍老兵服務,幫助他們在正式重返普通生活之前做一段時間的中途輔導,這家公司的名字叫「歸途」。海蒂漸漸和自己的一位病人沃爾特變得熟識,兩人之間的感情變得曖昧,而逐漸走向失控的可絕不止二人的關係,海蒂慢慢發現了這個看起來運轉良好,體面光鮮的機構中不為人知的秘密。

《歸途》的故事在「四年前」和「四年後」之間來回穿插來講述,四年前,海蒂是一位「歸途」中的專業人士,終日穿著套裝和高跟鞋,坐在光線柔和的辦公室里和一位又一位有著各種心理問題的老兵談話,而四年後,她變成了一名快餐店的服務員,系著圍裙,給一群蒼老的本地熟客送上咖啡、培根和煎蛋。這兩種形象之間撕扯出一個鬼魅的裂縫,向所有人展露出那個巨大的疑惑——此間到底發生了什麼?讓一個意氣風發的心理醫生淪落到一個破敗的餐廳,終日神情懈怠、身形懶散,一手叉腰一手提著咖啡壺四處溜達。更詭異的是,她自己似乎並不記得曾經的身份,好像自己從來就是一個服務員,生活從未在自己身上展現過另外的樣子。謎團像一個巨大的氣泡,懸置,飄蕩,也將她裹挾。而與此同時,在另一條線索上,挖掘者、解謎人也開始掘進,國防部的稽核員托馬斯發現了「歸途」公司中的某些不合常理之處,這個不被上司賞識的倔強中年男人,開始與海蒂會面,促使著如今的海蒂漸漸回憶起自己的曾經。

雖然是小屏幕作品,但《歸途》在形式上的野心絕不小於任何一部電影,導演山姆·艾斯梅爾用自己的方式證明了如今大銀幕和小屏幕已經沒有什麼絕對意義上的鴻溝,電影藝術家能拓展的邊界和抵達的遠方,在電視甚或手機屏幕上同樣可以完成。比如說,這個不停回溯和重返當下的敘述模式,導演沒有選擇用字幕標識四年前和現在,而是採取了不同的畫幅去進行區隔,畫幅是典型的電影導演所在意的方式,而這一次被挪用在了小屏幕里,它柔和了時間線跳轉的邊界,不僅僅是外在形式上的炫技,更多的還和這個與「記憶」有關的故事的內容與主旨相得益彰,海蒂的記憶界限模糊,失卻過往,無心未來,她像是一個被施咒的人,故意只允許停留在當下,維持某種微妙的狀態。漸漸的,國防部稽核員的挖掘讓一切穩固的東西開始顫動,記憶像無數銳利的雨滴向海蒂襲來,進而變成汪洋將她吞沒。「歸途」是一場秘密實驗,用藥物和心理暗示的方式,讓那些老兵忘卻戰爭的摧殘,目的並非讓他們安然返鄉,而是相反,為了讓他們更無心理芥蒂地重回戰場。而海蒂也是一個犧牲品,她為了掙脫那一切,吃下了含著藥物的食品。如此看來,「歸途」二字多麼諷刺,不是歸家而是重返戰地。

在這個故事裡,記憶是被探討的核心概念,關於老兵對於戰爭的記憶,海蒂對於歸途公司的記憶,這些記憶都被篡改、重置甚或抹除,一切至此,這故事漸漸演變成為了一個烏托邦/反烏托邦式的拷問,操縱一個人的記憶是否是應該被允許的?這行為本身是否有善惡之分?如果將一個人的恐懼和黑暗的記憶抹除,對於他或她而言到底是侵犯還是拯救?

某種程度上說,是記憶的內容定義了一個人。我們是誰?這個概念其實與記憶密不可分,篡改記憶的目的無非是為了將一個人傀儡化,所謂更改記憶無非是格式化大腦的一種變體,而從相反的意義上說,守護記憶則就是保衛人性,哪怕記憶中有晦暗不明,有繁雜不清,我們寧可要那些真誠、真實但有些渾濁的人性,也不需要那些被人為篡改和修飾過的所謂澄澈。

文|楊時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青藝評 的精彩文章:

海王告訴我們的真理:一蠢遮百丑,一萌賽三俏
讓16個非職業演員上台演戲,究竟意義何在?

TAG:北青藝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