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五十不造屋,六十不種樹,種樹和年齡有關係?是在教你做人
文/妮子
俗語:五十不造屋,六十不種樹,種樹和年齡有關係?是在教你做人
在百姓中間,流傳最久的不是那些所謂的假大空的大道理,更多的是一些大家都覺得十分有道理的俗語。不管是在過去還是現在,俗語都是一種比較接地氣的文化,它不需要用華麗的詞語修飾,也並沒有特定的格式,只是因為人們都認為它有道理,便會被接受,也就慢慢被流傳下來,被越來越多的人熟知。
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很多俗語放在今天已經不是那麼的適用了。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講的俗語是「五十不造屋, 六十不種樹」,看到這句話,大家一定很奇怪吧,造屋種樹和年齡又有什麼關係呢?為什麼不能造屋種樹呢?
在以前,因為生活條件的艱苦,人們的吃穿住行都很難得到保證,而且醫療條件不比現在,再加上連年不斷的戰亂災禍,導致以前的人壽命都不是很長,活到七十歲的人十分的少,所以五六十歲在當時就已經算高齡了。
那為什麼到了五十歲就不能造屋子了呢?首先,在以前,屋子得自己動手造,從伐木到蓋房子,所有的工作都是人力完成的,並沒有我們現在所用的機器。五十歲年齡已經算是大的了,萬一在造房子的時候遇到點兒什麼意外,那豈不是得不償失了。而且造完的新房子也不一定能住很久,修建房屋也享受不了新房子多久,相當於錢都白花了。
在古時候五十歲的高齡,錢實在沒有必要浪費在蓋房子這種事情上,更好的做法是把錢存下來,好好享受自己的晚年生活,這樣比較划得來。這個觀念是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形成的,而現在和以前還是有一定區別的。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第二句話,為什麼六十歲又不能種樹了?這裡所說的種樹,是用自己種出來樹木砍伐得到木材獲利,或者是用樹的花或者果實獲利,並不是我們所想的只是造林什麼的。
以前人們種樹只是為了賺點兒錢來補貼生活,人到了六十歲,能把自己照顧好已經很不錯了,根本沒有精力和時間來打理這些樹木,而且有的樹木不僅生長周期長,還很難養活,在這個年紀種樹並不是很理智的行為,很有可能在樹還沒有養成的時候,人就可能不在了,所以才有了這個說法。
從古到今,社會在改變,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改變,這句俗語也只適用於以前了。畢竟現在的人壽命並不短,五十歲都還在為生活奮鬥拼搏,六十歲的時候才退休,壽命最長的人都能活到了一百多歲,這句俗語放在今天已經可以說過時了,不知道大家有什麼看法呢?
※別等落難才懂的一句俗語:落難不求三人,老祖宗的經驗字字珠璣
※常說:兒子像娘,金磚砌牆;女兒像老子,反穿皮襖子,教你學做人
TAG:鼓瑟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