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之後,清朝侍衛的腰刀為何反佩?看看腰刀的名字
在清朝流傳下來的許多畫像中,有許多武將侍衛的腰刀是反著帶的,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這些畫像中人物的腰刀佩戴這左側,刀劍向前,刀柄在後。
再結合清代之前流傳下來的人物畫像,很少能夠發現腰刀有這種佩戴的方法,也就是說這種腰刀的佩戴之法,該是清朝獨有的特色,那麼滿清的侍衛為何要將腰刀反著帶?這樣佩刀關鍵時刻能拔地出來嗎?
首先不光是在清朝的遺像上,這種佩刀的方法在典籍中也有記載,道光年間,有一位叫做奕賡的侍衛寫了本《侍衛瑣言》,其中記載康熙、雍正和乾隆時期清朝侍衛的佩刀都是正帶,刀柄朝前,刀尖在後,但到了乾隆後期,佩戴方法就截然相反。
而這種佩刀方法,在說書人的口中也有了一個名字,或許通過這個名字,我們能窺探其中的原因一二,雖不盡然,但也是一種說法。
在說書人的口中,這中佩刀被稱為「太平腰刀」,著重了「太平」二字,是一種禮儀方式,表示沒有敵意,尤其是下官在上司面前,結合當時的社會情況,經過康熙和雍正時期的積累,清朝在乾隆年間已經到達了頂峰的繁榮,滿清的統治也已經鞏固,所謂的「太平」表現在這種佩刀上也未嘗不可。
可在乾隆之前,亦有佩刀反帶的遺證,而且這種證據不在少數,其中甚至有康熙反帶佩刀的遺圖,如果說反帶佩刀是一種禮儀,是下官對上司表示的尊重,那康熙如此做法又是為了尊重誰呢?所以禮儀之說看似合理,實則漏洞百出。
時間再往前推,滿人在入關之前一直都是漁獵民族,尤其擅長馬上作戰,他們的士兵絕大多數都是騎兵,所以所有的武器裝備必然都是為了馬上作戰服務。
我們不妨想像一下如果我們騎在馬上,同樣是左邊佩刀,刀柄朝前的情況下,拔刀的時候會發生什麼情況?即使沒騎過馬的人也能想出這樣突然拔刀手臂必須要向上抬,否則很容易傷到坐下的馬,尤其是馬頭,當你作戰的時候還小心翼翼的拔刀豈不是會分心?
而且馬上作戰背後肯定還會帶著弓箭,一般的箭袋也是放在左側,刀柄在前拔刀時很容易受到弓箭的阻礙,甚至是碰壞弓箭也不是沒有可能。
而刀柄在後,同樣是用右手從身後拔刀,在騎馬的時候不僅不會受到阻礙,拔刀也是水到渠成,並不會受到什麼阻礙或是覺得彆扭,唯一麻煩的是在收刀的時候需要將刀鞘擺到前面收刀。
因此並不是說只有乾隆後期之後清朝士兵才有反帶佩刀的習慣,這種現象本就是為了實戰需要,一直都在滿清的作戰人員中流傳,因此即便是康熙也有反帶佩刀的時候。
有人會問,元朝蒙古士兵也是馬上作戰民族,為何他們卻沒有反配的習慣?需要注意的是正配並不是在馬上拔不出刀,而且元朝和清朝騎兵箭囊擺放的方式有著明顯的不同,清朝的箭囊弓箭是朝前擺,而元朝是朝後擺,如此從前面拔刀的時候就避免了弓箭和刀之間的碰撞。
更何況清朝的侍衛多數的時候還是正面佩刀,之所以乾隆後期之後侍衛一律改為反佩,應該是乾隆希望士兵們時刻不要忘記滿清是馬上得來的天下,傳統不能丟,以此來警戒眾人。
這種說法並不是沒有依據,除了反向佩刀,滿清皇室中同樣還有另外一個習俗,就是祭祖時分食胙肉,一種用水煮不放任何佐料的豬肉,而這種胙肉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吃到,能夠吃到的莫不是滿清功臣和皇室重要成員,這麼做的目的便是提醒這些重要人員時刻不要忘記祖輩們的艱苦生活,原因其實也就是兩個字「警醒」。
如此看來,反佩刀和胙肉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而且乾隆時期戰事不多,天下太平,正是這種傳統發揮最好的時機,越是太平時期越是要警醒,這正是乾隆的大智慧所在。
※雍正給乾隆一塊半生的肉,他要是皺下眉頭,可能就當不上這個皇帝
※秦始皇穿黑色龍袍,漢朝皇帝也穿黑色,為何後來黃袍變得尊貴?
TAG:五離怪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