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兵敗後,如果重用信任這二人,很有可能扭轉乾坤
隋朝末年,煬帝楊廣荒淫殘暴,窮兵黷武,義軍四起,天下大亂。李密與權臣楊素之子楊玄感謀反,李密為軍師,楊玄感為主帥。後來兵敗,楊玄感自殺,李密逃亡。
李密幾經輾轉,投奔了瓦崗寨首領翟讓,成為軍師。李密獻計攻佔滎陽、斬殺隋將張須陀、攻取洛陽興洛倉、擊敗隋將劉長恭,功勞卓著。瓦崗寨元老王伯當、徐世勣(即徐茂公)一起勸翟讓退位,推舉李密為首領,號為魏公。李密在天下素有聲望,又屢次擊敗官軍,遠近之人紛紛歸附。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李密攻打洛陽,久攻不克,還損兵折將。柴孝和曾經勸諫李密攻佔長安,李密沒有聽從。之後,李淵父子趁群雄混戰之際,悄悄率軍輕鬆佔領了長安。
隋煬帝滯留江都,眾人反叛,推舉宇文化及為主,弒殺隋煬帝,留守在洛陽的越王楊侗繼位稱帝。楊侗賜給李密高官厚爵,李密於是稱臣,奉命攻打宇文化及。隋將王世充之前與李密長期死戰,擔憂李密對自己不利,於是鼓動將士作亂,控制了朝政,然後攻打李密。
李密剛剛擊敗宇文化及,很多將士戰死,剩餘的人已經很疲憊了。李密率領精兵到偃師,輕視王世充,沒有修建壁壘,在邙山列陣等待。王世充率精兵沖向李密的營地,焚燒他的軍營,李密的軍隊潰散,很多大將被俘。
李密率領殘兵一萬多人逃往洛口,王世充的軍隊緊追不捨。李密打算等王世充的軍隊渡河一半時再攻擊,但觀察兵沒有發覺,等出戰時,王世充大軍已經全部渡河了。李密估計打不過敵軍,於是逃往武牢關。
當時王伯當據守河陽,李密便前去投奔他。李密打算歸附李淵,眾人都同意,於是率領2萬人去了長安。不久,李密反叛李淵,想東山再起,兵敗被殺。
其實,李密在被王世充擊敗後,歸降李淵前,是有一個東山再起的機會,只要李密重用信任徐茂公和魏徵,很有可能扭轉乾坤。
當時徐茂公駐守在黎陽,那裡有糧倉。李密打算從武牢關去投奔徐茂公,有人:「殺翟讓之時,徐世勣幾乎被殺,現在去投奔他,哪能保命?」於是李密不敢去投奔徐茂公,而是投奔了王伯當。
原來,當初翟讓的部將王儒信與哥哥翟寬勸翟讓奪權,翟讓沒有表態。李密得知消息後,設計殺了翟讓。那時徐茂公作為翟讓的部將,被亂兵砍成重傷,差點砍死,辛虧李密和王伯當阻止。
李密若是投奔徐茂公,大可不必擔心被害。論證有三點:一,當初,是徐茂公和王伯當勸說翟讓奉李密為主,說明徐茂公對李密很欽佩。二,李密降唐後,徐茂公接管了瓦崗軍剩餘的軍隊、土地等資產,交給李密,沒有直接交給李淵,這樣功勞好處都歸於李密,這說明徐茂公忠於李密。三,李密被殺後,徐茂公請求為李密收屍,將李密厚葬,為他披麻戴孝。
當初,武陽郡丞元寶藏起兵響應李密,讓魏徵寫檄文。李密誇讚檄文寫的好,於是將魏徵招攬至麾下。魏徵獻策,而李密不用。後來李密敗於王世充,帶著魏徵等人歸降了李淵。
徐茂公和魏徵都是響噹噹的人物。徐茂公的軍事才能可以和李靖比肩,是有謀略的武將,或者說是能率兵打仗的謀士,是張良和韓信的結合體。魏徵也足智多謀,善於治理政務,唐朝貞觀之治有他的功勞,是蕭何那樣的人物。
李密讓徐茂公守黎陽,說明對他還是比較重用,但是不敢投奔徐茂公,說明對他不夠信任。而李密對待魏徵,卻只是欣賞他的文采,談不上重用和信任。
李密如果重用信任徐茂公和魏徵,就相當於得到了張良、韓信、蕭何三人,那麼東山再起,甚至統一天下,也不是不可能。
《舊唐書》也說過:李密雖然在偃師兵敗,但還有幾萬軍隊,如果放下猜忌之心,奔赴黎陽,任徐茂公為將帥,魏徵為軍師,或許能反敗為勝。
及偃師失律,猶存麾下數萬眾,苟去猜忌,疾趣黎陽,任世勣為將臣,信魏徵為謀主,成敗之勢,或未可知。——《舊唐書·列傳第三》
參考史書:故事參考:《舊唐書·列傳第三》
流年檐下雨,浮世階上苔。我是作者【檐雨階苔】,歡迎關注。
※趙匡胤責問:朕窮困時你為何不接納朕?大臣答:淺水留不住神龍!
※李密作為外來人,是如何取代翟讓,成為瓦崗軍新首領的?
TAG:檐雨階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