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失了配件的OSMO Pocket,比較雞肋,但依舊是優秀產品
OSMO Pocket毫無徵兆的推出了第一代產品。
和大部分媒體推測的並不一樣,這代產品沒有光學變焦、沒有1英寸底,大疆現在的產品,就像牙膏廠佳能單反相機一樣。
不過分析下目前大疆的產品線,OSMO+系列已經停產,但是市面上庫存還有,這一波產品全部清理庫存後,應該就會推出相應的光學變焦和1英寸版本,徹底取代曾經輝煌過的OSMO+。
除了是米家有品網易嚴選忠實粉絲外,我也是一個大疆粉,擁有過的大疆產品包括Spark、Mavic air,OSMO Moblie2,體驗過精靈4、精靈4P、Mavic pro,前幾天我的Mavic air炸機還未換新,換新後估計會更新Mavic 2 pro,而OSMO Pocket一經推出,雖然有些小失望,但是還是按捺不住去體驗的心情。
冒熱氣的開箱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拿到手的瞬間,感覺還是挺有份量的,比想像中要重一些。
盒子包裝並非塑料,而是一種類似硬紙盒的感覺,應該是環保回收材料,不可以做為收納盒用,拆了就可以扔了。
就是這麼簡單,一份OSMO SHIELD簡介,官方保修服務,畢竟有一個雲台,摔一下估計就報廢了。另外有個官方微信介紹的卡片。
左側主體加保護套,右側保修卡說明書和少的可憐的附件。
掛繩、收納保護套、USB Type-C充電線、lighting和Type-C手機頭,這些隨機附送的配件其實遠遠不夠你開發出OSMO Pocket的潛力。
微頷首的OSMO Pocket,很小巧,很精緻,做工完全很大疆,質感上也非常棒,一改之前OSMO Moblie2的廉價感。
這套易斯標貼應該是Mavic air上首先推出的,直觀、顯眼,也容易處理。
至於份量為什麼這麼重,因為雲台包括攝像頭都是金屬材質,手握持的地方三麵塑料,但是我猜測內部應該有金屬框架,另一面則是顯示屏,手指觸控區域則是親膚類材質,手感非常好,但是也非常容易沾灰。
磨砂塑料,印有大疆DJI的logo,質感手感都是一流。
機身上僅有兩個按鈕,一個多功能按鈕,一個錄製按鈕,其他的大部分都要在觸屏和手機上才能完成操控。
可以看到才到手才拆箱的操控區域已經沾滿了灰塵。
攝像頭很熟悉,應該就是移植Mavic air上那個可以拍攝4K的攝像頭,但是Mavic air參數上被閹割了4K 60幀,為什麼?因為上還精靈系列,除非下一代精靈系列可以換鏡頭,Mavic 2 pro才有可能升級到4k 60幀。
畫質方面,我想,也就和iPhoneX打個半斤八兩,差不到哪裡。
攝像頭上密密麻麻的散熱孔,不得不說,這台小機器工作起來溫度確實有些高,冬季的話暖手不成問題,不知道夏季會不會誘發高溫停機問題,一切都有待檢驗。
觸控屏的加入是一個好主意,也是我很多年來沒見過的最小屏幕了,對於手指比較粗大的消費者來說,在這麼小的屏幕上操控並不是一件很讓人愉悅的事,事實上觸控感受只能說一般。
觸點,仔細觀察會發現手機頭的觸點只有四個,還有四個基本無用,目前還沒拿到波輪等配件,也不確定波輪是否為8個觸點來交換信息。
開機,提示需要連接DJI Mimo APP來激活,這麼算上去我的DJI APP一共三個了,有些苦惱。
物理連接手機輕鬆激活,激活30天內還可以購買保險,官方稱之為OSMO Shield。
開機狀態下的OSMOPocket。
相對於OSMO Moble2巨大的體積,OSMOPocket完全就是一個小不點,袖珍,精緻。
和保護套合體,這是為OSMO Pocket量身打造的,可惜,僅僅只能容納下機身加手機頭,如果加入其它附件,那隻能拜拜了您。
連接機身保護套的前提下也可以充電,不過充電口位於底部,有些麻煩,想要直接放置地面可能會損壞充電口,這個時候你才會知道沒有配件是一件多麼麻煩的事。
保護套內部植絨了,細節做得不錯。
然而這個卡扣會讓人懷疑使用時間久了會不會松垮,如果採用其他的連接方式可能效果會更OK一些。
體驗環節
對於主打便攜的Pocket,在不物理連接手機的情況下表現會怎麼樣呢?
握持感,一般,體積在這裡,想想一支TF口紅在手中的感受吧。
先來看看僅靠這個小觸控屏和兩個物理按鍵的表現
長按功能鍵開機,OSMO Pocket的開機很有儀式感,左右上下輪流擺動後回歸正中。
這麼小的屏幕如何實現交互?
大疆工程師充分利用滑動交互,四個方向都可以滑出不同設置界面。
下滑進入雲台設置界面,可以進入更詳細的界面設置雲台一些基礎參數,另外也可以調整屏幕亮度,在拍照下開啟關閉美顏模式,在攝像1080P 30幀模式下開啟關閉超高畫質。
超高畫質是什麼?如果只是鎖定在1080P 30幀畫質下,那就只能拍些不那麼運動的場景了。
在基礎雲台設置里,可以看到存儲卡容量,可以查詢到當前配件,校準雲台,查詢電池容量、抗閃爍設置以及固件信息等等。
從左往右滑可以瀏覽圖片和視頻,但是不可以瀏覽全景圖,畢竟這塊屏幕表現還是很一般的,不能苛求太多。
從右往左滑動可以進入拍攝界面,可以設置比例,可以設置參數和幀數,可以設置延時攝影,但是,延時攝影中僅有靜態和軌跡延時,曾經的運動延時消失了。
軌跡延時在這個小屏上操作比較麻煩,主要在於打點軌跡上,而連接手機拍攝也非常麻煩,因為這個雲台無法在物理連接手機的同時保證穩定,所以這個時候你會發現無線模塊的重要性。
運動延時其實挺有趣的,不知道為什麼沒有這個設置,連接上手機的時候也沒有相應的設置,實屬無解。
底部向上滑動可以開啟雲台操控界面。
四個參數設置。
第一個為雲台回中,也可以通過雙擊功能按鍵實現。
第二個為翻轉雲台,為自拍做準備,也可以通過三擊功能按鍵實現。
三擊也可以實現的翻轉雲台。
第三第四兩個為重要的參數設置,分別是雲台跟隨靈敏度和雲台三種模式切換。
在OSMO Mobile2中並沒有類似雲台跟隨靈敏度的設定,只有雲台搖桿相應靈敏度,因此OSMO Mobile2的雲台跟隨只有默認參數,我對比體驗了下,這個默認的跟隨速度介於OSMO Pocket的靈敏和柔和之間。
柔和比較符合慢電影的節奏。
靈敏狀態下明顯更具備運動的感受。
雲台三種模式中的FPV模式,這也是我位數不多想要購買的亮點之一,有了它雲台限位會大幅度提升,類似盜夢空間的拍攝手法,類似極限運動的場景都可以快速實現。
FPV模式下抖動被消除了很多,這是moblie2無法做到的拍攝手法。
前兩種運動模式就不多說了,鎖定和隨雲台轉動,一個用於拍攝比較固定的畫面,一個用於拍攝運動跟隨的畫面。
不難發現,沒有連接手機的OSMO pocket並沒有太多功能的缺失,基本拍攝不受影響,但是,你無法控制雲台的旋轉,你只能控制雲台的俯仰,這點連接手機可以控制,但遠不如一個波輪配件更實用。
連接手機
這個物理連接給人的感覺不是很牢固,其實還可以,但是這樣拍攝和用手機穩定器拍攝,差別並不是很大,充其量就是好安裝一點。
當然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用虛擬搖桿直接控制雲台的俯仰以及旋轉。
拍攝模式選擇稍微方便那麼一絲。
不過延時攝影手機APP中還是只能實現靜態延時和軌跡延時,同樣取消了運動延時,可能大疆覺得運動延時比較雞肋吧。
APP上將靜態延時和軌跡延時設置合二為一了,點擊倒三角,添加軌跡地點就是軌跡延時,不添加軌跡點就是靜態延時。同樣最多可以設置4個點。
拍攝曝光參數可以手動設置了,這也是優勢之一。
APP中可以瀏覽全景模式拍攝的圖片,也可以下載視頻、圖片。
但是無法下載拍攝的4K片源,需要單獨用讀卡器讀取拷貝。
OSMO Pocket的拍攝風格很iPhone,畫質沒比iPhone X好多少,也沒差多少,基本上是一個夠用水平,畢竟感光元件尺寸在那裡。
3X3模式下全景,手持拍攝,合成沒有破綻。
180度拼接問題也不大,手持完全夠用。
和OSMO Mobile2對比
對比之下才會發現OSMO Pocket的小巧。
畫質上兩者差不多,那麼差異在哪裡呢?
其實就是體積和穩定模式的一些改變。
OSMO Mobile2 具備情景模式,那就是跑步和行走兩種,而在OSMO Pocket直接取消了這個情景模式。
OSMO Pocket手持步行穩定測試。
OSMO Mobile2手持穩定測試。
兩者穩定性上差距沒有那麼大,OSMO Pocket上下顛簸幅度只是小了那麼一絲,眼睛可以察覺一些變化。
OSMO Pocket手持運動穩定性測試。
OSMO Mobile2手持運動穩定性測試。
畢竟是一體會雲台,跑起來要比OSMO Mobile2對於上下幅度的過濾更為穩定。
之前提到的在OSMO Mobile2中並沒有類似雲台跟隨靈敏度的設定,僅僅只有針對搖桿的響應快速配置。
我設置了跟隨模式為柔和,對比下OSMO Mobile2的穩定場景:
上為口袋雲台,下為OSMO Mobile2+iPhone X。
OSMO Pocket的柔和更適合拍攝,也就是VLOG中不那麼激烈的運動場景,畢竟還有FPV模式在後面頂著。
OSMO Pocket比OSMO Mobile2更具備的優勢在於慢動作、人臉識別追蹤以及時速70-80公里的時候不會被吹翻。
人臉識別不太容易跟蹤失敗,但是等效24mm這個焦段確實很尷尬,距離人太近,你的臉能占整個屏幕的1/6,這也證實了這個攝像頭就是Mavic air上那個組件。
所以你需要一個延長桿,不好意思,這個配件暫時還買不到,目前能買的只有波輪、無線底座和拓展設備。
全高清120幀慢動作,這也是Mavic air上首次出現的功能。
70時速不抖倒是很OK,此前用OSMO Mobile2,超出40公里時速,手機就會被吹翻,畢竟受力面太大。
測試的時候剛好是冬季,都能感受到不小的熱量,完全可以捂手,等到夏天了,這個熱量會不會導致停機?還需要驗證。
總結
這是一款並不那麼剛需的一代產品。
但是我建議熱愛旅遊的消費者可以考慮因為小體積可以抵消很多很多不方便,尤其是手機作為多用途工具,出門在外是熱點,是相機,是通訊工具,也是查詢工具,解放手機是最好的選擇。
當然了,我覺得一堆數碼博主都覺得OSMO Pocket吊打Gopro是無稽之談。
兩者的適應人群還是有區別,另外Gopro一體性機身結構相對OSMO Pocket還是結實太多,更不用說超廣角和無處不在的配件。
在極限運動模式下Gopro繼續吊打OSMO Pocket,因為雲台有限位。
這一代產品脫離配件還是很雞肋,你沒法直接立起來拍攝,因為充電介面裸露在下方。
想要固定在某些位置?
不好意思,沒有拓展配件,你只能握在手中,延時也拍不了。
想要解放雙手?
不好意思,沒有無線模塊,你只能物理連接。
Gopro沒電了直接換電池,OSMO Pocket沒電了怎麼辦?
不好意思,想要即拿即用,還需要個移動充電盒。
另外這些配件放哪裡?自帶的收納盒只能放個主體,連波輪都放不了……
但我還是很喜歡這個小機器,為什麼?
因為輕便,出門旅遊又精簡了個器材,旅遊奧巴微單、OSMO Pocket口袋雲台,金鐘UT53反折三腳架、Mavic air無人機,四件設備可以解決我絕大部分拍攝問題,帶來值得回憶的素材,非常棒了。
一件玩具是否值得入手是看它是否能給你帶來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