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村鎮民間傳說:小郭、賀庄、呂庄、殷大廟那一帶,為何都和比干有關
暗中觀察
默默關注
咱們都看過電視連續劇《封神榜》,是根據小說《封神演義》改編的。《封神榜》又名《商周列國全傳》,這個故事發生的歷史背景是在商朝末年(約公元前1006年)商據中原,周在西岐,他們都是當時較大的部族。紂王是商部族最後一個首領,史稱殷紂王,紂都設在朝歌(在今河南淇縣)。
紂王是個專制暴君,奢侈荒淫,美女無數,橫徵暴斂。他對手下大臣殘酷無道,當時比幹將軍是一個忠心耿耿保他江山的功臣,後來由於妲姬做壞,把比干老將的心挖出飲食而死。大約在公元前1028年,西岐周武姬發,秉承其父周文王姬昌,在姜尚、周公、召公等輔佐下,在淇縣西南衛輝市北進行一場歷史上有名的「牧野之戰」,一舉滅商,紂王自焚,妲姬被殺,西周一統華夏。
比干自被殷紂王挖心後,死的很慘。人們對殷紂王恨之入骨,紛紛聲討,怒斥揭竿起義,對比干忠臣無比愛戴和敬仰,先後在輝縣百泉修了比干廟,又在長垣縣常村鎮北11公里西小郭修了比干廟,以紀念這位忠臣。
據舊縣誌記載,在西小郭神座下有橫長石兩端若削,世傳為比干槨石,世人因詞祀之,李空同撰雙忠詞碑曰:祠比干者何,長垣去干墓,百里而近,按此則祠干附近的村莊把每年的農曆三月初十日定為紀念比乾的廟會。
也傳為比干槨(槨—郭),因比干是忠臣,人們都願意做忠臣,不願意做奸臣。有句名言,願當先進一日死,不願漢奸活萬年。忠臣留千古,人人讚揚,奸臣名也留千古,人人罵他,這就說明都願意做好人名留千古,不願做壞人名留千古。
所以附近的村莊為以後能像比干那樣做個忠臣都把村名定為賀小郭、蘇小郭、盧小郭、小郭集、小郭庄、呂小郭、司小郭、殷小郭、西小郭、翟小郭、孟小郭(孟庄)、岳小郭(岳劉庄)、前大郭、後大郭,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十二個小郭、兩大郭村的由來。
每到農曆三月初十這天,同時待客,到比干廟(西小郭)趕廟會,聲勢浩大,人山人海,各路商客雲集到會場,燒香、磕頭,表達對比干忠臣的敬意。
到了明代中期,著名文學家李夢陽撰寫了碑文《雙忠祠碑》,表達對比干忠臣的哀思和敬仰。
到了清代還有人賦詩進行讚頌詩曰:
勁草堂前古柏垂,雙忠遺留使人悲;
欲知直節匡前代,更讀中原三絕碑。
後來文人墨客結合大前大後撰寫聯語,上聯是:郭由城建分大小,下聯是:寨以寺興有前後。都表示對比干忠臣的懷念和讚揚。
有詩曰:
忠良之臣留千古,人人讚揚詩篇做。
暴君之奸留千古,人人罵聲震五湖。
忠臣二字印民心,以村紀念入史圖。
忠奸為民都樹旗,常常反思警鐘樹。
TAG:鐵血斷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