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豐在位時做了哪些改革 為何說他是被低估的皇帝?
乾隆皇帝晚年的自滿心態,讓清朝從鼎盛開始走上下坡路,而嘉慶皇帝的寬縱,道光皇帝的懈怠,都加速了這一衰落的進程。不過由於基礎牢固的原因,清朝中期的數十年間,許多社會問題還只是零星地暴露。等到隱患積累而集中爆發之時,大清的接力棒,剛好交到了咸豐皇帝手上。
道光選擇咸豐繼統的過程,也頗有一番波折,我們後面會具體講到。對咸豐這位皇帝,歷史評價普遍不高,有些影視作品甚至將其塑造成昏君的形象,這主要與咸豐在位時國家發生了太多的動蕩有關。
《清史稿·文宗本紀》對咸豐的評語是:「文宗遭陽九之運,躬明夷之會。」翻譯成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咸豐的運氣很不好,剛當皇帝,就碰上了清朝最艱難黑暗的時代。
咸豐在位時,清朝發生了兩次大災難,一次是席捲江南半壁江山的太平天國運動,險些掀翻清朝統治,清政府耗費十數年時間和無數金錢才將其平定;另一次是英、法、俄、美四國挑起的第二次鴉片戰爭,最終以簽訂不平等條約,外加圓明園遭劫掠焚毀而結束。
這些災難的發生,實際上是清朝長期以來對外盲目自大,以及內部數十年積累的社會矛盾激化的結果,很難說是咸豐皇帝一個人的責任,但因為這些事件發生在咸豐年間,人們很容易把過錯記在他的頭上。
另外,咸豐因娶了一位姓葉赫那拉氏,後來成為了晚清實際掌權者的女人——慈禧太后,也使人們對他的印象減分不少。
客觀來講,咸豐皇帝在清朝歷史上是被低估了的,縱然他還達不到康熙那般的高度,但也算不上昏君庸主。繼嘉慶、道光以後,20歲登基的咸豐皇帝身上最具改革者的氣質。咸豐在位時所施行的一系列舉措,許多都是旨在掃除嘉道以來朝政積累的積弊,以作為挽迴風氣的嘗試。
咸豐即位後所釋放的第一個強烈改革信號,就是罷黜道光朝權相穆彰阿,同時重新起用林則徐。
在第一次鴉片戰爭後,林則徐因作為主戰派,被主和一黨排擠陷害而被貶。道光皇帝晚年時,已經意識到冤枉了林則徐,開復了他的處分,但還沒有對他委以重任。這一方面是因為要顧全自己的面子,另一方面還是因為穆彰阿等人的排擠。
到咸豐即位後,穆彰阿等人還不忘繼續排擠林則徐。最先咸豐想起用林則徐時,穆彰阿進言說林則徐柔弱病軀,不堪錄用。後來咸豐想派林則徐到廣西對抗太平軍,穆彰阿又說林則徐不知道肯不肯去。
咸豐不比道光,可任由穆彰阿擺布。咸豐一怒之下,下詔將穆彰阿痛罵一頓,並將其開除永不敘用。《清史稿》記載:「詔下,天下稱快。」可見朝堂民間對穆彰阿把持朝政的不滿已經積累多年,咸豐登基第一年就打掉了這隻大老虎,為後來實行改革掃除了一大障礙。
咸豐在位的十年之間,「兵不足而兼用勇,漕不繼而改海運,餉不足而更制大錢,改口岸以整鹺綱,輸米石以實倉庾,裁河員之冗浮,減京餉之成數」,這每一項改革,都需要克服巨大的阻力,也是嘉慶和道光時沒有能力做到的。此外例如重用漢臣,打擊科舉舞弊,整頓財政制度等,都是利國利民的措施。也因為有這些舉措,咸豐才帶領清朝熬過了最艱難的時刻,延續了數十年的國運。
※乾隆當太上皇的三年時間裡 嘉慶是怎樣裝慫的?
※道光為何要嚴懲林則徐?宰相的大力保舉 反而幫了倒忙
TAG:搞哥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