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星座 > 何謂「子母補瀉法」?臨床上如何應用?

何謂「子母補瀉法」?臨床上如何應用?

「子母補瀉法」是根據五行理論選用五輸穴以治療各經虛證和實證的配穴方法,後來又在此基礎上形成「子午流注針法」,所以要想熟練運用本法,對五輸穴要熟記記憶。

何謂「子母補瀉法」?臨床上如何應用?

「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是貫穿本法的關鍵。根據《難經》所述,並、滎、輸、經、合五輸穴各有五行屬性:陽經的五輸穴,依次為金、水,木、火、土;陰經的五輸穴,依次為木、火、土、金、水。陽經五輸與陰經五輸之間具有剛柔相濟的作用。其五行配合關係見下表

何謂「子母補瀉法」?臨床上如何應用?

疾病分屬於十二經,各配屬五行,這樣每一經都能定出一個與其同一五行屬性的穴位。如肺經屬金,其金性穴為經渠,另定出一對母穴和子穴。如土生金,肺金母穴為太淵;金生水,肺經子穴為尺澤。假使肺經虛證,可補其母穴太淵,叫做「虛則補其母」;肺經實證,則可瀉其子穴尺澤,叫做「實則瀉其子」,這是說的本經子母補瀉。

何謂「子母補瀉法」?臨床上如何應用?

此外還有異經子母補瀉,因為經與經之間也有子母關係。例如肺屬金,其母經屬土,為脾經;其子經屬水,為腎經。肺經虛證,可取脾經的穴或其土穴太白;肺經實證,可取腎經的穴或取其水穴陰谷。臨床應用多以本經子母補瀉為主,一般可與其他穴位相配伍。如《針灸大成》卷八所載:唾血振寒,取穴:太溪、三里、列缺、太淵。其中,太淵為本經母穴,配足三里為土經土穴,用以補土生金。列缺為本經絡穴,太溪為水經原穴。同用以清虛熱而益腎陰,起金水相生的協同作用。

何謂「子母補瀉法」?臨床上如何應用?

感謝大家的閱讀,歡迎留言評論一起探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