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馬超被趕出關中,並非夏侯淵之功,這個人發揮了關鍵作用

馬超被趕出關中,並非夏侯淵之功,這個人發揮了關鍵作用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六十四回,發生在馬超攻佔冀城之後,相關人物分別為韋康、馬超和楊阜。原文如下:

馬超被趕出關中,並非夏侯淵之功,這個人發揮了關鍵作用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韋康大開城門,投拜馬超。超大怒曰:「汝今事急請降,非真心也!」將韋康四十餘口盡斬之,不留一人。有人言楊阜勸韋康休降,可斬之,超曰:「此人守義,不可斬也。」復用楊阜為參軍。阜薦梁寬、趙衢二人,超盡用為軍官……楊阜入姜敘內宅,拜見其姑,哭告曰:「阜守城不能保,主亡不能死,愧無面目見姑。馬超叛君,妄殺郡守,一州士民,無不恨之。今吾兄坐據歷城,竟無討賊之心,此豈人臣之理乎?」言罷,淚流出血。

馬超被趕出關中,並非夏侯淵之功,這個人發揮了關鍵作用

敘母聞言,喚姜敘入,責之曰:「韋使君遇害,亦爾之罪也。」又謂阜曰:「汝既降人,且食其祿,何故又興心討之?」阜曰:「吾從賊者,欲留殘生,與主報冤也。」敘曰:「馬超英勇,急難圖之。」阜曰:「有勇無謀,易圖也。吾已暗約下樑寬、趙衢。兄若肯興兵,二人必為內應。」敘母曰:「汝不早圖,更待何時,誰不有死,死於忠義,死得其所也。勿以我為念。汝若不聽義山之言,吾當先死,以絕汝念。」

馬超被趕出關中,並非夏侯淵之功,這個人發揮了關鍵作用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關中之戰勝利後,曹操主力撤回中原,此舉給了馬超死灰復燃的機會。馬超舉兵圍困困冀城,殺死了已經開城投降的刺史韋康,激起涼州參軍楊阜的憤怒。楊阜與撫彝將軍姜敘見面,希望姜敘能與自己一起起兵對抗馬超。對於楊阜的建議,姜敘的母親深表贊同。

馬超被趕出關中,並非夏侯淵之功,這個人發揮了關鍵作用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是楊阜口中的「有勇無謀」, 意為只有勇氣,沒有計謀。形容做事或打仗只是猛打猛衝,缺乏計劃,不講策略,只會魯莽的去做事,從不會投機取巧。這句成語的最早出處是《三國志?董卓傳》注引《獻帝起居注》中的「 呂布受恩而反圖之,斯須之間,頭縣竿端,此有勇而無謀也。」

馬超被趕出關中,並非夏侯淵之功,這個人發揮了關鍵作用

馬超的勇猛及關中鐵騎的彪悍,天下聞名,但為何馬超會被趕出關中呢?不少人認為這是因為曹操在關中之戰中重創馬超的緣故,其實原因卻並非如此。小說中講述的這個成語故事並非小說家的虛構,而是忠實地按照歷史記載進行描述,僅僅在一些細節方面做了刪節而已。

馬超被趕出關中,並非夏侯淵之功,這個人發揮了關鍵作用

按照《三國志?馬超傳》記載,關中之戰結束後,曹軍主力撤回中原,僅留下夏侯淵鎮守長安,此舉令參軍楊阜非常擔憂。楊阜對曹操表示:「超有信、布之勇,甚得羌、胡心。若大軍還,不嚴為其備,隴上諸郡非國家之有也。」後來的發展也正如楊阜所預料的那樣,由於曹軍主力離開關中,馬超勢力得以死灰復燃。在短短半年時間裡,馬超便佔領了關中多地,聲勢浩大,大有一統關中之勢。

馬超被趕出關中,並非夏侯淵之功,這個人發揮了關鍵作用

最終解決問題的並不是鎮守長安的夏侯淵,而是以楊阜、姜敘為代表的關中本土勢力。馬超在佔領冀城後,殺死了深受關中士民愛戴的刺史韋康,激起楊阜、姜敘等關中實力派的強烈憤怒。經過楊阜的秘密聯絡,姜敘、梁寬、趙昂等人聯合在一起對抗馬超,此舉也令關中局勢發生了巨大變化,馬超勢力很快被關中本土勢力擊潰,不得不逃往漢中,馬超集團也因此灰飛煙滅。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面對突髮狀態,司馬懿作出了正確的抉擇,為何遭到百姓的嘲笑
三國謀士系列之二四四:與田豫告別之際,劉備為何哭了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