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民國時期是怎樣劃分民族的?當時中國有多少個民族?

民國時期是怎樣劃分民族的?當時中國有多少個民族?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相信這首膾炙人口的歌曲,人人都會唱上兩句。在大家的印象里,中國當然是由56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

56個民族

但是,56個民族的劃分其實是新中國成立之後的事情,在新中國之前的民國時期,中國對民族的劃分並非是56個民族,而是五個民族。

武昌起義成功後,辛亥革命迅速席捲全國,短短兩個月內,全國15個省份宣布脫離清政府獨立。1912年元旦,在南京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宣布成立。成立後的南京臨時國民政府以五色旗(紅、白、黃、藍、黑)為國旗。而這個五色旗中的五種顏色,代表的就是五族。

五色旗

五族共和,指的是漢族(紅)、滿族(黃),蒙古族(藍)、回族(白)和藏族(黑)五個民族。當時的臨時政府認為,中國是由這這五個民族共同構成的,他們提出了「五族共和」的口號,強調中國五大族群和諧共處,共建共和國。

為什麼當時的革命者會將中國分為這五大民族呢?原因也很簡單,是為了團結中國邊疆地區。事實上,中國當時的民族不止五個,但這些民族大部分都位於傳統漢地,並不具備多大影響力。

五族共和

而位於內外蒙古的蒙古族,位於西北新疆地區、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當時將其統稱為纏回,五族共和中的「回族」,主要指的也是纏回),位於西藏的藏族,和剛剛被推翻的清朝統治者滿族,在中國,尤其在邊疆地區,擁有巨大的影響力。因此,為了團結這些地區和民族,提出了五族共和之說。

其實,最先提出五族概念的並非是革命者,而是由清末的立憲派。清末立憲派一直希望「化除滿漢畛域」,「五族共和」,「五族大同」。因此,立憲派們紛紛宣傳五族共和思想。

北洋軍軍帽的五色徽章

而清末革命黨最先提出的「驅除韃虜」的口號和排滿思想比較狹隘,因為如果真的按照這個口號來實行的話,意味著除了傳統漢地,中國的東北、新疆等邊疆地區將有可能失去,這當然不可能讓任何一個中國人接受。

因此,革命黨也逐漸接受了五族共和的概念,在中華民國成立之後,正式提出了五族共和的概念,並將五色旗定為國旗。

而且,中華民國是清朝的唯一合法繼承者,也理所應當的繼承了清朝的所有遺產,清朝的疆域自然也是中華民國的領土範圍。在清朝皇帝頒布的退位詔書中,也明確了這一點。清廷退位,詔書中寫道,

仍合漢、滿、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一大中華民國。

五族共和的概念,也因此深入人心。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五族之說其實主要指北洋軍閥時期。到了常凱申的國民政府時期,五族之說逐漸被淡化,常凱申更在抗戰期間所著《中國之命運》中認為,中國是單一民族的國家,如其他滿族、蒙古、回族、藏族等,是與漢族有血緣關係的宗族。因此,常凱申認為:「我五族在實質上本是整個的一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鳶飛九天 的精彩文章:

為何失敗下野後的北洋軍閥,大多喜歡避居天津呢?
日本海軍大將山本五十六之死,對於日本意味著什麼?

TAG:鳶飛九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