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國王:「將你們公主嫁給我」,皇帝:「可以」,第二年,此國滅亡

國王:「將你們公主嫁給我」,皇帝:「可以」,第二年,此國滅亡

原標題:國王:「將你們公主嫁給我」,皇帝:「可以」,第二年,此國滅亡


縱觀歷朝歷代,均受到過北邊的游牧民族的侵擾,從秦始皇建立萬里長城開始,是為抵禦北邊的匈奴,而漢初的公主聯姻也是如此,都是為了邊境的安寧,而到了唐朝,雄才偉略的唐太宗李世民也同樣遇到了這個難題,北方几個游牧部落常常侵擾邊境,什麼突厥、薛延陀部等等,剛開始,李世民採取了「以夷制夷」的方針,平衡雙方的勢力,不讓其中一方做大,如此坐享漁翁之利,但久而久之,其中的薛延陀部卻向李世民出了個難題——和親!


這年,薛延陀部的國王夷男上書向李世民提出和親的請求,想娶一位大唐公主為妻,在歷史上,不乏和親的例子,最著名的莫過於漢初,劉邦為了邊境的安穩,不得已讓皇室公主遠嫁北方的匈奴單于,而往往一次和親所帶來的結果,是讓邊境穩定個幾十年,但時間一旦過去,又開始頻繁侵擾。這時候,薛延陀部國王提出此要求,明面上看是有臣服之意,李世民看後,不好拒絕,但又捨不得親生女兒遠嫁,那怎麼辦?



於是,便找來了宰相房玄齡,想聽聽他的建議,當然,李世民也將自己內心的想法跟房玄齡一說,他說我有兩個想法,一、整兵備戰,集結十萬兵馬,開進北境,踏平薛延陀部,生擒夷男,可保北境百年安穩。二、答應夷男的和親請求,暫時吞下恥辱,可保邊境三十年的安定。二選一,你怎麼看?


房玄齡聽了李世民的兩個方案,沉思了片刻,面無表情的回應道:「陛下,臣贊成第二方案,以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成果,是上策之道,且發兵薛延陀,時機不成熟,薛延陀部今年收成不錯」,房玄齡話音一落,李世民臉色有些異樣,他聽出了話中的意思,所謂的收成不錯,其實是指游牧民族賴以生存的牛、馬、羊、駱駝等牲畜,此時的他,沉靜了下來,苦苦的思索著,隨即腦海中映入了一計策。



這計策就是答應和親,卻是多要「彩禮」,多到什麼程度呢?要馬5萬匹、羊3萬隻、牛4萬隻、駱駝3萬隻,看看這些,乖乖,這李世民還有點當世丈母娘的味道,這麼多的彩禮也就他敢獅子大開口吧?其實,李世民想出此策,實則是想嚇退那國王夷男,看他還敢不敢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但令李世民沒想到的是,那國王夷男接到了他的彩禮清單後,當場是一口答應了,原來,這國王夷男心中也有小九九,他的想法是,既然你這個「老丈人」如此無恥,那就不要怪我了,等我娶了你的女兒,將大唐公主握在手中時,再叫你將所有的彩禮都吐出來,看看,兩人各自打著各自的算盤,可謂是各懷鬼胎!


當李世民接到了國王夷男的答應後,且說已經將彩禮準備完畢,在來大唐的路上時,李世民著實嚇了一跳,敢情這多要彩禮的方法也不管用?這下真是沒招了?正納悶呢,只見大唐一代名將李世勣走了進來,李世民連忙向他徵求辦法,沒想到李世勣一聽,頓時大笑,說道:「這好辦」,隨即在李世民耳邊嘰里咕嚕了一番,說完君臣二人還詭秘一笑,有種偷偷幹壞事的感覺,李世民聽後更是當場將桌子一拍,說道:「就這麼辦!」



這天,李世民御駕親征,來到了靈州,明面上是來接受薛延陀部國王的彩禮,實則卻暗流涌動,別有心機,三天後,夷男趕著十幾萬頭的4種牲畜浩浩蕩蕩的來到靈州,李世民一見,故意臉色一陰,說這些牲畜成色太差,太瘦不好等之類的理由一頓搪塞,還當場拒絕和親,李世民話音一落,那夷男頓時是勃然大怒,丫丫的,好你個李世民,我大老遠將這些牛羊馬駱駝趕來給你,你卻拒絕和親,這不是玩我嗎?面對夷男的質問,李世民笑著應道:「玩你又如何?你能怎樣?」



隨即,站在城樓上的李世民大手一揮,只見李世勣帶著3萬兵馬從城中沖了出來,夷男一見這架勢,頓時傻了眼了,在這臨危關頭,還好有一絲警覺,急忙調轉馬頭,帶著屬下往回趕,慶幸的是,夷男終於逃回了薛延坨部,但不幸的是,卻因此氣得一病不起,不久便一命嗚呼,死了。第二年,李世勣在李世民的派遣下,帶兵遠征,一路奔襲,最後滅掉了薛延陀國,為大唐解決了北方邊境的一個大隱患!


夷男真如三國中的周瑜,可謂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不僅沒取到大唐公主,最後不僅彩禮丟了,而且還被滅了國,著實令人感到悲催,當然,李世民的這個計策,也頗為後人所詬病,人們認為有些不地道,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做法雖然有些見不得光,卻為邊境帶來了上百年的安穩,不失為安民之舉,您說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煮酒侃歷史 的精彩文章:

慈禧臨終前,留下3條遺囑,有人看後潸然淚下,有人看後大罵不已
乾隆一上聯:「孤山獨廟,一關公單刀匹馬」,紀曉嵐一下聯,經典

TAG:煮酒侃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