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日軍為何一進村就偷雞摸狗?軍隊為「吃」而狂,離覆滅便不遠

日軍為何一進村就偷雞摸狗?軍隊為「吃」而狂,離覆滅便不遠

作者:雲海

圖:日軍侵略村莊時,喜歡偷雞摸狗,除了其無恥的侵略本性,還有一個原因是其自身伙食保障能力不足,物資匱乏,故而推行「以戰養戰」,瘋狂掠奪。

中國有句老話,叫「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極而言之,打仗就是打後勤。二戰時期的各個參戰國也脫不脫這一軍事鐵律。譬如除德國之外的最大軸心國日本,其伙食保障經歷的前後變化,與這支軍隊的命運就緊密相連。

侵華初期,日本傾國之力支撐戰爭,當時日軍的伙食保障尚可。

日軍的伙食狀況,可以用「虎頭蛇尾」來形容。1937年全面侵華之初,日軍依仗在我東三省經營多年的戰爭儲備,一開始標準不錯,達到每人每天2000卡路里。到了中後期,一天一餐都無法保障,只能靠掃蕩中國村莊來解決吃飯問題,我們經常看到日軍進入村莊時抓雞殺豬搶食品,就是這個原因。

日軍侵華初期,入侵中國的日軍算得上是其精銳部隊,兵力不算多。經過多年的戰爭籌劃和準備,日本對首批侵華的部隊可以說提供了高品質的軍糧供給,這一批士兵的待遇可謂很不錯。除了高質量的牛肉罐頭外,還有蔬菜、水果、關東煮、壽司飯糰、魚類食品和各種甜品等。

到了1941年,日軍全軍總兵力110萬人,日本軍部叫囂「三個月滅亡中國」,但他們沒想到中國軍民經受最初的潰敗後,表現出高昂的抗日鬥志,並沒有像他們想像的那樣迅速投降。日本既已發動戰爭,就不可能輕易收手。為實現其戰爭目的,日軍不斷添油增兵,在中國戰場的士兵越來越多。

從計劃的3個月,到3年,再到8年,隨著戰事的延長,日軍的後勤補給難堪重負,無力保障各個部隊的供給。而各個日軍部隊依靠搶奪中國鄉村的食品,一來不可能天天去搶東西吃,二來中國軍民堅壁清野,沒東西可搶,日軍的保障越發困難。

凡是見到肉,不管是雞、鴨、豬、魚,日軍無所不搶。

一些負責給日軍部隊提供食品保障的日本商會開始私自哄抬物價,一些日軍軍官也從中牟利,倒賣軍糧的事層出不窮,基層士兵難以吃到像樣的食品,伙食標準每況愈下。相比於美軍每人每天4000卡路里,歐洲軍隊每人每天3000卡路里的標準,日軍從最初制定的2000卡路里降到了1300左右。

不要被影視劇中光鮮的日軍形象誤導,真實的日軍常常就是這個形象

到了1941年,日本為了獲得油氣資源,保證戰爭機器的運行,開始進攻東南亞。又因美國人對他們的戰爭利益處處掣肘,日軍又一次顯現偷襲特性,悍然偷襲珍珠港。這直接導致美國對日宣戰,二戰格局發生重大變化。

這時候,日本留在本土的40萬軍隊根本難以抵禦美軍隨時可能發動的襲擊。於是日本開始大規模擴軍,同時將大部分資源投入到海軍建設中,以應對太平洋戰爭。至1943年,日軍從最初的110萬擴軍到240萬,最後擴到720萬。僧越多,粥自然越少,日軍的伙食標準進一步下降。

吃不著肉的時候,在鄉村裡刨出一些地瓜,也讓日軍狂喜

到了抗戰中後期,日本很多部隊已經無法按時得到軍糧補充,於是開始更加瘋狂地搞「三光」,試圖通過搶奪來解決吃飯問題。不過這個時候,老百姓們早已知道日軍的貪婪,絕不可能讓他們輕而易舉地搶到食物。再說經過多年的戰爭,鄉親們難以正常耕種,哪有多少食物?自己都不夠吃。日軍好不容易搶到一些食物,就如同過節一般。僅這一點,日軍就顯露了失敗的徵兆:當一支軍隊開始為「吃」這事犯愁、瘋狂的時候,那麼離覆滅也不遠了。

在東南亞守島的日軍,被美軍截斷補給後,甚至只能靠抓蛇蟲、吃青蛙裹腹,最困難的時候發展到「互食」的地步。有活下來的日軍傷兵回憶,當他奄奄一息時,發現其他日軍士兵用詭異的眼神看著他,心中駭然:當時凡是受了重傷、沒有價值的日軍士兵,常常被隊友作為食物。他從隊友眼神中看明白了這一點,趁沒人注意爬出窗戶逃命。

被美軍俘虜的日軍士兵

日軍進入毀滅的邊緣,這時候日本的後勤部門在能夠送達的地方,偶爾會配送一些牛肉罐頭,但這只是用牛血攪拌雜糧弄成的奇特食物,只能充饑,味道也極其難吃,所以不少日本士兵在回憶錄中,都特別提到這種「讓人噁心的牛肉罐頭」,稱其為「豬食」。

雖然這種罐頭只是帶了點牛血,味道噁心,聊勝於無吧,吃飽了好上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兵說 的精彩文章:

吳忠者,有忠也!180人被3千人包圍,將軍頸部中彈血流如注
美軍掠奪百年的「戰利品」,終於歸還菲律賓:3座古鐘是何物?

TAG:兵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