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截古畫為什麼能成為鎮館之寶?你看它都經歷了多少傳奇
浙江省博物館建館也將近九十年歷史了,館藏文物十萬多件,公認有十大鎮館之寶,件件價值連城,精美絕倫。比如巧奪天工的萬工轎,歷經兩千多年依然鋒利無比的戰國越王者旨於睗劍,但在其中,這件元代的古畫,雖然這有只是一小半截,卻依然光彩奪目,名聲最響,這是為什麼呢?
這幅古畫就是大名鼎鼎的《富春山居圖》,嚴格地說,應該是《富春山居圖》的前半部份,叫做《剩山圖》。那麼這幅作品為什麼會一分為二呢,其中經歷了許多坎坷的經歷。
元代人黃公望早年得到趙孟頫的指導,在書法繪畫上都有獨到的造詣。特別是水墨山水畫,筆力老到,濃淡適宜,具有很高的聲望,與吳鎮、倪瓚、王蒙一起合成「元四家」。晚年他棄官歸隱,加入全真教後,就更是將全部的心血寄於書畫創作上,留下了不少佳作。
在他80歲的時候,隱居在富春江,開始為全真教的師弟,也是著名畫家的鄭樗繪製了長卷《富春山居圖》。這幅畫是用六張紙接裱而成,畫中大半是富春江的風光,一小部分是富陽的景色。一共花了四年時間,黃公望才完成這幅作品,因為太過驚艷,就是現代用20倍顯微鏡來看,也挑不出什麼毛病,不過當時鄭樗就擔心今後會被人「巧取豪奪」。
他的預言沒有落空,就在這幅傑作傳到明朝著名畫家沈周手中時,出了一個意外。當時沈周將《富春山居圖》送到一位朋友家中,讓他題跋。但幾天之後,朋友的兒子卻慌稱畫作被盜,其實是私下拿去變賣了。借錢不還的人可惡,借寶不還的人同樣可恨,然而沈周除了捶胸頓足以外,再也沒有別的辦法,他只能根據自己的想像,畫了一幅,聊以慰藉自己。
後來,《富春山居圖》又經歷了文彭、王稀登、周天球、董其昌等人之手,再次現身時,這幅千古名畫就遭遇了大劫。當時的主人叫做吳洪裕,是明末清初人,也是一個瘋狂的收藏家。《富春山居圖》是他從董其昌手中購得,便和《智永法師千字文真跡》一起視為生命中的一部分,朝夕不離左右。
在清軍入關的混亂局面中,無論何等艱難困苦,吳洪裕都將它們精心收藏,從這個角度上說,他為國寶的傳承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然而,在順治七年,彌留之際的吳洪裕卻犯了傻,做出了一個自私的決定。他讓家人燒毀《富春山居圖》和《智永法師千字文真跡》作為自己的陪葬。
收藏家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他卻忘記了自己僅僅是國寶短暫的主人。國寶是屬於人類整體,而不是屬於某個人的。在《智永法師千字文真跡》之後,就是燒毀《富春山居圖》了。眼見已經點上了火,他的侄子吳靜庵楞是從人群中救出了這幅國寶。為了掩人耳目,吳靜庵邊哭邊燒毀了另外一幅畫。
國寶終於得救,但仍然遍體鱗傷,並且被分為兩部分。前半部份略小,但是整體比較完整,被稱為《剩山圖》,後半部分是富春江的風光,以第一任主人鄭樗的字命名,叫做《無用師卷》。即使是遭遇這樣的劫難,它們依然是價值不可估量的國寶。
這兩幅畫,從此分開,天各一方。《無用師卷》被乾隆徵集,還鬧出過不識真假的笑話,《剩山圖》則一直隱居在民間,後來在民國時期被著名書畫家吳湖帆發現並收藏。
直到解放後,在浙江博物館的專家沙孟海多次溝通、交流之下,吳湖帆先生終於做出了決定,捐贈給浙江博物館。這幅國寶因此既能讓更多人欣賞,又能得到更好的保護,繼續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古代有人吞金自殺,黃金真的能讓人致命嗎
※為了兒子,她拒絕當開國皇后,不料兒子們被更狠的女人一網打盡
TAG:小珏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