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集裝箱改變世界——上海航運業的老焦慮與新突破

集裝箱改變世界——上海航運業的老焦慮與新突破

獵雲網(微信:ilieyun)上海】12月25日報道(文/錢洛瀅)

凌晨四點,天還沒亮,42歲的梁師傅已經開著集裝箱卡車開始新的一天。

大多數時候,梁師傅會在高速公路休息區的廁所里簡單洗漱,然後窩在駕駛室里湊合一晚。集卡車就是他們沒有家人的移動的家。

今天,他在一款名為驗箱寶的APP上接到車隊調度李女士派的單子,從上海港拉貨去南京。他告訴獵雲網(ID:ilieyun),這是單不錯的生意,路程遠收入高,今晚他將難得在出租屋裡睡個踏實覺。

東方的晨光乍現,溫暖一點點降臨,岔路口候車的梁師傅眯起眼睛注視著那一縷陽光。

油價一漲再漲,大幅增加運輸成本、壓縮出車利潤——這讓梁師傅只能更加起早貪黑的幹活才能維持和之前一樣的日常花銷。而他正在攢孩子上大學的學費,常年和媳婦外出工作,孩子多少有點疏於管教:「成績不咋地,成天打遊戲,也不知道到底能不能考上大學。」

但無論如何,錢還是要攢的。

提起物流,大家總是會想到「四通一達」或是順豐,因為他們與用戶接觸最頻繁,但其實他們是物流業「金字塔」的最下層,往上是B2B的企業物流,而處於頂層的是國際航運物流,因為其大多使用集裝箱裝載貨物,載具標準、裝貨量大,又稱「集裝箱物流」。

雖然處在產業鏈的上游,但集裝箱物流的從業者們卻遠不如「四通一達」或是順豐的快遞員們那麼「光鮮亮麗」,集裝箱物流行業依然保持著它「傳統」的運營方式。


「無紙化」推行,問題仍然存在

多聯紙質單證流轉就是其傳統運作方式之一,梁師傅對此頗有微詞:「有時候為了給這些單據敲章,得在堆場、港口、公司之間來回跑。」

上海市口岸辦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集裝箱單證無紙化運行是近年來各個港口重點推廣工作之一,無論是船公司、貨主、車隊都囊括其中。

早在2002年,寧波海關就成為了全國海關第一批「無紙」通關試點單位。近年來,關於寧波港通關單無紙化、裝箱單無紙化相關新聞屢見不鮮,國內不少港口紛紛效仿。就在今年,寧波舟山港再次重提「無紙化」——這說明其中有不少痛點尚待解決,提效空間仍然很大,不然「無紙化」概念不會被反覆「炒作」。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車隊負責人稱:寧波港的無紙化是「單方面的無紙化」,即港口單方面宣稱自己「無紙化」,不接受紙質單證,但該有的港外手續依然得有,讓客戶自己想辦法。

而上海港口的「無紙化」只進行到一半——通關單已經完全無紙化了,部分單證卻還是需要通過紙質單據來走流程。不過,「無紙化」進展的不順利,司機本身也有原因。「讓司機適應無紙化是非常漫長的過程。」負責車隊調度的李女士表示,從去年推行通關無紙化開始,司機們經歷了近一年的從抗拒、學習到適應的過程。作為調度,她在教授無紙化操作的過程中更是心力交瘁。

「他們其實也知道無紙化是好的,是提高效率的,但他們就是不想學新東西,覺得太麻煩,有這個時間不如多跑幾單。」

梁師傅對此感同身受。他在集卡司機里算青壯年,嘗到無紙化甜頭的他,還一直在司機群體中幫著推廣普及,希望更多人得到實惠。在記者的接觸中,大多數集卡司機都在四五十歲左右,他們雖然大都手握iPhone手機,卻和許多人的爸媽一樣,只會發簡訊、聊微信、拍照和打電話等基本功能,最多看看視頻、打打鬥地主,手機里的各種APP都是「孩子給整的」。

不過,能提高效率的新鮮事物終究還是會被人接受的,上港無紙化平台的註冊用戶已基本覆蓋所有依賴上海港謀生的集卡運輸司機。


上海港的技術引入和堆場困境

除了「無紙化」進程,上海港對新技術的渴求也是迫切的——離市場較遠港口碼頭,對與時代脫節充滿焦慮。

今年,部分港區道口引入新技術:依靠動態視頻技術辨別車況、箱況——在集卡車輛入口處的四面八方裝上了攝像頭,集卡經過道口,稍微停一下,讓攝像頭抓取畫面,自動識別箱號辨別箱況,然後傳輸後台電腦,由工作人員校驗、複核就能完成驗箱和登記工作,比人圍著車轉一圈看快不少,提高了集卡入港效率。

正在校對通過卡口的集卡信息的工作人員

提效同時也帶來新問題。道口揚塵多,攝像鏡頭蒙上厚厚的灰塵,抓取畫面質量模糊。工作人員告訴獵雲網記者,平時箱號識別有90%的正確率,但一到陰雨天或者晚上,驗視結果非常糟糕,識別率急速下降,還是需要工作人員去車邊勘察,進行二次鑒別。

港口的工作人員也渴望依託新技術解決現有問題。類似的視頻抓取技術不僅適用於港區,也能在堆場、倉庫等場景適用。作為集裝箱的堆存點、中轉站和修理廠,堆場情況和港口不盡相同。

隨著上海城市發展,以前偏僻的港區周邊逐漸聚攏人氣,慢慢升級為新城中心或核心鎮中心。進進出出的集卡車,造成交通擁堵,騰挪箱子時還伴隨噪音擾民,老百姓意見很大。近幾年來,有關部門也在逐漸外遷堆場——但上海港全球第一吞吐量擺在那裡,該有的提還箱步驟也在那裡,這使得剩下的堆場愈加擁堵。

在開集卡的日子裡,梁師傅覺得最不能忍受的就是堵車:「純粹浪費時間。」堵車嚴重時,一天一多半時間是堵在路上的,特別是進堆場驗箱時,1公里的路可能得排一兩個小時。

今年夏天的幾場颱風刮過,讓上海幾大堆場徹底癱瘓、形成一座「圍城」——裡面的集裝箱出不來,外面的集裝箱進不去。「所有的車都堵在門口,不知道要怎麼辦,不知道要等多久才能恢復,但也必須等著。」梁師傅對那時的畫面記憶猶新。

因為集裝箱的還箱、驗箱和提箱都必須在堆場完成,不按這個流程操作,運輸作業根本沒辦法推進。

梁師傅還告訴記者,有的船公司員工和個別堆場關係好,於是指定某些堆場為公司的集裝箱集中點。但這卻苦了司機——比如船公司指定的堆場在外高橋碼頭,哪怕這次送貨的目的地在新四平公路,洋山碼頭附近有好幾個堆場,按規矩就是不能就近還箱,還要空駛大老遠跑回外高橋碼頭的堆場還箱。

假如利用拍攝識別技術在任意地點驗箱,釋放出的空箱資源就近處置,不僅可以解放運力,還能降低空駛。空駛的路程加重交通負擔、加大尾氣排放,成本最終轉嫁回客戶,拉低上海港競爭力。

此外,堆場最大的亂象還是收費不透明。車隊調度李女士和梁師傅是對此深有感觸。李女士手下一位司機曾經上報自己遭到不公正待遇。李女士特地去現場查看:一個看上去乾乾淨淨的集裝箱,堆場卻要收取清洗費200元。

李女士覺得這「太誇張了」,但也無可奈何。因為箱子好不好,完全是堆場驗箱員說了算。「只能照付這些費用,如果他們給箱子打上了不合格的標籤,這箱子就還不進去,從而影響後續運輸。」

梁師傅則告訴記者,他的同事有一次運輸木材類的貨物,箱壁稍微有一些鼓包,堆場就要價1000元以上的「維修費」。

相較而言,花錢買太平成了車隊與司機無奈且唯一的解決辦法。「反正,最後開單子給貨主,跑運輸的哪裡付得出這個錢。」李女士苦笑道。

獵雲網記者從有關部門了解到,堆場壞污箱率可能高達95%,這明顯是一個高出合理區間的數字。但他也表示,相關單位不可能要求堆場降低壞污箱率——就像不能去醫院體檢,查出有病灶的人數不能超過一定比例一樣。

問題是客觀存在的,壞箱也是客觀存在的。

這樣的現狀也催生出大量「掮客」,活躍在船公司、堆場、碼頭,他們只要打通集裝箱流轉過程中的若干環節,就可以獲取私利。這些人無疑是行業痛點的產生者、維護者,而行業提檔升級,擠壓的是他們的生存空間。

如果有一個公開透明的第三方平台提供圖像、視頻資料,參與方看圖說話,避免各說各理,相信價格亂象將大大緩解。面對窘境,行業里的每一方都希望依靠新技術解決痛點,即便改革觸碰某些人的利益。

「最終大家都會接受新事物。」李女士說,「只要新產品足夠好,舊的遊戲規則遲早會被取代。」


雲堆場的可行性

在李女士感嘆之際,梁師傅已經享受新科技帶來的「福利」。

經過6個多小時長途跋涉,他和記者抵達南京倉庫,用了將近1小時卸貨完畢後,他開始運用「驗箱寶」APP這個「新鮮玩意兒」。根據提示,梁師傅對著集裝箱箱體拍照,在箱號自動識別且校驗無誤後,又開始檢測箱體狀況。

用戶使用驗箱寶App拍照上傳

由於只經過一次培訓,梁師傅對APP的操作還不熟練,與記者研究一會才拍出符合上傳要求的照片。然後APP後台會根據國際驗箱規則設定的評分標準智能判定集裝箱箱況,根據船公司要求確認是否適貨。

在等待結果的間隙,梁師傅點燃香煙,抽了兩口才想起問記者是不是介意。

然後他看著自己的集卡車說:「要是以前,到南京這批貨卸完了,我還得跑空車回到上海,等在堆場驗箱通過後,再提個空箱去下一個位貨主這裡接貨,來回跑,瞎折騰,還不賺錢。」

而「驗箱寶」的應用,使「雲堆場」成為可能。

該款APP是上海撬動網路科技有限公司開發出品,目前正在封閉測試階段。如果今天的測試順利,那麼用戶就如梁師傅所說,不必特地去堆場驗箱、提還箱,而是直接帶著「雲堆場」驗視合格的空箱就近匹配適箱的貨源。集裝箱箱況信息和行駛路徑存儲在雲端,船公司、港口、堆場、貨主等相關方都能實時查看。「這個APP要能推廣開來,絕對是大事情,也是好事情。」梁師傅評價道。

一支煙抽完,結果出來了,梁師傅的集裝箱得了74分,合格,適貨。

系統還幫助他就近找到船公司認可的新貨源。他喜滋滋地滅了煙頭,收起手機,一邊還嘀嘀咕咕:「這樣驗箱就很快了,他們(堆場)應該也用這個技術。不然以前每次還箱,等驗箱都得堵好長時間,驗箱員還老不耐煩……」


希望與憂慮並存

在南京附近接到新貨,梁師傅又踏上把貨送回上海港的旅程。

驗箱寶APP接單界面

大浪淘沙、物競天擇。撬動科技,一家在資本寒冬獲得天使輪投資的公司,和許多立志變革的創新型企業一樣,挑戰更多來自傳統從業觀念與互聯網新技術的普及落地。司機學習成本高,拍照取景受限、數據上傳速度慢、圖像去噪和增強、未無紙化的單證如何流轉等諸多問題,時刻挑戰這家初創公司解決問題的能力。勢必需要每位參與者奮發圖強、共同進步。

沒人預言撬動科技能否真的「撬動」整個行業,但不懂得背後錯綜複雜的梁師傅卻已經體會到了新事物的好處,他希望藉助新技術、「黑科技」,擁有更多閑暇時光。

「你看我這一單算下來省了20多個小時,還多賺2000塊錢,你們這個APP到底什麼時候正式上線啊?我還想繼續用。」梁師傅問得迫切又真誠。還有千千萬萬像梁師傅這樣的集卡司機仍然日復一日地超時工作、危險駕駛,忍受堵車和油價的上漲,還有數不清的船公司和貨主在為自己都不知道的運輸「黑盒」買單。唯有期盼更多「撬動公司」一齊發力,幫助「古老」的集裝箱物流業打破桎梏,煥發新生。

此時,梁師傅打開某短視頻APP,洗腦魔音中摻雜著他爽朗的笑聲。

也許這就是新技術、新工具帶給普羅大眾最直觀的人生福利。


後記

2018年9月2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召開,會議決定進一步降低商品進口關稅稅率、加快通關便利化,推動降低合規費用,並且年內集裝箱進出口環節合規成本比去年降低100美金以上。國內通關規則、合規環節已運營十數年,相關費用從未上漲,而成本日漸提升。如果沒有新型互聯網工具打通環節,提升效率,幾乎沒有降費空間。

記者相信只有以新技術為抓手,多方參與、協同推進才能撬動航運生態鏈,實現總理定下的降本目標。

撬動科技公司能走多遠,讓我們拭目以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獵雲網 的精彩文章:

2018年,電動滑板車滑向風口
駒馬集團聯合創始人陳黎:從同城配送到造車,駒馬要實現產業上下游同頻聯動

TAG:獵雲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