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解答:為什麼六國後人「反秦」卻不「反漢」?

解答:為什麼六國後人「反秦」卻不「反漢」?

問題如下:

為什麼六國後人「反秦」卻不「反漢」?

回答如下:

因為漢朝比秦朝的統治手腕兒更高超。

秦朝平滅六國之後,對於其王族和親貴的鎮壓是比較得力的,以至於在秦末大亂之中,新「冒頭兒」的「六國後」都不是王室近支和當年真正執政的親貴。

先看事實:

趙國

先是「武臣」為陳勝所遣,帶著陳余、張耳等三千人渡黃河,至諸縣,說服當地豪傑,收兵數萬,號為武信君。

他的開拓之初,是:

下趙十城,餘皆城守,莫肯下。

也就是說,人家不買他賬,等到他赦免了秦朝的范陽令之後,不戰以城下者三十餘城。

說明,此時趙地,仍是秦吏說了算,保障了人身安全後,就投降他了。

進了邯鄲之後,武臣自立為趙王。不想,他自己的部將李良又投了秦朝,把他殺了。

此後,陳余、張耳才立了趙歇做趙王,問題是,這個趙歇除了姓趙,與趙王室有什麼親密關係,鬼才知道。

燕國

燕國似乎更不挑食,武臣派出打燕地的韓廣,直接被燕人擁立為燕王,這人和燕國王室肯定一毛錢關係沒有。

魏國

魏豹者,故魏諸公子也。其兄魏咎,故魏時封為寧陵君。秦滅魏,遷咎為家人。陳勝之起王也,咎往從之。陳王使魏人周市徇魏地,魏地已下,欲相與立周市為魏王。周市曰:「天下昏亂,忠臣乃見。今天下共畔秦,其義必立魏王后乃可。」齊、趙使車各五十乘,立周市為魏王。市辭不受,迎魏咎於陳。五反,陳王乃遣立咎為魏王。

這是一段《史記·魏豹彭越列傳》的原文,裡面其實說的很清楚,魏王豹的哥哥魏咎在魏國時候被封為寧陵君,秦滅魏他被免為庶人,等到陳勝起兵,他就跑過去投奔了,也就是說,他是陳勝的部下。

等到魏國人周市把魏國地盤打下來,手下人要立他為魏王,他不幹,要求必須立魏國後人,五反,就是往返五次,才讓陳勝允許魏咎當魏王,那麼,主持魏國軍政實權的是誰呢?是魏咎?當然不是,還是周市。

換言之,迎了個牌位,得天下存亡續絕的美名,當然,周市也可能是腦袋秀逗。

韓國

韓王信者,故韓襄王孽孫也,長八尺五寸。及項梁之立楚後懷王也,燕、齊、趙、魏皆已前王,唯韓無有後,故立韓諸公子橫陽君成為韓王,欲以撫定韓故地。

這裡涉及了倆韓王,一個是之前的韓王成,身份清晰,韓國諸公子,另一個是韓王信,他是韓襄王的後裔,韓襄王何許人呢?與秦武王同輩會盟的韓王,秦武王和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昭襄王是兄弟,也就是說,韓王信這個「六國宗室」跟正統韓王血脈,都快出五服了。

齊國

田儋者,狄人也,故齊王田氏族也。儋從弟田榮,榮弟田橫,皆豪,宗彊,能得人。

這一句話說了仨齊王,而他們的身份是什麼?「族也」,也就是族人,田氏族可大了,一個祖宗生一堆兒孫,和正統王室可能還不如韓王信關係近呢,起碼人家還有個可以確知的祖宗。

楚國

《史記 項羽本紀》中:

當是時,秦嘉已立景駒為楚王。

景駒,姓景氏,連熊氏都不是,要知道,屈、景、昭是楚國公族三大姓,但就類似於魯國三桓,也就是某代楚王的非繼承人子孫,這距離楚王家族,都差著八百輩子了,更重要的是,他是被陳勝的部將秦嘉立的,也就是個牌位。

之後,項梁立了個狠得,熊心,這位是什麼角色?楚懷王之孫。

楚懷王之後是:楚頃襄王、楚考烈王、楚幽王、楚哀王、楚王負芻。

尋訪了一下, 找到了楚懷王的孫子……

就算他是真的,血緣差了多遠,自己看吧。

六個國家都說完了,基本上能夠總結一下了,這些傢伙基本上都是被別人立的,並不像某些大秦帝國粉所說的,「六國貴族」不甘心自己的特權丟失,所以主動來搞的,他們搞也沒這個實力。

恰恰相反,這些六國後,實際上多數是被當時的反秦實力派拉出來當做「牌位」的,所以殺起來也就和殺雞似的,當然也有有能力的幸運兒,比如魏王豹、韓王信這種的,能在後來的強權夾縫中尋找自己的空間。

那麼,類似於他們這樣的角色,是不是反秦的主力呢?

應該說是重要的人群,但並不是決定性的人群。

三解在《為什麼陳勝吳廣會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口號?》一文中,早已經討論過,秦始皇的新朝,政治結構的上層仍是只對「貴族」敞開的,並進行了將六國貴族中的合作者納入秦朝統治系統的嘗試,但是終究會有一批「遠屬」,比如上文中為代表的「六國遠支宗室」會失去一些權益。

這也是眾多「大秦粉」對於「六國貴族」翻天賬的想像來源,但從數量來說,他們實在並不佔主體。

比如,《史記·高祖本紀》:

漢王之國,項王使卒三萬人從,楚與諸侯之慕從者數萬人。

劉邦帶了項羽派出的3萬人,還有楚國和各諸侯的「志願者」數萬人跟隨,進入漢中。

漢王之敗彭城而西,行使人求家室,家室亦亡,不相得。敗後乃獨得孝惠,六月,立為太子,大赦罪人。令太子守櫟陽,諸侯子在關中者皆集櫟陽為衛。引水灌廢丘,廢丘降,章邯自殺。

也就是以在關中的「諸侯子」為衛卒,在櫟陽宿衛太子。

五月,兵皆罷歸家。諸侯子在關中者復之十二歲,其歸者復之六歲,食之一歲。

《漢書·高帝紀》要詳細得多:

夏五月,兵皆罷歸家。詔曰:「諸侯子在關中者,復之十二歲,其歸者半之。民前或相聚保山澤,不書名數,今天下已定,令各歸其縣,復故爵田宅,吏以文法教訓辨告,勿笞辱。民以飢餓自賣為人奴婢者,皆免為庶人。軍吏卒會赦,甚亡罪而亡爵及不滿大夫者,皆賜爵為大夫。故大夫以上,賜爵各一級。其七大夫以上,皆令食邑;非七大夫以下,皆復其身及戶,勿事。」又曰:「七大夫、公乘以上,皆高爵也。諸侯子及從軍歸者,甚多高爵,吾數詔吏先與田宅,及所當求於吏者,亟與。爵或人君,上所尊禮,久立吏前,曾不為決,其亡謂也。異日秦民爵公大夫以上,令丞與亢禮。今吾於爵非輕也,吏獨安取此!且法以有功勞行田宅,今小吏未嘗從軍者多滿,而有功者顧不得,背公立私,守尉長吏教訓甚不善。其令諸吏善遇高爵,稱吾意。且廉問,有不如吾詔者,以重論之。」

諸侯子分在關中者,回關東者,因為他們的「身份高貴」,又有文化和軍事技能,在施行秦軍制度的漢軍中,一樣是軍吏的主要來源,或者騎士、輕車這樣的特種兵的重要來源。

所以,「甚多高爵」。

但是,正如秦騎士駱甲、李必,必須在中大夫令灌嬰部下統領郎中騎兵一樣,這些「諸侯子」的本質上,就是一群豐沛元從統屬之下的「技術幹部」。

事實上,在張家山漢墓竹簡《奏讞書》中記錄的新棲信殺人案,就明確提到了「信」雖然封君,卻「非諸侯子」,也就是說,在漢軍中是有兩種身份的,而他們的角色在漢軍中的重要性,或者說比例,可以看漢初封侯的功臣表,其中明確為「諸侯子」的,只有個位數,在140多個功臣侯里,是極少數。

而之所以,這些「六國後」在秦朝滅亡後「不反漢」,可以看一下劉邦當時施行的政策,見《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

今陛下雖都關中,實少人。北近胡寇,東有六國之族,宗彊,一日有變,陛下亦未得高枕而卧也。臣願陛下徙齊諸田,楚昭、屈、景,燕、趙、韓、魏後,及豪桀名家居關中。無事,可以備胡;諸侯有變,亦足率以東伐。此彊本弱末之術也」。上曰:「善。」乃使劉敬徙所言關中十餘萬口。

啥意思?把六國後人和豪傑、名家都遷居關中,總數十餘萬口,也就是幾萬戶,他們不同於之前參加漢軍的「諸侯子」,屬於歲月靜好的那部分「良民」,參加漢軍的合作者,已經被漢王朝拉進了自己的隊伍,「復十二年」、「復六年」,那些沒有合作的,都弄到關中來,就近監視,你反個雞毛?

- E N 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劉三解 的精彩文章:

解答:如果最鼎盛時的明朝與最鼎盛時的清朝打起來,誰會贏?

TAG:劉三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