蕞爾島國大陸夢:被日本垂涎已久的天朝上邦!
原標題:蕞爾島國大陸夢:被日本垂涎已久的天朝上邦!
朕安撫爾等億兆,終欲開拓萬里波濤,布國威於四方,置天下於富岳之安。——睦仁日本,意為太陽升起的地方。
日本國即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以及其他6800多個散布在太平洋上的小島嶼。
生活在島上的日本人,從來就沒有放棄對於一塊堅實大陸的夢想和追求,他們將貪婪的目光聚焦於曾是他們的「天朝上邦」——中國……
「對日本人來說,中國人從有頭腦的,內省的和充斥於德川時代藝術家繪畫中的聖賢,一變而為光緒二十一年(1895)印刷商們所描述的在近代日本軍隊面前倉皇逃跑的烏合之眾。」
「大陸政策」出台
通過「明治維新」剛剛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日本,正處在資本主義的「幼年期」。它自身舊有的封建殘餘勢力並沒有蕩滌乾淨,社會生產關係中仍然存在著地主對農民的剝削關係;在新興的工業部門中,手工勞動者也遭受著來自資本家的剝削。
這樣一來,日本大多數的人口都遭受著不同程度的壓榨。購買力低下,國內市場就顯得很狹小,豐富的物質產品無法在國內市場上得到消化,出現「腹脹」現象。因此,日本不得不加緊開拓海外市場,來幫助消化,同時解決國內原料匱乏的問題。
剛剛結束幕府時代的日本新生政權,依然帶有軍事封建性的濃厚氣息。隨著國力的逐漸強盛,本已濃重的軍國主義思潮更加泛濫。
在這些因素的綜合作用下,日本加緊了對外侵略的腳步。極力鼓吹殖民擴張的「大陸政策」呼之欲出。
睦仁
同治七年(1868),新登基的日本天皇睦仁定年號為「明治」。他在即位時發表的《御筆信》中,宣稱「終欲開拓萬里波濤,布國威於四方」。
可見,明治政府在創建之初就已經將向大陸擴張作為基本國策,「大陸政策」也正是在這個基礎上逐步形成的。
「大陸政策」,也叫做大陸經略政策。是日本不甘心於一直居住在海島之上,企圖通過戰爭手段來吞併本國附近隔海相望的大陸國家,諸如中國、朝鮮的對外殖民擴張策略。也是日本近代軍國主義在國家政策層面的具體體現。
「大陸政策」將日本的對外殖民擴張劃分為5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具體的目標指向:
首先是台灣,之後是朝鮮半島。藉助朝鮮為跳板進而佔領中國的東北地區和蒙古地區,繼而佔領中國全境,最終稱霸亞洲,統治全世界。
蕞爾島國,野心卻膨脹的可怕。
「大陸政策」的戰略構想,源於日本早期改革派政治家吉田松陰(1830—1859)。
吉田松陰
早在咸豐五年(1855),他就認為,日本暫不具備與英、法、德、俄等西方列強相抗衡的能力,而與本國臨近的朝鮮和中國才是首選侵略目標。
吉田松陰的構想是,「一旦軍艦大炮稍微充實,便可開拓蝦夷,曉喻琉球,使之會同朝覲;責難朝鮮,使之納幣進貢;割南滿之地,收台灣、呂宋之島,佔領整個中國,君臨印度。」
日本明治時期的擴張狂人江藤新平(1834—1874)曾經主張,日本同俄國結盟,先攻下朝鮮,再將中國劃分而治。待養足實力,將俄人驅逐,實現獨佔中國,完成第二次「明治維新」。
日本的國民啟蒙教育家,福澤諭吉(1835——1901)不僅鼓吹天皇應親自率軍打進中國北京,還公開拋出不與中國朝鮮為伍的《脫亞論》,鼓吹:「今日謀之,我國無暇待鄰國開明以共興亞洲,寧脫其伍而與西洋之文明國共進退,與彼支那相接之法,亦不因鄰國之故而格外客套,正可依西洋人與之法處置。親惡友不免但惡名,依我等之心,宜謝絕亞洲東方惡友。」
經過近30年的努力發展,這些人的「幻想」,逐步被具體化並付諸實際。
將其制定成為方針的,是山縣有朋。
山縣有朋(1838——1922),幼名辰之助,後改為小助、小輔。到明治維新後又改為有朋,號含雪。他是日本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曾經擔任過陸軍卿、參軍、參謀本部長、內務大臣、農商大臣等職,又是日本的陸軍之父,開創了長州藩人控制陸軍的先河。
山縣有朋
山縣有朋出身低微,但他積極投身「明治維新」,一路晉陞為陸軍中將、近衛都督,為締造日本新式陸軍立下了汗馬功勞,並最終成為日本歷史上最大的派閥。
他將豐臣秀吉(1537—1598)等人提出的「大陸政策」,進一步完善發展,形成了自己的理論依據。
山縣有朋將日本疆土稱為「主權線」,將朝鮮、中國等視為日本的「利益線」,即與「主權線」緊密相關的區域。
他認為,維護一個國家的獨立,不只是維護其「主權線」的獨立,更要保護其「利益線」。這些理論主要體現在他的兩部著作《軍備意見書》和《外交政略論》中。
山縣有朋在《軍備意見書》中,提出將中國作為日本「假想的敵人」,並主張針對中國充實軍備。
之後,又在《外交政略論》中提出,俄國將是日本侵佔朝鮮、中國的最大威脅者,必須全力與之爭奪。
山縣有朋詳細具體的方針策略不斷成形,日本舉國也在為將來的實際擴張,積極積蓄各種力量。
洋務派先驅魏源,在中國宣傳「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其著作《海國圖志》發行僅千餘冊,甚至還被列為禁書。而在日本,這本著作卻成為學者和政治家們的案頭必備讀物。
與《海國圖志》相似的,還有美國著名海洋軍事學家、歷史學家馬漢(1840—1914)撰寫的《海權對1660—1783年歷史之影響》一書問世後,日本朝野上下,乃至學校教師,幾乎人手一冊。
日本政府潛心學習強國之長技,在西方先進技術的指導下,籌建兵工製造廠,著力發展近代軍事工業。到甲午戰爭前,日本東京和大阪的炮兵工廠,橫須賀和築地的海軍工廠,已具相當規模。
它們生產出的大批新式步槍、火炮、野炮、山炮、平射炮等先進武器,裝備軍隊後,使日本陸軍的戰鬥力實現了質的飛躍。
除了從國外進口艦艇外,日本的海軍工廠也相繼製造出近代化的作戰艦艇。到甲午戰爭之前,日本已經擁有32艘軍艦和37艘魚雷艇,可以裝備成一支頗具戰鬥力的海軍。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日本政府開始大幅提升軍事預算,增加軍費開支,目的就是為了擴充陸海軍力量,建立一支強大的作戰部隊。
光緒十六年(1890),日本將國家總預算的30%用于軍費開支。兩年之後,這一數字又提高到了41%。光緒二十年(1894)日本的軍費開支,比上年猛增4倍。
同時,日本對原有軍事機制進行改革。光緒十年(1884),將全國分為7個軍管區,每個軍管區下設2個師團。軍管區和師管區分設與府縣相對應的管理機構,來維持地方治安,擔負地區守備、徵募壯丁。各個軍管區的軍隊還可以組編成作戰軍團。新的軍事管區制度,使軍隊集治安、守備、作戰三位於一體,更加靈活變通。
光緒十二年(1886)實施兵役改革。通過改革徵兵體制,迅速提升軍隊的緊急應戰能力和快速擴張能力。由於在陸軍編製上設立了常備隊、補充隊和後備隊三種隊伍,使實際兵力擴大了一倍半,兵員得到很大補充。
據光緒十九年(1893)的數據顯示,當時的日本陸軍已經有7個師團,加上要塞炮兵、警備隊、憲兵隊等作戰群體,陸軍人數已達75,386人。另外,還有大量預備役兵員可隨時調用。
為提高軍隊素質,日本特意從部隊選拔精英分子,派往西歐學習考察,接受先進的軍事教育和作戰理念。有了先進武器裝備軍隊,日本政府還不忘從思想上對軍隊和國民進行再武裝。
在軍隊中,將「皇軍」的傳統觀念和「日本民族精神」灌輸進官兵的頭腦中。要求官兵秉承發揚「武士道精神」,激勵他們以舊時代日本軍人為榜樣,力圖將他們培養成為能夠「殉身報國」的「正統」軍人。
在社會上,以「武士道精神」教育青年學生,要求他們忠君、節義、廉恥、勇武、堅韌,鼓勵他們積極參軍參戰,效忠天皇。
還要求國民必須尊崇天皇和皇室,強迫國民信仰天皇即「活神」的「神道」。同時廣設「神社」,供國民「參拜」,強化對國民的思想控制。
就在對外擴張的準備工作有條不紊進行之時,日軍的作戰部已經制定出詳盡的作戰計劃。同時又派出大批間諜前往朝鮮和中國,搜集各種情報,為戰爭開路。(本文摘自《與世界相遇》,周力著)
TAG:非常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