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快科技2018年度評獎:手機與處理器篇

快科技2018年度評獎:手機與處理器篇

猶記得2017年許多瞬間,有去泡澡時揣著金立M2017偽裝成成功人士的老編;有在廣場上拉到20位美女用美圖自拍的行政妹紙;有隔壁小王為女朋友咬牙下單iPhone X的顫動指尖;以及堅果Pro發布會高潮,編輯部響起的一聲:「老羅成了!」

2017年諸多閃光之瞬,化作點滴砂礫,隨著時間逐漸沉寂在記憶之海中。時光荏苒,12個月彈指一揮,筆者就不自覺地來到了2019年的門前。

然而在這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一年間,國內手機市場卻滄海桑田,上半年還是主流的18:9全面屏快速成為過去式,下半年劉海屏、水滴屏、珍珠平、鑽孔屏、摺疊屏層出不窮目不暇接;24W快充徹底成為弟中弟,2017年想都不敢想的50W快充成為了OPPO旗艦的標配;手機拍照三星蘋果兩強爭霸成為舊日談資,華為P20 Pro用三攝登上拍照王座;而iPhone售價也再一次超越了人們的想像。

手機行業以前所未有地速度進化,蛻變,洗刷著過去的面貌,令人永遠充滿期待,飽含熱愛。

這裡,我們以評獎地方式,回顧2018年手機領域內優秀之作,按照慣例,設立了旗艦性能獎、技術創新獎、最受關注獎、最具性價比獎、編輯選擇獎、最佳拍照獎六個獎項。

那麼就讓我們開始這一段令人懷念的重溫之旅吧。

【手機篇】

旗艦性能獎:iPhone XS MAX

歷代搭載蘋果A系列SOC的iPhone都是性能王者,iPhone XS MAX亦不例外;蘋果史上首顆6核處理器,首顆自研4核GPU,輔以iPhone史上最大的4GB內存,讓iPhone XS MAX在安兔兔跑出了35萬的超高分,無論是驍龍845還是麒麟980,都不足以撼動其王者之位;而且在iOS應用生態與Metal圖形技術的加持下,iPhone XS MAX在遊戲體驗上的領先優勢將會比跑分優勢更加可怕。毫無疑問,在可以預見的半年內,iPhone XS MAX的性能還會繼續領跑整個手機行業。

快科技2018年度評獎:手機與處理器篇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旗艦性能獎:華為Mate 20

今年是華為手機的技術爆發年,無論地表最強的4000W像素三攝,還是「嚇人的技術」GPU Turbo,亦或是安卓最強SOC麒麟980,華為的進步神速有目共睹。而華為Mate 20系列正是這些技術的集大成者,發布後華為Mate 20系列三款機型霸榜安兔兔跑分安卓榜,宣告著麒麟處理器不再像過去一樣是華為手機的弱項,麒麟980第一次追上甚至超過同代驍龍處理器,這也是國產晶元之前不曾有過的成績。

快科技2018年度評獎:手機與處理器篇

旗艦性能獎:紅魔Mars

2018年無疑是電競手機元年,黑鯊、紅魔、雷蛇手機、ROG Phone,在常規市場競爭愈發激烈的今天,許多廠商開闢了電競手機這一全新的細分市場,試圖招攬對性能最挑剔的電競玩家,而紅魔Mars是這一票電競手機中性能表現最出色的一款。安兔兔跑分破32萬的驍龍845處理器+10GB內存,遊戲性能毋庸置疑,除此之外,努比亞還為紅魔Mars設計了側面邊框遊戲觸控鍵,自帶「物理外掛」,對許多玩家而言也是相當實用的設計。

快科技2018年度評獎:手機與處理器篇

最受關注獎:iPhone XR

儘管相較於iPhone XS系列的萬元售價,iPhone XR只是一款「廉價」機型,但當消費者見識過iPhone XS系列的恐怖信號、息屏無法充電、糟糕續航之後,你很難不對iPhone XR報以期待。而且iPhone XR發售正逢雙11,在各路電商平台的瘋狂殺價下,iPhone XR的價格甚至折價近千元,趕上了iPhone 8的水平,性價比爆棚;想一想用iPhone XS一半的價格,擁有相同的A12處理器、Face ID、後置主攝與近似的外觀設計,加上多彩絢麗的機身,這樣出色的iPhone為何不期待呢?

快科技2018年度評獎:手機與處理器篇

最受關注獎:華為Mate 20 Pro

自華為Mate 7發布以來,華為Mate系列一直是國產手機的標杆旗艦,不誇張的說,華為Mate 20系列是目前國產手機的天花板,也是4000元以上價位唯一可以與三星/蘋果掰掰手腕的產品。當然,華為Mate系列也從未辜負過大家的期待,而今年的華為Mate 20系列在EMUI 9、GPU Turbo、麒麟980等諸多新特性的烘托下更顯神秘,讓人迫不及待。而華為Mate 20 Pro作為旗艦中的旗艦,自然是2018年最受關注國產手機。

快科技2018年度評獎:手機與處理器篇

最具性價比獎:vivo Z3

如果說起今年下半年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一款機型,相信vivo Z1一定榜上有名,作為一款沒有任何宣發資源的vivo機型,硬是在首發3天內賣出了10萬台,發布3個月內拿下了12個銷量冠軍,好評數超過了40萬+。嘗到甜頭的vivo推出的續作vivo Z3配置依然炸裂,驍龍710處理器,vivo Dual-Turbo加速引擎,22.5W雙引擎閃充,6.3英寸水滴屏,以及1598元起售價,延續了Z1的超高性價比,也讓Z3成為了千元價位內無法繞開的選擇之一。

快科技2018年度評獎:手機與處理器篇

最具性價比獎:360 N7 Pro

360 N7 Pro是今年最被低估的一款機型,作為360第一款驍龍710處理器機型,儘管其初始定價1999元並不便宜,但它延續了360手機經常促銷的特點,會參加電商各種秒殺促銷活動,甚至還創下過1199元的超低秒殺價,是目前已知最便宜的驍龍710機型售價,而且筆者相信這個記錄在短時間內應該無法被超越。

快科技2018年度評獎:手機與處理器篇

最具性價比獎:小米8

說起2018年性價比最高的驍龍845機型,小米8當仁不讓,作為小米8周年紀念產品,作為小米年度旗艦,其配置自然不用擔心,高通驍龍845處理器、紅外人臉識別、全球首個雙頻GPS定位、MIUI10 ,DxOMark 99分的後置相機,在驍龍845機型普遍在3000元以上時,就拿出了2699元的首發價,無愧於「價格厚道,感動人心」的小米座右銘,而到了下半年產品周期末期,小米8更是經常拿出2199元的超低促銷價,這個價格真的沒啥說的,買就是了。

快科技2018年度評獎:手機與處理器篇

編輯選擇獎:魅族16th

歷經魅族15的一次「任性」,魅族很快調轉船頭,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魅族16 th的研發之中,魅族16 th依然延續了「木匠」黃章對於產品設計的思考,沒有跟風采用劉海屏設計,反而使用了屏佔比達到91.18%的18:9無劉海全面屏,這一點難能可貴。而驍龍845、屏下指紋、IMX380等諸多消費者非常受用的配置功能,讓魅族16 th再次成為煤油們的心頭肉,至於2698的價格,更是讓人替小米捏了一把汗,不過可惜的是受限於產能,讓魅族16陷入了無盡的搶購之中,隨之而來的加價與輿論壓力則為其添加了一個不算光彩的註腳。

快科技2018年度評獎:手機與處理器篇

編輯選擇獎:聯想Z5 Pro

在看過小米MIX 3發布會與榮耀Magic 2發布會之後,相信許多人都對滑蓋式手機貼上了幾個標籤,旗艦、真·全面屏、黑科技,以及最重要的——貴。不過聯想則帶來了一個大大的驚喜,同樣是95.06%屏佔比滑蓋全面屏,外加屏下指紋、驍龍710諸多賣點,但聯想Z5 Pro的起售價僅有1998元,可以說,聯想Z5 Pro用3000元檔的產品切入2000元的市場,對手機市場進行了精確的降維打擊,創造了又一個爆款,不過遺憾的是……消費者依然搶不到。

快科技2018年度評獎:手機與處理器篇

編輯選擇獎:一加6T

一加是國產手機當中特色鮮明的獨行者,它在眾廠商重回機海戰術的血戰當中,仍舊有條不紊地保持一年只發布兩款旗艦手機的節奏。而一加6T正是這家「小而美」廠商的最新產品,一加6T作為一加6的同代升級之作,最顯而易見變化的便是更大屏佔比的水滴屏幕、光感屏幕指紋以及3700mAh大電池的加入,而驍龍845+8+256封頂的頂級配置也足以讓他立足於今年的旗艦之林。更重要的是,這款旗艦賣的最多的是外國人。近年一加海外銷量佔比已經超過60%,其中美國市場銷量佔比超過24%;而在印度,一加憑藉一加6這一款機型拿下了高端機市場的30%,蟬聯第一名。你很難找到另外一家如此受老外歡迎的國產廠商,而一加做到了,一加6T也做到了。

快科技2018年度評獎:手機與處理器篇

最佳拍照獎:華為Mate 20 Pro

華為P20 Pro的三攝長期佔據DXO榜單第一名的位置,而有著同款4000萬像素主攝的IMX600+2000萬像素超廣角鏡頭+800萬像素長焦鏡頭加持的華為Mate 20 Pro則在其基礎上更進一步,新加入的廣角鏡頭相較於華為P20 Pro的黑白感測器在拍攝景色時更加實用,其超級微距模式也讓人得以在2cm的超近距離下攝取畫面,甚至就連友商聯想也發布海報 「To 華為Mate 20,致敬手機攝影界的翹楚」來盛讚Mate 20系列的拍照表現。在華為P30 Pro發布之前,筆者看不到任何機型有能力挑戰其徠卡三攝。

快科技2018年度評獎:手機與處理器篇

最佳拍照獎:iPhone XS MAX

iPhone X的拍照實在是太差了,儘管曾經高居DXO榜單第一名,但在2018年上半年逐漸被華為、小米、三星、HTC各種彎道超車,讓iPhone X的拍照成為了一個笑話。而iPhone XS MAX則挽回了這一切,Phone XS MAX依然沿用了iPhone X廣角+長焦的雙攝方案,不過感測器升級為1.4微米1200萬像素雙攝,全新的ISP,全新的Smart HDR,全新的拍照演算法,讓iPhone XS MAX一舉拿下了DXO 105分高分評分,僅次於華為P20 Pro位列第二,儘管依然是第二,但對於iPhone用戶而言,這已經是一個相當大的進步了,不是么?

快科技2018年度評獎:手機與處理器篇

技術創新獎:OPPO Find X

Find系列是OPPO當之無愧的旗艦系列,但自2014年起,已經消失了4年時間,不過最終,我們還是等到了OPPO Find X,這一款不負Find之名,不負四年之約的年度旗艦。機械式雙軌潛望式升降模組,用相當巧妙的工程學解決了一直困擾手機的劉海問題,為93.8%的屏佔比鋪平道路,儘管受到了一些「是否過於浪費」的爭論,但毫無疑問,這是國內難得一見的一流創新。而50W Spuer VOOC超級閃充也相當令人興奮,只要20分鐘即可沖入超過80%的電量,這對用戶體驗是質的飛躍。這樣的結果讓筆者不禁期待其下一次Find的蛻變,不過問題來了,下一款OPPO會讓我們再等待幾年呢?

快科技2018年度評獎:手機與處理器篇

技術創新獎:vivo NEX雙屏版

vivo這頭蒼藍猛獸在2018年帶來的驚喜令人目不暇接,其中最令人矚目的自然是vivo NEX,作為市面上第一款升降式前置攝像頭產品,在去掉前置攝像頭之後,vivo NEX做到了前無來者的91.24%屏佔比,而自動升降式前置攝像頭則創新地解決了前置攝像頭的安置問題,全球首款第三代屏幕指紋技術也去掉了vivo NEX背面的指紋開孔,成就了渾然一體的設計感。更難得的是,如此科幻的產品也取得了不俗的銷售成績,此前vivo高管曾透露全系列NEX銷量過200萬台,均價4000元以上,令人咋舌。

快科技2018年度評獎:手機與處理器篇

技術創新獎:努比亞 X

國內應該很難再找到一個像努比亞這樣在屏幕上,特別是LCD屏幕上投入這麼多精力的廠商了,在Nubia X身上,努比亞用LCD屏幕做到了93.6%超高屏佔比。創新性的前後雙屏設計不僅解決了前置攝像頭消失的問題,而且使用後置雙攝自拍也要比傳統的前置攝像頭效果更好一些。此外努比亞對於雙屏設計的思考並未浮於表面,無論是經過德國萊茵認證的護眼效果,還是專門為副屏打磨的硬體級護眼屏,亦或是堪稱吃雞神器的副屏虛擬手柄,都是直戳用戶痛點的需求,這讓雙屏真正成為了手機上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而不僅僅只是一個噱頭。

快科技2018年度評獎:手機與處理器篇

【手機處理器篇】

過去幾年間,總會周期性地浮現出一種觀點——手機性能已經過剩,用戶其實用不了這麼多。

很多手機圈名人包括李楠、楊柘等人公開談論過這個問題, 這並非一家之言,簡單在百度一搜,就能看到許多網友也抱著相同的觀點,抱怨手機性能已經過剩了。

至於這個觀點是否正確,筆者覺得不言自明,畢竟還曾有網友在貼吧上表示:「呵呵何止過剩,日常使用驍龍615就滿足咯。」令人不禁啞然失笑。

實際上,無論你是驍龍845還是麒麟980,在開啟 「淘寶Bench」後幾乎沒人可以做到全程滿幀操作;而「吃雞」手游的火爆更是捅破了所謂「旗艦」處理器身上的那層窗戶紙,騰訊為了照顧它們硬是創造了滿幀僅有40幀的全新標準。

真正的事實與許多網友的直覺完全相反,我們正處在一個性能嚴重緊缺的時代,手機處理器的性能是如此地孱弱,以至於手機廠商們只能尋求遊戲公司的幫助,來彌補性能不足的窘境。

所以如今的手機用戶以前所未有的渴望在希翼著一顆真正強大的手機處理器。高通、聯發科、蘋果、華為、三星這些晶元公司也在極盡所能提供更強悍的產品滿足用戶需求,所以2018年也誕生了不少出色的處理器產品,包括驍龍845、麒麟980、驍龍660等等等等。

這裡,我們以評獎地方式,回顧2018年手機處理器領域內優秀之作,按照慣例,設立了旗艦性能獎、技術創新獎、最受關注獎、最具性價比獎、編輯選擇獎五個獎項。

那麼就讓我們開始這一段令人懷念的重溫之旅吧。

旗艦性能獎:蘋果A12

毫無疑問,蘋果A12是今年手機處理器中最強悍的處理器之一,安兔兔35萬分的最高分再一次證明了蘋果在手機處理器領域無可動搖的王者之位。台積電7nm工藝,蘋果首次採用六核心CPU架構;第一顆自研四核GPU晶元(性能飆升50%);L1翻番到128KB,總緩存翻番到8MB;八核Neural Engine每秒可以進行 5 萬億次運算,相較A11提升9倍。其在GeekBench 4的單核成績甚至超越了Intel的i5-7260U,GPU性能比驍龍845要高出一倍!

快科技2018年度評獎:手機與處理器篇

其實筆者這裡特別想將A12X處理器放上去的,但思來想去,安兔兔跑分超50萬,秒MacBook全家的A12X處理器嚴格意義上來講並不屬於手機處理器的範疇,所以只能遺憾作罷。

旗艦性能獎:華為麒麟980

全球首發7nm先進工藝,全球首發ARM Cortex-A76架構,業界首個雙核NPU,業內首商用Mali-G76 GPU,業界首個1.4Gbps Cat.21 Modem,業界首款支持2133MHz LPDDR4X,全球最快的手機WiFi晶元Hi1103。麒麟980用7個「第一」證明了自己安卓陣營當之無愧的霸主地位。然而麒麟980的意義不止於此,它是第一顆取得如此成就的國產處理器,它第一次證明了國產晶元可以與世界最頂尖的產品一較高下。相較於進展緩慢的兆芯/海光/龍芯這些國產CPU廠商,它給予了國產晶元用戶與粉絲們全新的希翼與樂觀,這一點難能可貴。

快科技2018年度評獎:手機與處理器篇

最受關注獎:高通驍龍845

驍龍845是今年最受關注的旗艦晶元之一,自去年12月正式發布起,驍龍845就成為了絕大部分安卓旗艦標配,CPU部分,驍龍845採用三星10nm LPP工藝打造,升級到了Kryo 385內核,依然是八核心架構,四顆大核心最高頻率可達2.8GHz,性能提升25%-30%;GPU部分驍龍845升級到了Adreno 630,性能提升30%。雖然相較於驍龍835,驍龍845的升級中規中矩,不過在10nm製程的支持下,驍龍845的表現非常均衡,沒有重蹈火龍810的覆轍。很多時候用戶需要的就是這麼一顆均衡的處理器,不是么?

快科技2018年度評獎:手機與處理器篇

最受關注獎:高通驍龍710

驍龍710處理器是高通700系列的第一款產品,作為700系列的開山之作,它的表現堪稱完美,驍龍710搭載了與845同代架構的Kryo 360核心,其全新的Adreno 616也是繼驍龍845之後的第二款6系Adreno GPU,此外,其身上的Spectra 250 ISP,Hexagon 685 DPS以及X15 LTE基帶等在內多個IP均是由800系旗艦處理器衍生而來。換句話說,驍龍710是一款具有驍龍800旗艦基因的全新移動平台,是一款標準的次旗艦處理器,與此前的600與400系列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更重要的是,驍龍710機型的價格一直徘徊在1000-2000元之間,超高的性價比自然就成為了消費者們最關注的對象啦。

快科技2018年度評獎:手機與處理器篇

技術創新獎:華為麒麟980

AI無疑是2018年手機處理器上最熱門的關鍵詞,華為在AI上的探索與創新有目共睹,去年華為發布了全球首款AI處理器麒麟970,第一次將獨立NPU帶入手機處理器中,也正式掀起了手機AI時代的大帷幕,在今年的麒麟980身上,華為更進一步全球首次搭載了雙核NPU(嵌入式神經網路單元)的處理器,雙核NPU帶來了爆髮式的AI算力。僅圖片識別性能上,就比單核NPU高出整整3倍之多,識別速度同比提升120%,可以實現4500張圖片/分鐘的驚人計算力,實現了AI性能上的跨越式進步,在雙核NPU的加持下,麒麟980在人臉識別、物體識別、物體檢測、圖像分割、智能翻譯等AI場景具備更佳的實時性,極大地提升了AI應用的體驗。

快科技2018年度評獎:手機與處理器篇

技術創新獎:高通驍龍855

然而在技術上高通怎會讓華為獨佔鰲頭呢?在剛剛落幕的夏威夷發布會上,高通正式發布了世界首款5G手機處理器——驍龍855,驍龍855配合高通最強的X50 5G基帶,可以實現對5G網路的支持,毫無疑問明年上半年第一波5G手機都會搭載驍龍855處理器,高通在基帶技術上的浸淫和積累是其他廠商在短時間內無法趕上的。另外驍龍855還支持全球首個支持屏下超聲波指紋的商用解決方案——高通3D聲波感測器,這也是唯一一個能夠穿透不同類型污漬準確識別指紋的移動解決方案。在AI上高通也十分激進地推出了第四代多核AI引擎AI Engine,和上一代驍龍845相比,驍龍855 AI性能提高了3倍,總之一句話,強無敵。

快科技2018年度評獎:手機與處理器篇

最具性價比獎:高通驍龍636

筆者一直認為驍龍636是今年最受低估的一款處理器,對比驍龍625,在14nm工藝+Kryo 260大核心+Adreno 509的幫助下,驍龍636的CPU與GPU性能均大幅提升40%,可以這麼說,除了GPU不同,驍龍636幾乎就是驍龍660的降頻版,相較之下缺少大核心支持的驍龍630/632與驍龍636有著實質性的差距。有鑒於此,驍龍636也成為了目前成為許多千元機用戶流暢「吃雞」最低門檻。目前驍龍636機型價位普遍在千元左右,這個價格真的沒什麼好說的。

快科技2018年度評獎:手機與處理器篇

最具性價比獎:華為麒麟710

麒麟710是麒麟中端處理器麒麟659的升級版,是華為首次採用台積電12nm工藝的產品,其配備了四個A73、四個A53 CPU核心,採用Big.Little混合架構設計,最高頻率分別為2.2GHz、1.7GHz,相比麒麟659單核性能提升75%、多核性能提升68%。麒麟710在GeekBench 4上的跑分相較於驍龍710僅落後10%左右,另外在GPU Turbo的加持下,其圖形性能也非常出眾,總的來說,麒麟710是一款介於驍龍636與驍龍710之間的產品,目前最低價位在1300元左右,也是一款無可挑剔的性價比神U。

快科技2018年度評獎:手機與處理器篇

↑↑↑首發麒麟710的nova 3i

最具性價比獎:聯發科Helio P60

聯發科今年的頹勢非常明顯,其旗艦處理器X30發布後,X系列後續產品幾乎停擺,全力投入到了P系列的研發中,終於在今年3月份推出了聯發科P60處理器,聯發科Helio P60基於12nm工藝製程打造,這是聯發科首款基於12nm製程工藝的移動平台,它與高通驍龍660的紙面參數不相上下,在跑分上也同樣非常。儘管最初被用在OPPO R15這種旗艦機型上,不過P60很快就下沉到了千元價位,搭載它的Nokia X5甚至直接定價999元,不過除了喪心病狂的諾記之外,目前P60機型定價在1400-1900元之間,性價比也非常出眾。

快科技2018年度評獎:手機與處理器篇

編輯選擇獎:高通驍龍450

驍龍450這款處理器存在感很低,也很少出現在媒體的報道中,但它確實是一款值得致敬的產品。驍龍450是驍龍400系列首款採用14nm工藝的產品,採用8核Cortex A53架構,CPU主頻最高為1.8GHz,配備和驍龍625同款GPU Adreno 506。雷軍甚至表示:「驍龍450就是一代神U驍龍625精華版。」更重要的是,驍龍450機型價位普遍在600元左右,已經進入百元機的範疇,憑藉著14nm工藝的優秀體驗,驍龍450足以重塑整個百元機的體驗門檻,讓百元機用戶第一次體驗到流暢的感覺。而百元機用戶正是國內最龐大的手機受眾群體,在這一點上,驍龍450意義非凡。

快科技2018年度評獎:手機與處理器篇

↑↑↑搭載高通驍龍450的紅米5

編輯選擇獎:高通驍龍660

驍龍660是一顆2017年5月份發布的處理器,但在2018年年底,你還是可以看到各種搭載驍龍660的新機上市,這證明了一點,驍龍660確實是一顆優秀的處理器。高通將800系列的一些技術移植到600上來,比如Spectra ISP、Kryo CPU(和835一樣的八核Kryo 260 CPU)、支持Hexagon向量擴展(630沒有)、X12和2x2雙通路Wi-Fi等。繼承了800系列血統的驍龍660性能表現相當出色,而且隨著時間推移,搭載驍龍660的產品售價也普遍掉到了千元附近,不負神U之名,不知道在2019年誰會接替驍龍660的位置呢?

快科技2018年度評獎:手機與處理器篇

↑↑↑高通展示的驍龍660與驍龍630

俗話說千人千面,而且評獎這種事兒從來都沒有固定的標準,也從來不可能讓所有人都滿意。我們也只是以這麼一種形式,拋磚引玉,和大家一起重溫激情的2018,一起展望充滿希冀的2019。如果你有更好的想法,也歡迎在評論里和我們交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驅動之家 的精彩文章:

三星開始量產開孔式OLED面板 Galaxy S10系列要用
ITC將複審高通在美國禁售iPhone的請求

TAG:驅動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