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生薑又被點名表揚了!美國《細胞》子刊:有利腸道健康

生薑又被點名表揚了!美國《細胞》子刊:有利腸道健康

「冬吃蘿蔔夏吃薑」的說法流傳了很多年,你知道生薑具體好在哪兒嗎?

近日,美國路易斯維爾大學張皇閣教授團隊刊載於《細胞》雜誌子刊上的的一項新研究,為姜的益處增加了新證據:

生薑中的類外泌體會增加腸道中的有益菌、減少有害菌,從而完善腸道屏障功能,促進腸道健康

Cell Host & Microbe官網截圖

其實,在中醫和營養師的眼中,生薑的健康益處可不止這些。《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可關注採訪權威專家,教你在冷颼颼的季節,吃對暖乎乎的生薑。

受訪專家

北京中醫藥大學臨床中藥系教授 常章富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 范志紅

全球流行姜養生

姜起源於亞洲,栽培歷史已有5000多年。蘇軾在《東坡雜記》中曾用「自言服姜40年,故不老雲」誇讚姜延年益壽的作用。

目前世界各地都有種植,風味也各不相同。中國的姜普遍是辛辣味,印度的姜有明顯檸檬氣味,非洲的姜則非常辣。

中國人把生薑紅糖水當成祛濕散寒的傳統飲品。

印度有飯後喝甜薑茶來促進消化的古老習慣。

阿拉伯人則用姜作香料來驅蟲提神。

英國緩解脫髮的生薑洗髮水常年暢銷。

美國研發了專門用於血管保健的生薑膳食補充劑。

歐美地區,把姜粉加入飲料和烘焙製品中,如薑餅、姜味麵包、姜味布丁、姜味蛋糕、薑汁汽水、薑汁啤酒等。

非洲有很多知名的生薑精油品牌,塗抹在身上可以舒經活絡、治療瘀傷。

生薑的4大養生功效

目前科學家們已在姜里發現了100多種化學成分,其中包括揮髮油、姜辣素、二苯基庚烷類、酮類化合物等。

孔夫子有「不撤姜食,不多食」的說法。

生薑中的姜辣素等物質,可以刺激舌頭上的味覺神經和胃黏膜上的感受器,通過神經反射增強胃腸蠕動,促進消化液的分泌,提升口腔和胃的殺菌和消化能力,這是姜作為一種香辛料的基本功效。

近年來,關於姜的研究層出不窮,各種功效逐漸被發掘。

有益腸道

各國的研究都證明,生薑除了有助消化,還能緩解細菌引起的腹瀉。

緩解嘔吐

一篇關於1278名孕婦的薈萃研究發現,姜能有效降低噁心癥狀,副作用最小。另外,美國羅切斯特大學醫學中心一項研究表明,姜有助減少化療患者的噁心癥狀。

抗炎止痛

《替代與補充醫學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姜與布洛芬等藥物同樣有助緩解經期痛、偏頭痛、肌肉痛和骨關節痛等,是輔助治療關節炎的有效抗炎藥物。

抑制真菌

德國《真菌病》期刊的一項研究對29種植物的抗真菌作用進行測試後發現,生薑對殺死真菌最為有效。

在中醫眼中,生薑味辛、性微溫,有發汗解表、溫肺止咳、開胃健脾、止嘔等功效,是緩解胃寒、風寒感冒的常用藥。

4招幫你吃對生薑

目前各國尚無關於姜的成文性推薦攝入量,日常把姜作調味品、配菜等來吃,一般不會太多。

吃肉配姜

好消化

姜作為調味品,能去除牛羊肉、海鮮類食物的膻腥味。

姜也能通過增加消化液分泌,來幫助高蛋白食物的消化吸收。每天只需吃1克左右的生薑,即可改善消化。

陽虛怕冷

去掉姜皮

姜是溫性食物,對於陽虛體質的人而言,如手腳冰涼、畏寒怕冷、乏力易困,可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

有風寒感冒、淋雨受寒或女性痛經時,喝杯生薑紅糖水有利於發汗解表,散寒暖宮。

需要提醒的是,姜皮呈涼性,與姜肉一起食用能起到平衡作用,一般情況下吃薑無需去皮。如果陽虛,姜去皮吃對身體更好。

容易上火

少吃薑

內熱和陰虛火旺者不宜多吃薑。這兩類人常表現為長期心煩失眠、五心(手心、腳心和胸心)煩熱、口燥咽干、燥咳少痰、大便秘結、痔腫便血等。

一些研究表明,膽結石患者、服用凝血類藥物的人也不宜大量吃薑。

壞掉的姜

絕不吃

姜變質後會產生一種毒性很強的有機物——黃樟素,它能使肝細胞變性,並會誘發癌症。

姜要選新鮮的,一般色澤幼黃、含水量多,皮薄而有光澤,用指甲可以很容易刮擦,而且香氣溫和。

常溫下儲存,可包裹在牛皮紙信封中,一般能保存數周。如果置於冰箱中冷藏,可保存1個月以上。

如果切開的姜顏色變褐、味道奇怪,一定不要吃。

《柳葉刀》曾刊文指出,把生薑磨成粉服用,可抑制胃蠕動的頻率與幅度,緩解胃部不適。脾胃有寒濕多吃點姜,但脾胃陰虛有火則要少吃。

本期編輯:張傑 作者:生命時報記者任琳賢

參考文獻:

1. TENG Y, REN Y, SAYED M, et al. Plant-Derived Exosomal MicroRNAs Shape the Gut Microbiota[J]. Cell Host & Microbe.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微信號:LT0385)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命時報 的精彩文章:

2018的「餘額」越來越少,別讓「年關焦慮」綁架你

TAG:生命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