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PNAS揭示論文發表「潛規則」:現在不發頂刊,以後只會更難

PNAS揭示論文發表「潛規則」:現在不發頂刊,以後只會更難

PNAS新研究指出,如果一名科學家在事業早期沒發過Nature之類的頂級期刊,那麼 TA 成為 PI 後更難登上同樣的期刊。這一趨勢在多學科期刊最為顯著,隨後依次是生物學、醫學、化學、物理。

圖片來源:Pixabay

撰文 戚譯引

直覺告訴我們,第一次發知名期刊是最困難的,發過知名期刊的人再發同一期刊總要容易一些。最近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PNAS)的一項研究證實了這點:如果一個 PI 從未以任何身份在某知名期刊發過論文,那麼由 ta 擔任末位作者的論文就更難出現在這個期刊上。

這種相關性在不同學科的不同期刊之間有差異,但是總的來說,這種趨勢正在變得越發顯著,尤其在《自然》等多學科期刊上。研究作者將這種現象稱為「陪護人效應」(chaperone effect)。陪護人原本指陪同年輕人出席社交場合的監護人、年長同伴,在這裡指曾經在重要期刊發表論文的導師,他們的指導顯然為年輕科學家帶來了優勢。

跨越半世紀的 610 萬篇論文

在大多數情況下,學術論文中的第一作者是直接負責研究工作的年輕科學家,末位作者(last author)是把關研究方向、論文結構並負責與期刊編輯聯絡的導師、項目負責人(principal investigator,即 PI),排在中間的作者承擔更加專業化的工作,比如數據分析。

本次研究分析了1960 到 2012 年間的 610 萬篇論文,覆蓋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和醫學領域的 386 種期刊,並將末位作者分為三類:

新 PI(new PIs),指從未以任何身份在該期刊發表論文的作者;

有經驗 PI(chaperoned PIs),指曾經以末位作者以外的身份登上同一期刊的作者;

資深 PI(established PIs),指曾經以末位作者身份登上同一期刊的作者。

研究發現,三類末位作者的比例不同期刊之間差異很大。例如,《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中新 PI 的比例長期位列第一,論文作者認為這是因為醫學界傾向於只把最具突破性質的文章投稿到這個高影響力的綜合期刊;而另一個極端是《物理評論 D 輯》(PhysicalReview D),近十年來資深 PI 的比例保持在 80% 左右,論文作者認為這是相關研究領域和投稿方向高度專業化的體現。

三種期刊中不同作者的比例,分別為《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左上)、《物理評論 D 輯》(右上)、《自然》(下)。紫色為資深 PI,藍色為有經驗 PI,紅色為新 PI。

《自然》(Nature)的作者比例在最近十年中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從 1990 年到 2012 年,由那些以其他身份發過《自然》的科學家擔任末位作者的論文從 16% 增長到 22%,而初次登上《自然》的末位作者發布的論文比例從 39% 掉到了 31%。

「陪護人效應」

為了量化評估「陪護人效應」,探討早年發表經歷對 PI 的影響,論文作者定義了「陪護人指數」c,即同一期刊末位作者中有經驗 PI 與新 PI 數量的比值。同時,他們參考隨機排序模型和字母表排序模型,對數據進行修正。

經過計算,論文作者總結:「陪護人效應」在多學科期刊最強,其次是生物學期刊,隨後依次是醫學、化學、物理。

由於無法獲得期刊拒稿數據,研究無法直接評估發表經驗對投稿成功率的影響。不過,研究探討了作為非末位作者發表論文的數量對成為末位作者的影響。以《自然》為例,發表過 1 篇論文的非末位作者有 10% 的概率以末位作者身份再次在《自然》發表論文,而發表過 4 篇論文的人成功率達到 20%。但《物理評論 D 輯》沒有表現出這一趨勢。

有經驗 PI 和資深 PI 的優勢:曾經在該期刊作為非末位作者發表論文數量對成功升任末位作者概率的影響,以《物理評論 D 輯》和《自然》為例。| 圖片來自論文

研究還分析了同一期刊上不同類型末位作者的論文的平均影響力,按論文發表後 5 年的引用數量計算。論文共同作者羅伯塔·辛納特拉(Roberta Sinatra)和蘇內·萊曼(Sune Lehmann)猜想,新 PI 的論文可能需要更加優秀才能入選,那麼這些論文的被引用數量將超過其他的論文。但是通過計算,他們發現新 PI 的論文其實更加不受關註:資深 PI 和有經驗 PI 擔任末位作者的論文引用數量差異不大,而新 PI 擔任末位作者的論文引用數量大約只有前者的一半。

同一期刊上不同類型末位作者的論文的平均影響力,以《自然》為例。紫色為資深 PI,藍色為有經驗 PI,紅色為新 PI。| 圖片來自論文

論文中指出,同樣的趨勢也存在於所有的多學科期刊中,而更專業化的期刊中三類作者的影響力差異較小。

「大牛」導師究竟能帶來什麼

當一個年輕科學家在導師的指導下發表論文,登上頂級期刊,ta 不僅專業能力得到了提升,同時還掌握了一些重要的「軟技能」。研究作者們在論文中指出:

「由於先前經歷過這一流程,有經驗的 PI 已經了解為一家高影響力的期刊準備稿件的繁瑣工作,也知道如何針對期刊的受眾有策略地組織信息,以及如何用合適的語氣撰寫附信,如何呈現支持信息,如何與編輯積極互動。他們掌握了大量讀者看不見的信息。」

簡而言之,先前的投稿經驗讓研究人員得以了解期刊的喜好,這增加了他們再次投稿成功的幾率。

而《科學》(Science)的評論指出,發表經歷將影響科學家未來掌握的資源:早期發過知名期刊的人簡歷更好看,所以在未來擔任 PI 的時候,他們有機會進入更好的科研機構,獲得更充足的經費、更優秀的研究生和更聰明的同事。這些有利條件能夠幫助他們做出更好的研究。

科羅拉多大學(University of Colorado )的計算機科學家丹尼爾·拉里摩爾(Daniel Larremore)沒有參與這項研究,他在接受《科學》的採訪時指出,知名期刊的發表經歷提升了科學家在科學界的「可見度」。已經和編輯建立聯繫,甚至只是「混個臉熟」都能增加論文發表的幾率,這也能過解釋不同末位作者發表的論文被引用數量的差異。

因此,年輕科學家在選擇實驗室的時候應當關注相關負責人的發表記錄。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的網路科學家布萊恩·烏齊(Brian Uzzi)評論:「作為一名科學家,如果在發展個人技能、建立職業聲譽的階段有機會給(即將登上頂刊的)論文『打下手』,那麼當你成為末位作者的時候,這個機會將為你帶來豐厚的回報。」

更多故事,盡在

領研網科研生涯頻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研圈 的精彩文章:

追尋人類與宇宙的最終命運
回到最初的起點,BMC Biology關注些什麼?

TAG:科研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