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北京香山腳下有處隱秘的旗人世界 清亡後他們該如何生活下去?

北京香山腳下有處隱秘的旗人世界 清亡後他們該如何生活下去?

原標題:北京香山腳下有處隱秘的旗人世界 清亡後他們該如何生活下去?


如果您坐公共汽車前往香山遊玩,路上會碰到藍旗營、正白旗、紅旗村、火器營、正藍旗、廂藍旗、哨子營等站名。清代,這裡曾經駐紮著軍隊,即「旗營」。旗營不單是一個軍事組織,有著自己的軍政體系和軍事訓練制度,而且還有許多隨軍家屬。與城內旗人相比,他們更加樸實的保持著旗人的風俗,衣食住行、兒童教育、婚喪嫁娶、飲食起居都自成一體,形成一個不太為外人所知的、隱秘的旗人社會。



清亡之後,西山的旗人沒有了鐵杆莊稼,只能自力更生。


民國時期,耕作的西山旗人。



沒有了收入的旗人不得不開始耕種自己的田地。圖為三頭騾子拉著鐵犁翻地,春耕在即。



兩個孩子隨父親外出歸來,小一點兒的可以享受坐驢子的待遇,而稍大一點兒的就只有像父親那樣步行了。


清代中葉以後清廷在京城西北郊地區(今海淀區境內)陸續建起的圓明園護軍營、香山健銳營和藍靛廠外火器營。這三大軍營都是官、兵攜眷而居,官為蓋房,四周圍建營牆,形成「營房」格局。


一般說來,圓明園護軍是負責皇帝在圓明園安全的特設護軍,其主要任務是拱衛圓明園地區,確保皇帝來園往返途中和駐園期間的安全。健銳營與外火器營則是特種部隊,前者專司雲梯,後者專司火器,他們的主要職責是完成機動作戰任務,哪裡有重要戰事,就出現在哪裡。


清廷在國運鼎盛時期一直對八旗實行恩養政策,外三營一名前鋒每月餉銀四兩,每季餉糧五石半;委前鋒每月餉銀三兩,每季餉糧五石半;養育兵(後備兵)每月餉銀一兩半。除此之外,旗兵還有五垧旗地收入,出征時另有每月餉銀二兩。再加上臨時「恩賞」,如祭祖錢糧、寡婦錢糧和婚喪錢糧等。可以說,外三營旗人的生活相當優越,因此有「老米樹」、「鐵杆莊稼」之稱。



北京西郊藍旗營一位抱孩子的滿族婦女。民國以後他們的生活大不如前,但是滿族婦女仍保持著乾淨的衣著和精緻的梳妝。


團城演武廳全景。團城位於香山南麓,始建於乾隆十四年(1749年),是乾隆皇帝檢閱八旗的地方,其南方即演兵場,如今已開闢為果園。



一個正蹲在院門前撒尿的孩子被好奇的攝影師攝入鏡頭。



行進在鄉間道路上的葬禮隊伍,看起來只是收入一般的普通人家,死者的親人坐在馬車裡,幾個人抬著的棺材上只蓋了一幅陀羅經被。


據世代居住在外三營的旗人白鶴群回憶,旗營內的建築大多相同,有旗營房、關帝廟、檔子房、官道、寬街,院落均按清廷建制而設。


以圓明園護軍營正黃旗營房建築的布局為例:


正黃旗營房建在圓明園西北方向,扼守西北門戶,旗營兵丁是滿族,蒙古旗組成,營區呈正方形,每面長均一里,營區有三合土夯實,外皮由磚砌的泥鰍背罩面和封頂、營牆外有排水壕溝,更顯得營牆的高大和營區的森嚴。


營區內有「田」字形大道,正中的「十」字寬街通向東、西、南、北四向營門,寬街兩側種植高大國槐,每至夏季,槐花泛香、葉茂如傘。大道肢體上又分出多條東西向的小路,滿人習稱為「條」,多稱頭條、二條、三條……。每條相同寬約六尺,可容馬車通過。「條」又稱為衚衕,名稱由來與衚衕類似於蒙古人稱的「救火道」有關,「火道」與衚衕諧因,故漢話演變成「衚衕」。衚衕北側即為旗營兵丁院落。

旗營房屋、院落有一定的體制,不過超越、造次,否則將受到處罰。旗丁的院落由起脊道士帽門樓、彎影壁,正北歇山灰色合瓦的正房組成。正房按旗丁等級來分配。營中最高領導為參領,住房為十三間,配有馬廄,標準的四合院,以下副參領、署參領,護軍校為八至四間不等,旗丁則為二至三間。跨入小院,迎面有影壁、磚砌,但右側不通,只能從左側繞過,繞過影壁,小院一覽無際,盡收眼底,只是影壁右側不通的方向立有祭祖的索倫杆子一根、上置斗盒、內放食物,供天鳥來吃。


營房內有擋子房、錢糧房,是存放營中公文、旗案和發房俸米、俸銀的辦公地點。錢糧房外的木架上懸掛有銅板一塊,形似滿洲婦女頭上戴的大拉翅(扁方),滿營稱之為釒典,起到敲鐘的作用。每逢營中有事需要召集旗丁開會時,蘭翎長便敲釒典相呼,不一會,全營的老小都會集中到堂中的十字街口上來。北京內城的九大城門舊時關城門多以敲釒典為記,獨崇文門敲鐘,故有「九門八釒典一口鐘」一說。



健銳營演武廳舊照,攝於1958年。張巍提供



健銳營演武廳舊照,攝於1958年。張巍提供



放馬黃城遺址,攝於1958年。張巍提供



健銳營演武廳舊照。張巍提供


實勝寺碑亭舊照 1958年攝。張巍提供


為了保持八旗子弟的純潔性,清廷規定八旗子弟不得隨便離開旗地、不得從事民間技藝、不得經商、不得與民人通婚。這些條條框框把他們逼進了以吃糧當兵為唯一出路的死胡同。雖然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光緒帝准許旗人「各習四民之業,自謀生計」,但八旗子弟的謀生技能非常有限。外三營旗人只能進城做些拉洋車、泥瓦匠、製作兔兒爺等營生。到了清廷編練新軍後,大批青壯旗人便離開了外三營,只留下老弱婦孺,從此西郊外三營營房就變成了稀落的村莊。


辛亥革命後,外三營正式解體。雖然袁世凱與民軍達成的皇室《優待條件》規定:「八旗禁軍歸民國改編,餉如舊」,但是實際上這一條款從未兌現。在北洋軍閥和國民黨政府統治下,排滿之風盛行,旗民生活更加窮困。民國之後,「營子里拆毀的不像了,一條巷沒有幾間房子存著,其餘的都成了一片荒丘」。



幾位耄耋老者坐在石桌旁,有的在抽旱煙,有的在喝茶,細看還有兩位老者在揉核桃。他們都曾經是八旗士兵。



等待觀看節慶表演的人群。維持秩序的繩子後面,無論是孩子還是成人都翹首以待,等待表演的開始,一位梳旗頭的女子在人群里非常顯眼。


民國以後,八旗子弟糧餉斷絕,一下子陷入了困頓。1923年5月,北京《益世報》刊載:「近年絕了旗人月餉,斷了他們衣食之源,沒有門路就業者,或身體病殘者,靠典賣衣物度日,而家中無物典賣者,便到粥廠領粥充饑,軍閥混戰粥廠停止放粥後,靠領粥糊口的滿人陷入生活絕境,出於萬般無奈,有的淪為娼妓……」


清朝的締造者們也許沒有想到,他們推行的恩養制度把曾經驍勇的八旗子弟變成了一群不仕不農不商不賈、非農非兵非工之徒。當清王朝覆滅後,八旗子弟們也跌入到社會的最底層。

失去了生活保障,對於旗人是沉重的打擊,不過另一方面也將他們逼上了自力更生之路。從老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出,民國年間旗人們自己耕種的身影,生活水平和社會地位雖然極速跌落,但是他們還是儘力保持著自己的體面。


文中部分圖片來源於正在海淀區香山街道辦事處多功能廳舉辦的《記憶中的香山》老照片展。香山街道辦事處從香山附近居民和各界人士手中徵集到的150多張老照片,串聯起香山地區的歷史,展示出香山地區深厚的文化積澱。據悉,該展覽將持續到明年2月份。


來源:北京日報·舊京圖說


圖 | 香山街道辦事處、徐家寧


編輯 | 黃加佳


流程編輯:孫昱傑


(轉自:北京日報客戶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淀公安 的精彩文章:

傳說中的″銀針試毒″真的靠譜嗎?

TAG:海淀公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