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薦書∣《戰天京》後譚伯牛首度重塑晚清眾生相

薦書∣《戰天京》後譚伯牛首度重塑晚清眾生相

原標題:薦書∣《戰天京》後譚伯牛首度重塑晚清眾生相


「愛人者,兼其屋上之烏。」人在慾望面前,總是無能為力,失之理性。另一方面說,這也正是人性可愛的一面,至少在傳播優秀思想認知上,具有強烈的能動性。譬如我這次,就有幸以「粉絲」身份+編輯的雙重身份,參與譚伯牛先生新作的組稿工作。


首先,我是吃貨,愛以美食來比所好之物,左思右想,《牛史·晚清篇》當得上一道「硬菜」——剁椒魚頭。

須知各種食材里,魚頭是一個異類,不識貨者嫌棄為「大腥」之物,常望而卻步;偏好者垂涎其美味,享受其尊崇,恨不得頓頓有之。但,魚頭難烹是庖廚之共識。


若論「剁椒魚頭」,最難伺候是魚頭之「鮮」與剁椒之「辣」的融合,要做到肉帶鮮香,辣到好處,讓一種不刻意不做作的滋味滲出,極見功力。此刻,一個優秀「廚子」存在的價值就顯現出來。



譚先生其文,以奇壯,以險勝,以諧興,以明正,初讀時覺得「怎會如此」?再看時連呼「原來如此」!這正是「好廚子」的標準寫照。

洋洋洒洒近百篇精幹文字,以時間為刀鋒,從魚脊後方斬落百年菁華,又橫向在魚頭上裂開三刀,帶來歷史的橫斷面。這是布局之奇。


晚清一代,命題宏大,又涉及國難家仇,帝王將相,高士名流甚至洋夷敵酋,皆有可書之處。於是,正統學者秉持主流價值觀,洋洋洒洒,已佔得先機,卻失之閱讀趣味;民間草根但求顛覆刺激,語不驚人死不休,志在翻案卻下筆太狠。


於是,譚先生選擇了第三條路,以小切口入手,於稗史故舊中,提取常人難以注意到的素材,王闓運、汪士鐸、楊昌浚、陳士傑、湯鵬諸人,論名氣不如「一線」的曾左李,論故事卻一樣引人入勝,非行家裡手,哪個想得到?想得到,得用得上,還用得恰到好處。這是用材之險。


寫晚清,曾國藩是一個無論如何也不能忽視的坐標。此公已被機場成功學大師奉為神靈,但其本質還是人。何為「人」?有七情六慾,有三葷四素,能插諢打科,能嬉笑怒罵。


譚文寫曾國藩的「痞子腔」,用李鴻章搭戲,反襯曾的老練,譬如他大講一個「誠」字,面對戈登來討要僱傭軍的遣散費這種棘手事,顧左右而言他,只談英倫風物,硬是讓維多利亞時期的工兵上將無言以對。這種「一本正經胡說八道」,畫面感極強,讓人忍俊不禁,恰如淋在魚頭上的剁椒,辣味十足。這是落筆之諧。

再看針對穆彰阿、琦善、肅順的三篇,此三人有個共同點:身為重臣,身前身後罵名無數,近代史上留下的面孔可謂印象深刻,若照本宣科,則毫無意義;若直接翻案,則無異於作死。所以,譚文之妙,在於恰到好處的提煉——講事實,不論辯。



穆彰阿


寫穆彰阿,承認他的誤國,但實寫他在時局下的無助,本不是治國之才,只好將興趣轉移到提攜後進上,這才有後來的「穆黨」——幾乎清一色的中興良臣。


寫琦善,承認他的賣國操作,但是強調這是在各方壓力下的正常操作,「雖割讓香港,卻由中國保留收取關稅的權利,只需補償煙款六百萬」,這與若干年後李鴻章在馬關「戰敗之約」的情形何其相似?何以李留得「秋風寶劍孤臣淚」的美名,琦善只能背鍋?原因就在於他「性氣高傲,不欲下人」,得罪了清流唄。

寫肅順,實寫他結黨營私,細細梳理肅大人的「黨員名單」,不分派系,皆為我交,這是有謀反的心耶?在翻出一些書信札記,抽絲剝繭,其義自見,肅順敗亡之際,家產被抄,一應賬目書信付之一炬,這就好比一件案子只有原告的孤證,公訴人、證人,包括被告的言辭都沒有存留。說到底,肅順也是做了「炮灰」。這是立意之明。


有奇、險、諧、明——「四絕」加持,讀者依樣畫葫蘆篩取書中章節,「美味」俯仰可拾,全無半點生造之嫌,列位說這樣的「廚子」,做出來這樣的「魚頭」,能不讓人快意?


莊子曾說庖丁初學解牛,可見全牛,三年之後,眼中無牛,切割牛身全憑感覺。所謂「心中無敵,則天下無敵」。譚伯牛筆耕經年,從枯乾的故紙堆里,東挑西揀,精細打磨,落筆成文。細讀單篇,覺得口味爆裂,唇齒生津;讀罷全書,則心平氣和,萬念放下。


誰說晚清一定是血淚史?觀此書,趣人、妙人、賤人、俗人,層出不窮,這才是大國風骨,大邦氣度。細細思量,這與民國諸先生的氣韻風度,豈不是一脈相承?


說起來,這一盤「剁椒魚頭」,食之頗辣,細細品來,竟有一股溫文爾雅在其中。這大概是讀史的另一層快感罷。


【薦書:《牛史·晚清篇》 譚伯牛/著 民主與建設出版社】


圖 書 信 息


書 名:《牛史·晚清篇》


作 者:譚伯牛


出版社:民主與建設出版社


ISBN :978-7-5139-1948-7


出版日期:2018年10月


定 價:48.00元


繼《戰天京》後,譚伯牛重溫晚清歷史,重磅發布《牛史》


馮唐、羅振宇、余世存、張鳴、許知遠、和菜頭等一致推薦


歷史充滿偶然,我們總是誤會歷史;


歷史沒有真相,重要的是你怎麼看



內容簡介


本書是近代史研究者譚伯牛關於晚清以降軍政人物的另類之作。全書以時間為經,以人物故事為緯,在廣博的史料基礎上,從細節入手,以人性角度釐清了這段群星璀璨歷史中的諸多誤讀,再次展現譚伯牛對歷史的精通和對人性的瞭然,精細打磨一個與你印象中不一樣的晚清軍政界。


這裡的事,知者或鮮,值得一記;這裡的人,百年後思之,仍使今人感佩萬分。這裡既有愛吐槽的中興名臣曾國藩,絮絮叨叨的左宗棠,一身痞氣的李鴻章;也有靠個人力挽狂瀾的名將鮑超,有著高明的權術、卻看不清時勢走向的「海翁」錢阿穆……在譚伯牛筆下,晚清群雄跳出你我刻板的印象框架,或庄或諧,或悲或喜,盡顯鮮活人性。


作者簡介


譚伯牛:近代史學者,著有《戰天京》《天下殘局》《湘軍崛起》《盛世偏多文字獄》《近代史的明媚與深沉》《畢竟戰功誰第一》。作者對歷史的看法獨到,敘述語言幽默風趣,觀點令人耳目一新,文字令人捧腹大笑,自在天涯社區更文,便有「千軍萬馬來追(譚伯)牛」一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客兒 的精彩文章:

咦?原來你是這樣的李鴻章!
橫掃歐亞的蒙古帝國為何敗於蕞爾小國日本

TAG:史客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