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岩山是泰山的十二支脈之一,山上林木茂盛,峰巒奇秀景色優美
靈岩寺位於山東省濟南西南長清區萬德鄉境內的靈岩山南側,距濟南市40餘公里。靈岩山是泰山的十二支脈之一,主峰四壁如削,呈方形,故原名方山。又因似印,也稱玉符山。山上林木茂盛,峰巒奇秀,景色優美。接下來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靈岩寺歷史悠久,始建於前秦符堅永興年間(357-358年),由朗公和尚創建。北魏正光初年(520年),法定禪師重建寺院,並遷至方山之陽,甘露泉之西,始稱靈岩寺。唐代貞觀年間(627~649年)又遷建於甘露泉西南山麓,靈岩寺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唐代香火最盛,與天台山國清寺(在今浙江省天台縣)、棲霞山棲霞寺(在今南京市)和玉泉山玉泉寺(在今湖北省當陽縣)並稱為「四大名剎」,而靈岩寺號稱「四絕第一」。宋代得到皇帝的重視,真宗賜名為「景德靈岩寺」,神宗熙寧三年(1070年)又改名為「十方靈岩禪寺」。金元明清依然興盛,新中國成立後政府又加整修。現存主要建築有天王殿、鐘鼓樓、大雄寶殿、千佛殿、御書閣、辟支塔、墓塔林等,以及碑刻多方、名泉景觀等多處。1982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時又是泰山世界文化遺產的組成部分。
出濟南沿104國道南行,在公路東側新建一座石雕牌坊,六柱五間五樓,雕建精美,正中間額枋上雕刻有「靈岩勝境」四字。這是引導去靈岩寺的第一座建築物。過牌坊沿路前行,很快就到建於清代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修建的「靈岩勝境坊」,額枋上鐫刻的「靈岩勝境」四字為乾隆皇帝御筆。過石坊,即進入連綿十里的古松柏林,途中有對松橋、黃茅崗等景點,車可直達寺院前廣場。金剛殿為靈岩寺的第一道山門,明清時期建築,面闊三間,單檐硬山頂,前帶走廊。殿內兩側有護法金剛塑像。殿前旁側立有「世界遺產」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標誌碑。
殿東側的崖壁上嵌有八方清乾隆皇帝撰書的御碑,人稱「御筆崖」,內容是記載乾隆皇帝巡視南方遊覽靈岩寺的情景。殿前廣場上矗立一通元代高大石碑,鐫刻「大靈岩寺」四字,字大如斗,道勁有力。過山門有一條東西向清溪,溪上架有三座石橋,東側的名「虎溪橋」,中間的名「聚善橋」,西側的名「接引橋」,均為建寺時修造。天王殿是靈岩寺的二山門,過虎溪橋即到。殿為明代所建,面闊三間,單檐硬山頂。殿內存有從別處移來的唐、宋、金、元、明、清歷代碑刻數通,記載靈岩寺的歷史沿革及其影響。天王殿後兩側為鐘鼓樓,兩樓建築式樣相同,兩層方形,下層牆體用磚砌築,有一券門可至二樓。
樓上為一四柱方亭,無牆,單檐歇山頂,頂覆灰色筒瓦。鐘樓上懸的銅鐘重2500公斤,為明代正統六年(144年)鑄造。大雄寶殿位於天王殿北側,宋代時為獻殿,是已毀圮的「五花殿」的前堂,宋代始建,明代萬曆年間重修,改稱大雄寶殿。現在殿內的石柱及柱礎,尚是宋代遺物。面闊五間,前為卷棚頂,後為歇山頂。上額的彩繪形象生動逼真,充滿生活氣息。殿前一平台,古柏參天,銀杏合圍。殿西北隅有一千年古柏,名「摩頂松」,實為柏樹。巍峨挺拔,老態龍鍾。圍以石欄,內植一株柿樹,取「百(柏)事(柿)如意」之意,為「靈岩八景」之一。
摩頂松北是千佛殿,是靈岩寺保存最好、最宏大的建築。始建於唐代,宋代重修,明代重建,保留有宋代風格。面闊七間,進深四間,單檐廡殿頂,頂覆綠色琉璃瓦。彩繪斗拱,疏朗宏大,出檐深遠,柱礎古樸。殿內正中長方形須彌座上供奉三尊大佛,中間是毗盧遮那佛,為宋代塑造。左為藥師佛,右為阿彌陀佛,均為明代銅鑄,各重2500公斤。四面牆上有上千尊約30公分高的小佛像,故稱千佛殿。殿內四壁台座上有40尊宋代彩色泥塑羅漢,均為坐像,高約1.1米。塑造技法精湛,線條流暢,身體比例勻稱,口目傳情,神態各異,是我國泥塑藝術的珍品,堪稱海內無雙。
殿前立有梁啟超「海內第一名塑」和劉海粟「靈岩泥塑天下第一,有血有肉,活靈活現」稱讚泥塑的石碑。千佛殿西側有一座佛塔,名辟支塔,塔名是以「辟支迦陀佛」的名命名。始建於唐代天寶十二年(753年),宋代淳化五年(994年)重建,歷時60餘年建成。塔高54米,八角九級十二檐,石質塔基,青磚壘砌。一至三層為重檐,四層以上為單檐,富有變化。塔基四周飾有陰曹地府酷刑場面石雕,自底部起逐層遞減,收分得體,門窗古樸,斗拱華麗。塔剎為鐵質,由覆缽、相輪、圓光、仰月、寶珠組成。
塔內設有塔心柱和磚砌階梯,可盤旋登至塔頂,欣賞靈岩勝景全貌。整個塔體呈灰白色,背依山巒,與周圍山色風光構成一幅和諧的美麗圖畫。御書閣位於千佛殿東北側,平面為方形,單層單檐歇山頂,檐下飾以斗拱,綠色琉璃瓦覆頂。創建於唐代,宋代重建,明代重修。唐宋時為存放皇帝御書的地方,明代在閣內塑菩薩、玉皇像。閣基內外牆上,嵌有多方歷代名人題刻,其中以宋代蔡卞寫的《圓通經》最著名。從御書閣右側沿台階而下,在千佛殿以東,有卓錫泉、雙鶴泉白鶴泉,因三泉相距很近,故稱「五步三泉」。
慧崇塔位於辟支塔西,是唐代天寶年間(742~756年)為靈岩寺高僧慧崇所建的墓塔。塔高5.3米,面寬3.74米,石砌方形,單層重檐。南面辟半圓拱門,券額雕獸頭、武士像。東西門為飾門,雕刻有飛天、樂伎等精美浮雕,仕女憑門半掩,富有生活氣息,保留有六朝、隋代的藝術風格,是珍貴的雕刻藝術資料。墓塔林位於慧崇塔南邊,是唐代以來埋葬靈岩寺歷代高僧的地方,多系石塔。現存167座,墓志銘80餘方。塔基底座上的浮雕形象逼真,生動美觀。數量如此眾多,歷史悠久,造型精美,保存完好,國內罕見,堪與河南嵩山少林寺塔林媲美。看完文章後,大家有什麼看法可以積極留言評論。
※金頂佛光又名金頂祥光,這裡能看到佛光的時間,大都集中在冬季
※菲律賓最大的島嶼,旅遊的精華地區,走進呂宋島
TAG:心潔說娛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