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教授鼓勵孩子,如果被打應該打回去,是對還是錯?
前不久,看到一段視頻,心理畫像師李枚謹認為,當自己的孩子受到傷害時,要教育她要及時的打回去。
視頻一出,引發了家長們激烈的情緒。
昨天,在我們班,就出現了三個孩子打架,各不相讓的情況。
後來只能請來家長,可家長們也都本著,我家孩子決不能受到傷害和欺負的心理,導致一個小時了也不能解決問題。
甚至有一位家長搬出了以上的理論:孩子不能吃虧,這是對孩子心理的一種傷害,愛欺負了就要打回去。
看著這位家長堅定的眼神,作為老師,我更擔憂我的學生們未來將面對怎樣一個社會環境。
其實,大家都在推崇:孩子挨打了要打回去的說法同時,卻忽略了,人家心理學家後面的一段話:但要告知孩子,為了自保要打回去,但要知道哪裡可以打,哪裡不可以打。
事實上,她的意思並不在於孩子一定要多厲害,以至於誰也別想欺負我們。而在於,孩子自我意識的形成過程中,還要教會孩子辨別。
辨別什麼呢?
1. 正確的觀念
那些事可以做,那些事不能做。孩子首先要做到是非觀念的明確建立。
2. 自保於傷害
有些孩子的確是由別人挑起事端才導致自己「自保」的。
可有些孩子卻是因為自己撩閑,進而「傷害」別人的。
這就是區別,可以通過繪本或者小故事來告知孩子「自保」與「傷害」的不同。
3. 平時不惹事,遇事不要怕
常年代班發現,孩子各有各的不同,作為父母一定要尊重他們的性格特點。比如,我教過一個小男孩,他天性善良,內向。
因為親耳聽到過,他媽媽告訴他:你班誰要欺負你,你就打他,別怕,媽媽替你擔著。
由此,我一度對這個男孩印象非常的差。
可後來通過六年的相處,我發現,這個男孩絕不會惹別人,面對別人的欺負,他一般也會選擇隱忍。在五年級的生活,和他聊過也一次,才知道他的真實想法,他說:我表哥就是因為一時衝動把和他打架的人捅傷了,不但他進了監獄,我姑姑也整天哭,我姑父沒幾年就和我姑姑離了婚,現在姑姑一頭白髮,我心痛死了,都覺得那都是因為表哥控制不住自己情緒造成的後果,我不想成為他那樣的人。
「可人不輩子不能不遇到事啊?」我繼續問。
「遇到也不怕,但我肯定不會主動惹上麻煩的」看起來,這個普通的學生,想問題一點多不普通,甚至比媽媽比我這個老師都還成熟的多呢。
說了這麼多,似乎鼓勵孩子被打後,應該被打回去的說法並非全對,一定要辯證的看問題,與其拿來就用,不如讓孩子們自己在各種經歷中,體會利弊,選擇適合自己的處理問題的方式。
※孕期嘴饞沒關係,這幾種小零食,不僅解饞還對胎兒有好處
※房東寧願把房子空著也不願租給孕婦居住,說出3條理由,孕婦無語
TAG:雲兒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