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戰爭總動員:二戰美國敵我分明的宣傳戰

戰爭總動員:二戰美國敵我分明的宣傳戰

在羅斯福堅定地宣布站在同盟國一方之後,兵戎相見的敵對形勢在一夜之間便讓之前所有委婉客套的外交辭令變得不再適用。和任何一個國家接下來所要做的一樣,醜化、揭露敵人,支持、幫助盟友也就成了美國宣傳部門必須完成的一項政治工作。

美籍波蘭裔海報畫家阿爾圖爾·謝克(Arthur Szyk)於1942 年完成的一幅揭露軸心國邪惡本質的插畫海報。由於其繪畫作品通常將軸心國領導者加以貶低醜化,希特勒曾表態願出重金來換謝克的一條性命;而這位被羅斯福總統夫人譽為「有如反抗納粹的一支軍隊」的猶太畫家在整個戰爭期間共創作了不下40 余幅宣傳作品,影響力遍布全美和歐洲佔領區

然而在參戰後的前6 個月絕對是美國人在二戰宣傳工作中最為混亂與失敗的半年:精確資料辦事處、新聞統籌辦公室與信息情報處這3 家部門幾乎是各自為營、互不溝通,他們的宣傳方向也毫無統一性可言。這種局面直到戰時新聞處的成立才得以好轉,或者更為準確地說,應該是戴維斯下令在戰時新聞處內部成立一個名為「心理戰工作部」(Psychological Warfare Branch)的分支機構以後。該部門的主要工作職責便是利用廣播、海報和平面媒體,向民眾極力展示敵人邪惡的陰暗面,同時儘可能地提升美國民眾對於盟友的認知程度。

幾乎在戰時新聞處成立的同時,納粹德國就在捷克斯洛伐克製造了一起駭人聽聞的屠殺事件。為報複利迪策村村民掩護刺殺黨衛軍二號人物海德里希的別動隊成員,經希特勒的親自批准,該村的成年男性被德軍悉數槍殺,婦女和兒童則被送往附近的集中營。該事件迅速遭到國際輿論的一致譴責,同時也讓戴維斯意識到,這就是揭露敵人罪惡的最佳素材。於是在他的提議下,受雇於戰時新聞處的立陶宛裔畫家本·沙恩(Ben Shahn)用時兩周便完成了一幅名為《這就是納粹的獸行》的海報。海報依舊保留了沙恩最為擅長的社會現實主義畫風,整體色調陰暗晦澀,通過高聳的圍牆、骯髒的頭罩以及緊鎖的枷銬將受害者那種壓抑、無助而又恐懼的情緒毫無保留地傳遞給了每一位美國人。

這就是納粹的獸行!(本·沙恩,1942)

下面的小字摘錄了柏林電台的一段通告:「所有在捷克斯洛伐克村莊利迪策的男性全部槍決,女性驅至集中營,兒童送往勞改所——這座村莊的名字永遠地不復存在了。」利迪策村位於布拉格西北部地區,在1942 年納粹所製造的大屠殺中,只有11 名村民得以倖免。除去多數被集中槍斃的村民外,一批兒童還被德軍押往海烏姆諾集中營,他們最終的命運多為被毒氣處死。

這一題材實際上為很多畫家的創作帶來了靈感,另一位著名插畫家約翰·法爾特(John Falter)隨後也根據該事件完成了另一幅立意相似的海報,名為《為自由而獻身》。這幅海報同樣採用了高牆、陰影和皮鞭等灰暗場景來突出納粹統治下的恐懼,但與沙恩的宣傳語句相反的是,法爾特通過正面的宣傳手段轉述了林肯的名言「在這個世界上自由和奴役永不並存」。

為自由而獻身!(約翰·法爾特,1942)

自利迪策事件之後,揭露敵人暴行和反人類行徑的海報數量開始逐漸增加。久而久之,美國海報在描寫敵人時不成文地產生了一種定式:希特勒通常是一臉卑鄙狡詐、粗暴無知的神態,日本人大都是一張賊眼圓翻、面容邪惡的表情,而墨索里尼則通常被描繪成腦滿腸肥、體態臃腫的樣子。其實,極儘可能地醜化對手是二戰期間各國海報的共同特點,但對於美國人來說,這種表現手法在很多政府機構發表的官方海報上運用得並不太頻繁,反倒是極其普遍地存在於很多民間廣告團體和公司受雇畫家的作品中,甚至在各種題材類型的海報中都一再使用。

這就是敵人!(卡爾·科勒 / 維克多·安科納,1942)這幅海報最終獲得了國家戰時海報設計大賽「揭露敵人」類主題的優勝獎

這是刊登在1942 年9 月《時代》雜誌中的一篇插畫文章,標題為「日本人:封建的天皇意識必須被剷除」

你準備怎麼做呢?堅守你的崗位直到日本被徹底消滅!(美國陸軍部,1944)

戴維斯自然也沒有忘記宣傳自己的盟友。不過客觀來說,戰時新聞處對於盟國的宣傳工作做得並不十分到位。在1942 年的整個下半年裡,參與《聯合國家宣言》簽署工作的另外25 個國家很大程度上只是作為一個整體以貼花的形式出現在戰時新聞處和其他一些政府機構的官方海報上。但事實上,很多民眾根本不知道海報上那一面面國旗代表的是哪個國家,也不大願意逐一觀看蠅頭小楷般的說明文字。唯一讓戴維斯感到欣慰的是,儘管這類表現手法略顯拙劣的海報一直到1944 年仍被不斷地創作出來,但實際上由於一大批揭露敵人罪惡的海報足以讓美國民眾群情激奮,因此這些海報倒也並未明顯招致民眾的反感情緒。

天空中的波蘭勇士就像當年的波蘭騎兵一樣捍衛著世界的自由!(弗拉迪斯瓦夫·本達,1943)

滿足她們的祈求!(荷蘭女皇基金會,1943)

盧森堡抵禦侵略者!(盧森堡之友,1943) 注意海報中出現的盧森堡國家箴言:我們一如既往(Mir w?llebleiwe wat mir sin)

挪威需要我們的幫助!一千艘貨船組成的挪威商船隊不僅飄揚著自由之旗,同時還是維繫聯合國家的補給線(挪威救濟會,1943)

比利時會戰鬥下去!(雷內·斯圖爾貝爾,1942)

與此同時,美國民間團體的救濟工作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戰時救濟管理委員會在1943 年4 月還組建了一個名為「國家戰時基金會」(National War Fund)的下屬組織,這一組織的成立初衷就是為了統一美國境內700餘家社會基金團體的工作目標,並將籌得的資金加以合理分配。美國人這種慷慨相助的態度在很多宣傳海報中得到了充分展示,這其中最出名的作品仍然出自洛克維爾之手。在一幅刊登於1943 年11 月27 日發行的《星期六晚郵報》的封面繪畫中,洛克威維爾再次為我們完美詮釋了關懷、博愛的最高境界。這幅名為《難民的感恩節》(Refugee Thanksgiving)的作品依舊採用基本的明暗對比,整體風格柔和而又樸素。畫面中一名身形瘦小的義大利難民少女面對著美軍送來的火雞肉十指合攏,正虔誠地做著祈禱;但讓這幅海報的境界得以無限提升的不在於這些顯性場景,也不在於洛克維爾入木三分的神態刻畫,而在於披在少女身上的那件看起來並不合身的美軍軍衣。正是這件看似寬大的軍衣,卻從細節處將美國人的戰時人道主義精神瞬間放大,也讓每一位看到這幅海報的讀者深深地感受到了某種心靈上的溫暖。

洛克維爾為《星期六晚郵報》創作的《難民的感恩節》

遺憾的是,屢屢不受政府重視的結果讓洛克維爾懊惱地認為這幅作品並不成功,於是他將這幅海報原作銷毀。但在半個多世紀過後,這幅海報的等比例複製品仍可被賣到上百美元。

正在作畫的洛克維爾。諾曼·洛克維爾(Norman Rockwell),20 世紀前期美國著名插畫家。這位為美國《星期六晚郵報》雜誌前後共創造了300 多幅封面海報的畫家在得知美國加入二戰的第二天就著手開始了戰爭主題的設計繪畫工作。實際上,洛克維爾早在一戰期間便作為美國海軍的受雇畫家創作了一定數量的戰爭題材作品,故此對於這類主題的尺度拿捏顯然要優於多數畫家。

本文摘《戰爭總動員:畫說二戰美國國內宣傳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戰爭事典 的精彩文章:

戰爭總動員:二戰美國通用公司的備戰宣傳戰
趣味一戰史:新兵培訓守則

TAG:戰爭事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