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魯智深李逵的差距:一個為還殺債卻不輕易殺人,一個卻以殺人為樂

魯智深李逵的差距:一個為還殺債卻不輕易殺人,一個卻以殺人為樂

原標題:魯智深李逵的差距:一個為還殺債卻不輕易殺人,一個卻以殺人為樂


《水滸傳》最出彩的地方,就是其中塑造了梁山上這樣一群血肉豐滿、性格各異的好漢,而更為精彩的能將這樣一群人安排到一塊(極少數地方使用了「合當天罡地煞相逢」來搪塞。),而魯智深和李逵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很多人說,武松乃是施耐庵最喜愛的角色,給了他極多的戲份,但是魯智深、李逵和武松比起來其實也並沒有遜色多少。應該說,戲份相當的魯智深和李逵也有不少相似的地方,他們二人看起來都是典型的粗人,他們都是梁山戰鬥力的代表;但是另一方面,二人卻又有著天壤之別,而這一點,主要是體現在了二者之間境界之差距上面。


魯智深,原職乃是一提轄,因為偶遇金翠蓮哭訴其悲慘遭遇而遂起了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相助之心,當然也可能摻雜著一些英雄救美之意。他怒不可遏地衝到了欺壓金翠蓮的鄭屠那兒,三拳打死了他。


魯智深因為這「三拳打死鎮關西」而一戰成名,但是成名所要付出的代價,就是他為打死人負責,而明顯魯智深也不甘心就此為一屠夫償命,當下便開始跑路。此後又經歷了「大腦五台山」、「倒拔垂楊柳」,收服二龍山等壯舉而成功地完成了從官到僧再到匪的轉變。後來,在得到了梁山的幫助下後,選擇帶著二龍山之人投奔梁山。


剛出場之時,他儼然如同戴宗的小弟一般,從戴宗出場時在獄中的那副嘴臉,由此我們可以推斷李逵很可能就是戴宗的打手。後來,李逵在與宋江相遇後,由於江湖上盛傳宋江其人的大仁大義,讓這個莽大漢也不禁對這個黑大漢刮目相看。但是說實話,他起初對於宋江並不是由衷的信服。


然而,應了那句老話,「有錢能使鬼推磨」,當宋江發現眼前這個彪形大漢急於用錢時,喜不自勝地立刻掏出一錠十兩的大銀交給了。這時,李逵才體會到了「及時雨」的含義,對宋江才開始真正尊敬起來。


後來,宋江因為寫反詩一事而惹上官司,又經吳用「運籌」結果失敗後,面臨殺身之禍時,李逵義無反顧地站出來,於千軍萬馬的圍堵中,力保宋江,這也就徹底了二人之間「偉大的友誼」。



很明顯,魯智深和李逵都不是善茬,二人一路走來手上都沾了不少血,比如死在魯智深手上的鄭屠、崔小乙等,死在李逵手上的就更多了。但是,為何筆者卻要說,這二人正是在這方面有著巨大的差異呢?

在魯智深後來陪同宋江前去五台山參見自己當年的師傅智真長老時,作者透露了這樣一個訊息,那就是智真長老乃是可以知曉過去未來的一活佛,他看清了魯智深乃是「了身達命」之人,「只是俗緣未盡,要還殺生之債。」結合智真長老給出的有關魯智深的偈語一一應驗,我們有理由相信其中「要還殺生之債」的真實性。


也就是說,魯智深的殺生,是為了「還債」。可即便如此,他所殺的人都是些什麼人呢?雖然一個個稱不上大奸大惡,但至少也沒有什麼好人,自始至終,他都幾乎沒有欺壓良善之舉,可是李逵呢?



李逵這個人,最大的特點就是「嗜殺」。這一點,並不是說他在戰場上作戰勇猛之類,而是說他完全把殺人當做了愛好一般。就比如扈三娘一家就因為他簡單的一句「為了盡興」而被盡數殺害;就比如面對一個小衙內,他都能毫不猶豫地將其殺害;就比如面對將要投奔梁山的韓伯龍,也被他二話不說就砍翻在地。


李逵之殺人,不論是手無寸鐵之孩童,亦或是佝僂老人(羅真人),他都不會有一絲一毫的心慈手軟。這樣的一個人,他的人生境界,也就是「殺人機器」幾個字而已了。


毫無疑問,看起來和魯智深有幾分相似的李逵,其實真正和魯智深比起來,實在是差了太多。也許正是因為如此,才導致了最終魯智深安然圓寂、李逵被宋江用毒酒毒死的悲慘局面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聲音 的精彩文章:

朱元璋和康熙誰培養接班人最正確?《紅樓夢》對此作了影射
末代皇帝溥儀究竟有多富裕?專家估計:他退位後稱得上世界首富!

TAG:新聲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