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解答:如果扶蘇即位,秦朝會像日本天皇一樣萬世一系嗎?

解答:如果扶蘇即位,秦朝會像日本天皇一樣萬世一系嗎?

問題如下:

如果扶蘇即位,秦朝會像日本天皇一樣萬世一系嗎?

回答如下:

開宗明義,不能。

因為任何一個王朝立國,都有一個合法性解釋的問題,在日本天皇神格化的過程中,就是通過創世神話的血統論,來保障天皇法統的合法性。

所謂合法性,就是解釋:

為什麼是他?為什麼不是別人?

日本神道教本身是萬物有靈的原始宗教,伴隨著大和政權和日後日本天皇政權的建立,而逐步塑造起的神話神系,以及皇族神裔的體系。

而中國已知文字記載的王朝,能夠比擬的,只有商朝。

商王朝在《史記·殷本紀》中記錄的始祖神話,一方面強調了其先祖簡狄為「帝嚳」之妻的身份,另一方面,點出了天命玄鳥,降而生商的神裔地位,也就是說,商王家族即神裔之族。

結合後世對甲骨文的考證,我們知道,「嚳」本身是甲骨文「夔」的變體,實際上就是「天帝」的名字,而商人的始祖神話,其實就一直在強調商王血脈來自於「天帝」,即神裔。

而《殷本紀》實際上已經是經過周朝人和秦漢人修改過的商人始祖神話,因為在這個版本中,「帝嚳」已經由唯一「天帝」化身為「五帝」之一,即由上帝變成了人王。

實際上,已知的「五帝」是上古時代不同部族各自的神話祖先,「是神而非人」,但在經歷過戰國、秦漢的文化大融合之後,原本的東夷、越人、西戎,糅合而成一體,經歷了神系、神譜的「大一統」。

本身並不在一個系統中的各色神祇,變成了父子相傳的上古帝君,比如女媧造人的神話,就存世著不同的版本,有捏土造人的,有與伏羲兄妹生人的,對於大洪水,既有女媧鍊石補天治水,也有鯀和大禹父子兩代治水,不同序列的「神話」在大一統的過程中疊加到各個「人」身上,就會產生這種矛盾。而這個過程,基本上是在戰國、秦、漢之際蒸騰,至漢武帝時代大成。

而周國,作為商文化的邊陲傳播者,也是重要的聯姻諸侯,在崛起滅亡商朝之後,一樣進行了絕對類似的「始祖神話」創作,《史記·周本紀》中記載的周人先祖周嫄,同樣是「帝嚳」的妻子,身份為「元妃」,而商人始祖「簡狄」則只能居於「次妃」,生子的故事,也是與簡狄類似的天人感應。

經過這麼編排之後,周人的始祖反而成了天帝血裔神族的「嫡長」,而商人的始祖反而成了「庶孽」。

可想而知,這種針對性極強的神話,只能是周朝滅亡商朝之後,周人對篤信神鬼的商人後裔所進行的政治宣傳,武王伐紂,不再是一場「下克上」的叛亂,而是糾正倫理失序的正義之戰,即嫡出神裔子孫奪回應有「天子」之位的必須之戰。

這是對被征服者的「宣教」和「洗腦」,而在周人的王官之學中流傳的「經」,即詩、書、禮、樂、易等作品中,尤其是《詩經》和《尚書》中,周人對自己族內的貴族精英們卻在反覆告誡,「天命」與「德」相關,也就是政權是靠著人間世的統治得來的,千萬別把自己也忽悠信了,覺得自己是天命所歸的唯一人選。

《尚書·呂刑》說:

「惟克天德。」

《尚書·蔡仲之命》:

「皇天無親,惟德是輔,民心無常,惟惠為懷。」

等到了秦代周之時,無論今天的「大秦粉們」如何強調他們心中的正義(得國之正),周朝的八百年正統天下,都讓曾經的周王牧馬人,嬴姓後人們感到無從下口。

因為,嬴姓雖然足夠古老,卻並不出自商王的子姓,也不出自周王的姬姓,正因為其古老,反而無從延續「商周之變」中的神話故事,作為沒有「天帝」血脈的家族,神裔的故事,再也唱不下去了。

所以,統一天下的秦帝國,從「陰陽家」的手中,找來了「五德終始說」,這套理論在戰國中期已經開始流行,根本原因即在於,戰國時代正是「七雄」四面吞併各種小邦,絕滅它們的千年傳統的時代,無數「亞文化」湧入,讓維持地方數千里的「大國」成為難題,解釋「新的存在」和「新的變化」,成為各家的必需品。

具體來說,即在周人「皇天無親,惟德是輔」的概念基礎上,對「德」進行可見、可歸納的描述,而最為直觀和易理解的,無過於「五行之說」。

這種建立在經驗觀察基礎上的物質世界解釋,一直到1500多年後王安石撰寫《洪範傳》的時代,仍舊在沿用,甚至再過1000年,還有中國人在醉心於其中的「博大精深」。

其實,這種原始的「基本元素論」在古埃及、古希臘都有,喜歡看西方魔法小說的,一樣能夠看到這些「水」、「火」、「風」之類的玩意兒,在那個時代,一點都不奇怪,因為當時的觀測條件,就算提出了「量子力學」,你也沒法「證實」或者「證偽」,只能接受這種對世界認知。

而由物質世界的「規律」推導社會「規律」,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所以,秦帝國以「水德」自居,並為周王朝塑造本來沒有的「火德」,再以「五德終始說」參考五行相剋的理論,「水克火」就是「規律」,就是「天命」,人間王朝秉承天命,在「德」的輪轉中萬古長存。

問題是,秦始皇的這個理論,本質上是「顧頭不顧尾」的,周的「火德」被秦的「水德」代替,則秦的「水德」終究也會被「土德」所代替,這一點系統bug,秦始皇選擇了忽略不計,自稱始皇帝之後,要子子孫孫至於萬世,究竟是不是留下了什麼遺詔,要多少年改一回「德」,由於史料缺乏,我們無從知曉,至少現在是不知道的。

所以,哪怕是扶蘇繼位,解決或者緩解了秦王朝的短期危機,只要帝國一有衰弱的跡象,國內的野心家們,同樣會舉起「五德終始說」的大旗,來終結秦的「天命」。

就像之後統治了200年的漢帝國一樣,哪怕漢武帝定了「土德」,舉國的儒生們,仍舊會舉起「今周公」的旗幟,說王莽是孔子之後500年而聖人出的「新聖人」,讓劉氏家族讓位子。

而這五百年有聖人出,孔聖人替漢帝受天命的說法,還是漢武帝自己主導下提出來的,說是他親手為漢王朝掘墓,也不為過。

所以,哪怕是扶蘇繼位,也不可能有什麼萬世一系的秦王朝,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政治文化傳統。

秦朝既然打倒了周朝,廢棄了之前的「一元化合法性故事」,而變成了「可變的合法性故事」,那麼,「出來混總是要還的」,不可能只有「興」沒有「亡」。

況且,秦王朝的制度性暴虐,也不是一個兩個仁君就能消毒的,拚命壓榨底層的「編戶齊民」帝國,靠的就是以力服人,力量一旦衰弱,完犢子本就是遲早的事兒。

- E N 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劉三解 的精彩文章:

解答:司馬遷為什麼說匈奴是夏朝遺民?
解放前中國歷史教科書如何進行「歷史分期」?

TAG:劉三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