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夜班族、熬夜族看過來,2型糖尿病風險提升不是鬧著玩的

夜班族、熬夜族看過來,2型糖尿病風險提升不是鬧著玩的

較真要點(趕時間?看要點就夠了):

1、研究顯示,上夜班使護士人群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提高了1.31倍,如果疊加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則進一步把風險提高到2.83倍之多。並且這個風險與夜班的時長和頻率密切相關,上夜班1~2年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增加5%;上夜班3~9年,風險增加20%;上夜班10~19年,風險增加40%;上夜班20年以上,風險飆升58%!

2、夜班致2型糖尿病風險增加的機制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生物鐘紊亂導致褪黑素、腎上腺皮質激素等內分泌水平和節律被破壞,擾亂了人體的血糖水平;二是飲食不節制和運動不足等不良生活方式的疊加,導致肥胖等糖尿病高危因素增多;三是夜班壓力使焦慮抑鬱等不良情緒增多,導致糖尿病發病概率提升。

3、即便有人不得不長期從事夜班工作,也建議盡量通過固定自己的生物鐘,抽時間鍛煉並保持理想體重,做到合理健康的飲食等方式來降低夜班的危害。

查證者:劉冰 | 北京友誼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

最近不少醫護人員被這樣一條消息「扎心」了——著名的《英國醫學期刊(BMJ)》發表研究稱,上夜班可提高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護士是高危人群。夜班的危害真有那麼大嗎?熬夜族要怎麼辦?

一、研究顯示,上夜班可明顯增加護士人群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並且疊加不良生活方式或隨著上夜班年限的增多,這個風險會進一步增加

這個「夜班輪替工作和生活方式與2型糖尿病風險的關聯」的研究,來自美國的《護士健康研究(Nurses』Health Study,NHS)》,收集了超過14萬名護士的數據,跟蹤隨訪了22年,結果發現:僅5年時間,夜班工作者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就比不上夜班的人高出1.31倍,如果疊加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則可以把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提升到2.83倍之多,這裡的不良生活方式包括運動不足、飲食質量差、體重增加等等[1]。

此外,早在2011年,另一個著名醫學雜誌《科學公共圖書館 醫學(PLOS Medicine)》也發表過類似的研究。該項研究跟蹤調查了超過17萬名護士近20年,發現參加過夜班工作的護士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明顯增加,而且這個風險與夜班的時長和頻率密切相關,上夜班1~2年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增加5%;上夜班3~9年,風險增加20%;上夜班10~19年,風險增加40%;上夜班20年以上,風險飆升58%[2]!

二、上夜班會打破人體生物鐘,導致褪黑素和腎上腺糖皮質激素分泌紊亂,從而干擾人體血糖水平

夜班的主要危害是導致「生物鐘紊亂」。生物鐘掌控著人體的「神經、內分泌和免疫網路」,人體所有的器官和功能都在這個網路的調控下有條不紊地進行。這個生物鐘一旦被打破,各種麻煩就會接踵而至,小到免疫力下降、皮膚變差,大到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甚至癌症等[3-4]。

數千年的農業社會生活已經讓人們養成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大致生理節律。即便現代社會夜生活比較豐富,大部分人也都是白天工作,晚上休息,無非是睡得晚些了而已。但是夜班工作者通常是晝夜顛倒,完全打破作息規律,不可避免地紊亂了人體生物鐘,直接後果就是干擾了人體的內分泌系統,導致某些激素分泌混亂。

首當其衝的就是褪黑素。褪黑素是由哺乳動物和人類的松果體產生的一種胺類激素,當哺乳動物處於黑暗中時,褪黑素的分泌活動會立即加強;當轉於光亮環境時則立即停止分泌,它的主要生理作用是抗衰老和調節睡眠。褪黑素能夠縮短睡前覺醒時間和入睡時間,改善睡眠質量,並使睡眠中的覺醒次數明顯減少。因為夜晚長時間不睡或者睡得太晚可引起褪黑素分泌紊亂,導致睡眠質量差,進而干擾胰島素的分泌和功能,增加胰島素抵抗,所以夜班是血糖升高的重要危險因子[5]。

第二個受影響的就是腎上腺糖皮質激素。 是不是有點耳熟?傳說中「致人發胖的激素」就是它的親戚。腎上腺糖皮質激素的作用非常強大,可以說是人體的「生命激素」,它可以調控血壓、電解質以及糖、蛋白質、脂肪的代謝,其中對血糖的影響主要是對抗胰島素,導致血糖升高;感染、創傷以及緊張焦慮等都會引起它的分泌增加。正常人體在夜間入睡後,腎上腺糖皮激素的分泌就會明顯減少,人體也需要它減少。但是人在上夜班的時候,這種激素的分泌就沒法減少,甚至還可能因為夜班的忙碌以及各種緊張活動,造成腎上腺糖皮質激素的應激性增加,長此以往就會對血糖造成不良影響。

三、上夜班容易導致更多不良生活方式,疊加在一起進一步提高了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

再說說夜班對生活方式的影響,不良生活方式+夜班對血糖的影響絕對是1+1>2。還以筆者熟悉的護士人群為例。

首先,她們會在夜班前和夜班後拚命睡覺,不管是白天還是黑夜,抓緊一切時機「補覺」。神馬運動、健身,統統與她們絕緣;夜班前不敢鍛煉,怕夜班體力不支;夜班後「累成狗」,沒有精力鍛煉。要知道,運動不足和缺乏運動導致的肥胖會造成糖尿病發病率的增加[1]。

第二,飲食不健康,因為要「熬夜幹活」,所以很多人會本能地選擇「大吃特吃」來補充能量,甚至有些人還會通過吃甜食來改善「上夜班的壓抑的心情」。長期的高熱量高碳水化合物飲食會引起體重增加甚至肥胖,這也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誘因[1]。

第三,護士的工作特殊,無論是在急診面臨各種搶救,還是在病房照顧病人,忙個不停和時刻緊繃是她們的常態,難免帶來焦慮,甚至抑鬱。有研究證實,長期的焦慮抑鬱會導致血糖升高,甚至是糖尿病[6]。

四、建議夜班族和熬夜族盡量固定自己的生物鐘,抽時間鍛煉並保持理想體重,做到合理健康的飲食

說了這麼多夜班的危害,我們的護士天使們是不是沒救了?許多熬夜族是不是也瑟瑟發抖了? 不用慌張,有救!

最佳方案當然是 「換一個沒有夜班的工作」。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如果不得不長期從事夜班工作,建議盡量做到以下幾點:

1、固定自己的生物鐘

要讓自己睡眠和清醒的時間相對固定。夜班也是有一定規律的,只要盡量做到在同一時間睡覺,同一時間清醒,即使休息的日子也這樣做,那麼就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新的「生物鐘」。這個雖然比不上「自然生物鐘」,但遠比毫無規律的生活要好。也就是說,就算一個人不得不在中國進行著美國時間式的作息,那每半年輪換一次,也比每周輪換一次要好得多。這個需求希望製作排班表的「調度」能考慮一下。

2、儘可能鍛煉並保持理想體重

雖然夜班熬人,但也應抽出時間鍛煉。在夜班當天,可以選擇相對輕鬆和短時間的鍛煉項目,比如做做簡易健身操;在休息的日子裡,則可以做一些稍有強度的鍛煉,比如跑步、游泳等。雖然很苦很累,但對健康非常有益。合理的有氧運動,既能幫助控制體重,又能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從而預防糖尿病。

3、合理健康的飲食

盡量避開高熱量、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遠離油炸食品和甜食,多攝入膳食纖維,補充維生素,比如新鮮的水果但不是果汁,適當增加蛋白質的攝入,夜班期間如果飢餓可以選擇食用一些乾果或牛奶。

選擇了醫學就不能避免夜班,我們改變不了夜班但能改變自己,自律的生活方式能夠幫助我們遠離糖尿病。從今天起,規律作息、堅持運動、管住嘴!以上建議也同樣適用於其他熬夜族。

(想查閱本文的參考文獻,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全民較真」,在今天推送的文章中獲取)

本文編輯:zolazhang

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較真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