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代此衙門技術含量最高,危險係數也最大,稍有不慎就會腦袋搬家

清代此衙門技術含量最高,危險係數也最大,稍有不慎就會腦袋搬家

清宮中要說誰的差事最不好乾,危險係數最高,那毫無疑問是太醫院的御醫們。御醫的職責主要是給皇帝、后妃把脈看病,除了要擁有高超的醫術外,還得謹慎小心,一旦出現過錯將會面臨無妄之災。比如光緒帝死後第三天,朝廷就下了兩道詔書,處罰各省所薦的御醫,就連太醫院院使張仲元等人也得了個革職戴罪效力的處分。

太醫院,是清代專業技能最高的衙門,御醫們也是精挑細選個個醫術精湛,但中醫看診,一般都要經過望、聞、問、切的過程才能判斷出病症所在。但是在皇宮裡面,御醫們以卑微的身份給尊貴的帝後們看病,就不能像對待普通百姓那樣「放肆」了,尤其是后妃,決不能有肌膚之親,褻瀆天顏。

就以慈禧太后為例,她對看病這件事就十分敏感,有一點小疾就會召來御醫。她經常住在頤和園,頤和園裡的「益壽堂」就是太醫院御醫們值班的地方,每天都有數名御醫當班,為的就是慈禧隨傳隨到。慈禧一旦需要御醫,太監李蓮英機會馬上去益壽堂傳差,御醫們聽到傳喚,就立即趕到慈禧的住所。

看病時,慈禧一般都是斜靠在一個較低的寶座上,寶座的兩邊各擺放一張小桌,上面鋪有軟墊,四個御醫進入寢宮後不能抬頭張望,只能低頭看地,向太后跪拜請安後,伺候慈禧的宮女就將老佛爺的兩個袖口輕輕地挽起,並在手腕上蓋好手絹,然後分別放在寶座前的兩張小桌上。

四個御醫分成左右各兩人,要低頭跪著慢慢移到小桌前,然後隔著手絹在慈禧的腕上診脈。之後,四人將慈禧兩隻手都診過之後,才叩頭退出。然後在配殿四人根據各自診脈的情況寫出四份脈案,並寫下處方後交給李蓮英,這時候慈禧就要命人把處方上開列的每一味葯和《證記準繩》、《本草綱目》等書進行查對,認可哪些葯能用,哪些葯不能用,最後再重新擬出新的藥方,以此來配藥。

可見,慈禧對自己的病真的是謹小慎微,連醫術高超的御醫們也不放心,一定要和老祖宗的葯書核對之後才敢吃藥。而御醫給慈禧看病,只能從診脈來判斷病因,要對症下藥也是相當困難的。

在慈禧身邊當過翻譯官的德齡公主在她的回憶錄中,曾經還講過一段慈禧在生病後對西藥所發表的感慨。慈禧認為,外國醫生在人們生病時通常給病人吃一些藥丸,這樣做其實是很危險的,因為根本不知道藥丸是用什麼東西做的。

而中藥就不同了,中藥一般都是用職植物的根莖做成的,有專門解釋那種葯能治那種病,就能查處應該吃什麼葯。看得出,慈禧太后對於對症下藥領悟得十分透徹,必須做到有據可查才能用藥,反正前提就是要御醫們無機可乘,不至於誤了自己的性命,所以對於西藥,慈禧一直都很排斥。

據說,有一次慈禧見宮裡的一個太監生了癤子,西醫竟然用刀子把癤子割開,雖然小太監嚇得要命,但是過了兩天卻也好了,有了這次親身經歷,慈禧對西醫的態度有所轉變。有一次她咳嗽,吃了幾天中藥不見效果,於是一個外國公使的夫人給了她一些藥丸,說是治咳嗽的。可是慈禧還是覺得不放心,雖然收下了葯,但始終也沒敢吃,最後不得不扔掉。

清宮的御醫們面對這些帝王后妃們,最麻煩的就是他們思想保守,生怕有人從中迫害他們。而有的帝王更是不懂裝懂,自認為對醫學頗有研究,對御醫們的治療方案大加干涉。康熙皇帝就是這樣,他經常插手御醫們的治理方案,時不時就說這不行,那不行,整個太醫院都被他看成是一群庸醫。

但對於御醫們來說,最害怕的還是皇帝患病去世,但凡是有皇帝駕崩,他們都要受到嚴格的審查,雞蛋裡挑骨頭,有時故意找茬,也要尋出一些理由來,為此獲罪的御醫也不在少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古歷史 的精彩文章:

清代一個知縣年收入10萬兩,可仔細一算賬,這官當得還算清廉
清代的政治土壤不適合奸臣生長,如果非要找出一個,此人勉強勝任

TAG:千古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