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重傷及疤痕,人類史上地震烈度最大的「海原大地震」還留下了……
圖文/徐磊孫永亮 金亮 康登成 段佳
98年前一個極其平凡的寒冬夜晚,以寧夏南部海原為中心,承受了一次來自大地心臟強烈的跳動。
在這裡,突如其來的一場里氏8.5級特大地震,在長達幾百公里的地震斷裂帶上,奪去了數以萬計的生命、留下了滿目瘡痍的傷痕、烙下了揮之不去的印記,人類史上地震烈度最大的一次強震由此誕生。地震誘發地質災害眾多,滑坡尤為典型。
周邊地區滿山的黃土滑坡,堵塞溝谷,如同震後蒼天大地所留下的淚滴一般,在西吉縣形成了大小不同、星羅棋布的堰塞湖,這裡成為了亞洲第二大地震湖泊,亦形成了海原大地震特有的現象級地震景觀遺迹。
山崩地裂,生靈塗炭
1920年(民國九年)12月16日20時05分53秒,位於寧夏南部的六盤山地區大地一聲巨響後,幾分鐘內持續山搖地動。隨之山崩地裂,哀鴻遍野,滿目瘡痍,一片狼藉……在這裡發生了世人罕見的里氏8.5級的特大地震。此次地震震中位於海原縣城以西哨馬營和大溝門之間,屬淺源地震。震源深度17公里,震中烈度Ⅻ度,成為了人類史上地震烈度最大的一次地震,「海原大地震」由此聞名於世界。
此次特大地震為典型的版塊內部地震,重複周期長。地震形成了一條長達237千米的斷裂帶,影響範圍約170萬平方公里千米,全國約四分之一面積的人都感受到了震動,全世界的九十六個地震台站同時記錄到了此次地震。地震所釋放的能量之強大令世人瞠目結舌,這相當於約1200顆廣島原子彈的威力,超過11個唐山大地震,地震波能夠繞地球兩圈。
地震導致眾多山體滑移,溝谷河流阻塞,道路交通斷絕,房屋棚舍倒塌,整個大地一片生靈塗炭,人員傷亡、財產損失極為嚴重。根據1922年《地學雜誌》的資料表明:這次地震共造成死亡人數234117人,地震波及最為嚴重的震中以海原縣為中心的方圓200多千米範圍,寧夏、甘肅、陝西三省共計27縣。海原和固原為極震區,強震給震區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了極大的損失,災情慘重。
震生百相,湖從地生
由於此區域所處特殊的地形地貌及地層岩性特徵,在巨大的內動力地質作用下,黃土丘陵區的山體滑落河谷,坡坎擠壓形成丘陵,拉裂形成深谷,地下水溢出,地震搖動山體形成了規模巨大、數量極多的滑坡地質現象,這一現象致使這一帶的山川大為改觀。
大量的山體滑坡造成了山澗、窪地、深谷、溝壑堵塞,形成水堰。原來的黃土梁峁,在地震作用下幻化成大片沼澤湖堰,在地震波及區域隨處可見。這其中,以西吉縣多處堰塞湖最具代表性。
根據專家學者1965年在西吉縣城周圍的考察,發現有這樣43座由地震形成的天然堰塞湖,如串珠狀一般點綴在濫泥河谷附近,它們如同蒼天大地為震區灑落的淚滴一般,任日月交替、斗轉星移,守望見證著這片土地未來一切的變化發展。
綠水青山,寧南水鄉
海原大地震在給世人留下不可挽回的重傷及疤痕的同時,也重塑了當地獨特優美罕見的自然奇特景觀。西吉震湖就是這場地震應運而生最為壯美的饋贈。
它位於西吉縣城西南約32千米處的蘇堡鄉黨家岔村,目前是亞洲第二大地震湖。震湖形狀狹長,原湖水面積約80平方千米,現有水面東西寬600米,南北長約 3110米,總面積達186萬平方米,平均水深約12米,最深處達27米,蓄水量1120萬立方米,是半乾旱黃土高原地區一道獨特的現象級地震景觀。
現如今,再次走進西吉黨家岔震湖,這裡「十里長峽,碧波蕩漾,鴨鵝戲水,燕飛魚躍……」,學者盛讚「北有沙湖美,南見震湖奇」。藍天環抱、綠水青山、湖面碧波蕩漾、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猶豫一幅奇特秀麗的畫卷,鋪展在這片震後重生的寧南水鄉。
由於震湖地震遺迹明顯,生態環境良好,景觀獨特優美,極具科學考察、旅遊觀賞、探奇探險價值,因此,這裡被稱為地質學家眼中的「地震博物館」。該處2003年被自治區批准為「自治區級濕地自然保護區」,2006年被國家地震局命名為「國家級典型地質遺址」。
震湖流域附近的動植物資源也極為豐富,這裡有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和自治區級保護動物30多種。植物有22科44屬62種,流域內共有脊椎動物5綱24目49科116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雕、玉帶海雕、白尾海雕3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斑嘴鵜鶘、紅腳隼等11自治區重點保護的有20種,占自治區規定的保護種類(共51種)的39%。其中震湖孕育著一種奇特的魚種—彩鯽,只有西吉縣才有這種鯽魚,所以稱為「西吉彩鯽」,極具觀賞價值和科研價值。
一處處地質遺迹用自身的演化訴說著當地的一段傳奇歷史,海原大地震這場「世紀大震」在當時可以說是毀滅性的自然災害,但同時也塑造出諸如西吉震湖這般的奇觀異景。
本文轉載自:地震三點通
※「嫦娥四號」登月在即,先來看看它的得力助手——月球車!
※楊紅櫻:兒童閱讀的需求是想像力、求知慾和情感
TAG:知識就是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