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陳彧等研究提示:預定CABG策略與實際完成的手術策略在方式、靶血管位置及血管橋選擇存在差別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陳彧等研究提示:預定CABG策略與實際完成的手術策略在方式、靶血管位置及血管橋選擇存在差別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陳彧等研究提示:預定CABG策略與實際完成的手術策略在方式、靶血管位置及血管橋選擇存在差別

CABG 策略的制定是手術成功的關鍵,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臟中心陳彧等研究發現,基於冠脈造影預先制定的 CABG 手術策略與實際完成的手術策略會存在一定的差別,與醫生年資無關。

這種差別表現在手術方式、靶血管位置以及血管橋材料選擇三個方面。

CABG 主要包括 ONCAB 和 OPCAB 兩種方式。當前國內很多單位都能開展這兩種技術,手術方式的選擇主要依賴外科醫生的手術經驗及治療效果。

該研究數據顯示,ONCAB 符合率最低,僅 52.9%。

研究者指出,在像北大人民醫院以OPCAB 為主的單位,醫生對於這種策略選擇更有一致傾向性,而對於 ONCAB 的選擇存在較大分歧;如有些嚴重血管病變患者,術前預計麻醉誘導後會出現循環不穩定,因此術前傾向選擇體外循環,但術中可能循環尚可,接受而堅持在非體外循環下完成手術,還有一些患者術中發現主動脈嚴重鈣化,無法行體外循環插管而轉行 OPCAB。

靶血管位置的選擇是手術方案制定的核心內容。本研究結果顯示,不同靶血管位置的符合率不同。

左前降支符合率為 97.5%,符合率最高,主要與左前降支供血範圍及再血管化治療的重要意義相關。

而右冠脈系統符合率最低,僅為 82.5%,右冠脈系統常用的搭橋位置有右冠脈主幹、後降支、左心室後支,在制定手術策略時,差別更加趨於顯著,主要和病變位置相關。

目前第二根動脈橋的使用率仍偏低,本研究中,第二根動脈橋的使用率只有 13.2%,在術前制定的CABG 策略中,該比例更低,僅為 10.6%,目前大多數醫生傾向於選擇單側乳內動脈加大隱靜脈的策略,對於多動脈橋選擇傾向小。

而且,本研究結果還顯示,獨立手術醫生選擇 CABG 策略時具有相對穩定性,受訓醫生經過培訓後策略符合率逐漸提高並接近獨立醫生水平,CABG 策略研究對受訓醫生具有培訓價值。

連續納入 2016-06 至 2017-05 擬初次單純行 CABG 的冠心病患者 287 例,由 9 位外科醫生基於冠脈造影結果,獨立制定術前預定策略,經全科討論後確定基本手術方案,由獨立手術者完成手術,術後記錄實際手術策略,計算術前預定策略與實際手術策略的符合率。

9 名外科醫生分為獨立醫生組(n=5)和受訓醫生組(n=4),對兩組術者的策略符合率進行比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循環雜誌 的精彩文章:

芬蘭研究首次發現,吃得咸可致房顫
2018年新型口服抗凝葯臨床研究歲末盤點:給患者最安全有效的抗凝

TAG:中國循環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