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狗十三》想讀懂你的孩子?想想TA在家裡的經歷

《狗十三》想讀懂你的孩子?想想TA在家裡的經歷

從《狗13》到《狗十三》,這部等待了五年的影片,終於上映。當看到《狗十三》的劇情簡介時,我似乎覺得已經了解到了影片的全部,帶著些許期待走進影院,卻發現從頭至尾確實沒有什麼跌宕起伏的情節。

但就是這樣一部平平淡淡的電影,卻給人以諸多感慨,劇中主人公李玩的種種經歷影射了多少中國孩子的成長之痛。

劇中李玩是一名13歲的初中生,父母離異,跟著爺爺奶奶長大。父親和繼母生了一個兒子,取名昭昭。李玩喜歡物理,但因為英語成績不好,再加上參加英語口語比賽獲獎可以得到直升高中的名額,父親堅決地幫她選擇了學校的英語組。

李玩因此而心情不好,父親送給她一隻狗來哄勸女兒。李玩一開始很排斥,但很快對這隻狗產生了感情,她給它取名愛因斯坦,但有一天爺爺在遛狗的過程中把狗弄丟了,後來他們又找了一隻狗給李玩,說這就是愛因斯坦,但李玩知道這並不是……片尾,弟弟在溜冰場一次次摔倒、哭泣,然而教練並不給他以援手,李玩似乎從中看到了自己。

叛逆是成長必經的嗎?

記得上初中的時候,老師就告訴我們:青春期的叛逆是正常的,但處理不好會影響我們的學習與成長。這代表了不少人的觀點,甚至有人反過來認為,青春期不叛逆是不正常的,這意味著沒有獲得成長,因為你的自我意識沒有發展起來。

這種說法似乎暗含著一個潛在的前提,那就是孩子這時候產生的想法與觀念一定與父母不一致。於是當孩子「覺醒」的時候,就開始反叛。既然叛逆即成長,那麼這樣的成長結果究竟如何呢?

兩代人不同思想的碰撞,最終結局往往不是二者的融合,而是強勢的長輩戰勝了晚輩。就像劇中的李玩那樣,在與家人的一次次熱戰或冷戰中漸漸地「懂事了」——收斂起個性,壓抑掉慾望,把真實的自我隱藏起來,成為一個「乖孩子」。

她也學會了犧牲自己,迎合他人。於是,大人們欣慰地感嘆,孩子「長大了,成熟了」,殊不知,TA只是接受了權威。

我們會看到,很多人在面臨抉擇之時會陷入迷茫,TA們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想要什麼,因為習慣了服從,習慣了聽命於長輩;更有甚者,整個人生都被父母所安排。

這部影片大概也是在提醒千千萬萬的父母,請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對孩子多一分理解,少一分責備;多一點溝通,少一點強勢。

在民主協商的家庭氛圍中,孩子也許就不會用反叛來表現自己的意志,如果一切都可以商量,何必要叛逆呢?在對話中增進理解,才是成長的正確打開方式。

懂事,是理解父母,但絕不是丟失自己。

孩子需要的到底是什麼?

李玩其他功課都很好,但英語不好,卻並不想參加英語組來提高成績;當父親自作主張為李玩選擇了英語組之後,李玩痛哭不已,父親無奈中拿出幾張鈔票想哄哄女兒,卻並不被領情。

聽說「愛因斯坦」自己找回來了,李玩立即從學校飛奔回家,但當她發現這並不是「愛因斯坦」時,卻並不喜歡它;當李玩英語成績進步、物理競賽取得第一名時,她也沒有表現出多麼的欣喜。

我們會發現,父母極力給予孩子的都是功利性的東西,而孩子內心所渴望的卻是情感的依託。李玩喜歡物理,是因為現實中有太多的不如意,而平行宇宙的概念可以讓她從中找到一絲安慰。

李玩喜歡她的狗,是因為她在狗的身上看到了自己,他們似乎同病相憐,相互依偎,這隻狗成了她的精神依託;李玩在心情不好的時候去找高放喝酒,也是想尋求心理安慰。

劇中的李玩並沒有和高放談戀愛的意思,但不可否認的是,青少年早戀越來越多,我想,他們一定和李玩一樣,缺乏一個可以傾訴的人,可以理解他們的人。

家,本應該是溫馨的港灣,但在這時,卻與自己格格不入。他們需要一個親密的人來依偎,如果無法在親情中找到,大概只能到愛情之中去找尋。情感需要依託,情緒需要釋放,如果在家裡只能得到責罵與毒打,他們只能另尋別處。

看到青少年上網成癮、酗酒、吸煙、離家出走,甚至結束自己的生命,旁人感到不解和痛心,卻不曾知曉他們究竟經歷了什麼。

都說現在的人很功利,其實這種功利尚未沾染到孩子身上,但家長們卻極力地給孩子灌輸這樣的價值觀。

記得小時候大人們經常會說哪個孩子很成熟,如果把背後的意思剖析開來,其實就是說這個孩子懂得為自己的利益而操心,TA會知道什麼是「有用」的,什麼是「沒用」的,「有用」就成了TA的行動指南。

於是有的孩子上「副課」不聽講,專心學習「正課」;不去競選各種班幹部,只想埋頭學習;不參加各種活動,因為會佔用學習時間。

這樣的孩子不是天然形成的,背後一定有著強大的推手。他們從小到大隻知道「有用」,卻不知道「無用之大用」,最可悲的是,他們從未傾聽過自己的內心。

關於李玩的弟弟

李玩的弟弟昭昭,全家人都向著他,他打破了奶奶的頭,奶奶誇他力氣大;因為打狗,後來被狗咬傷,父親把狗送走了。

我們似乎可以窺探到多年之後的昭昭,肆意妄為、無視紀律……很多父母都是如此,小時候不分是非向著孩子,長大後卻怪TA不懂事。

片尾再次出現了昭昭學滑冰的場景,教練把作為輔助的椅子拿開,昭昭由於站不穩,摔倒了,還沒站起來,又摔倒了。他尋求教練的幫助,教練卻並不施以援手。

看到這裡,有的人會覺得父母過於急功近利,孩子走路還走不穩,就被送去學滑冰;也有的人覺得,被全家寵壞的小皇帝習慣了依賴,離開了家人的庇護,自己就無法獨立行走。

當我看到這一幕時,是一種無法言說的痛心。昭昭一次次地站不起來,顯然是沒有掌握技巧,然而教練只是不停地鼓勵他站起來,並不告訴他正確的方法,於是他只能一次又一次地摔倒。

正如成長中的李玩,所有人都在催著她趕快長大,卻從沒有人告訴她應當以一個什麼樣的方式長大。跌跌撞撞、踉踉蹌蹌,李玩終於以自己的方式「長大」了,她學會了顧全大局,學會了隱藏真實的自我。

李玩的所經歷的一切,即將在弟弟的身上重演;李玩的成長曆程,正是千千萬萬中國孩子的成長縮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影視口碑榜 的精彩文章:

從《正陽門下小女人》到《幸福一家人》,熱播劇里的情敵都很弱?
2018中國電影市場:10億+票房前四均為國產片

TAG:影視口碑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