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EID:2005-2016年中國輸入性傳染病的流行病學

EID:2005-2016年中國輸入性傳染病的流行病學

輸入性傳染病已成為我國嚴重的公共衛生威脅。然而,有關輸入性傳染病流行病學特徵的信息卻非常有限。近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新發傳染病》(Emerg Infect Dis.)雜誌發表了題為Epidemiology of Imported Infectious Diseases, China, 2005-2016的研究論文。研究者從國家傳染病信息報告系統中收集了中國大陸輸入性傳染病的相關數據,並分析了人口、時間和空間分布。結果發現,我國輸入性傳染病種類由2005年的2種增加至2016年的11種。在2005-2016年期間,共輸入內地的傳染病個案共31,740例,其中大部分是在雲南省發現的,這些病例主要從非洲和亞洲輸入。加強對我國所有外來務工人員和旅遊者的旅遊前教育,進一步加強邊境篩查、跨境國際合作和預警,是一項關鍵而有效的措施。本研究描述2005-2016年中國大陸輸入性傳染病病例的流行病學特徵,為今後的預防和控制提供了科學信息。

2005-2016年,中國共輸入傳染病31740例。其中包括27497瘧疾病例、3351例登革熱、773例甲型流感(H1N1)、24例Zika病毒病、18例基孔肯亞熱、11例黃熱病、2例急性弛緩性麻痹引起的小兒麻痹症、65例其他傳染病(表1)。研究表明,雲南省在2005-2016年間的輸入性病例傳染性疾病數量最大。

1、輸入性病例的人口統計特徵分析。

結果顯示,大多數輸入性病例患者為男性。輸入性瘧疾患者年齡中位數為39歲;登革熱患者32歲;A(H1N1)流感20歲(表2;圖1)在這些輸入性病例中,外國報告的2470例,中國報告的29270例;來自中國的務工工人報告18932例,其他職業人員報告12808例。中國農民工在輸入性瘧疾病例中佔65.2%,在輸入性登革熱病例中佔28.1%。

圖1. 2005-2016年中國大陸輸入性瘧疾、登革熱和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年齡組分布

2、2005-2016年中國大陸輸入病例趨勢

2005年,中國內地只報告了兩種輸入性傳染病:瘧疾和登革熱。2008年出現輸入性基孔肯亞,2009年出現輸入性甲型H1N1流感;2012年以來,萊姆病自一直是輸入性疾病。2013年以來,報告的輸入性傳染病種類逐年增多。2013年開始輸入的疾病有恙蟲病、內臟利什曼病、日本腦炎、流行性出血熱、絲蟲病、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等6種。2015年報告了輸入型大腸桿菌O157:H7感染、血吸蟲病和MERS病例。2016年輸入寨卡病毒24例,黃熱病11例。總體而言,2013年後報告的輸入傳染病種類急劇增加,2005年僅為2種,2016年達到11種。研究發現,2005年-2016年間,輸入性瘧疾病例呈上升趨勢,輸入性病例逐年上升;2013年和2015年急劇增加,2015年達到峰值(1094例);2016年略有下降(圖2)。

圖2. 2005-2016年中國內地輸入性瘧疾、登革熱和甲型H1N1流感病例數

3、輸入病例的季節性分布

中國大陸許多主要輸入性疾病具有季節性。大多數黃熱病病例是在3月份輸入,輸入性瘧疾的發病率在4-8月較高、在5-6月達到高峰。日本腦炎病毒都是在6-9月間輸入、而輸入性登革熱通常在10月達到頂峰(圖3),特別是Zika病毒,主要是通過國際機場周圍重大節慶活動,如春節慶祝農曆新年、勞動節、中秋節、國慶節輸入。

圖3. 2005-2016年中國大陸輸入性瘧疾、登革熱和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月分布

4、輸入性疾病的空間分布

全國所有31個省都報告了輸入性瘧疾(圖4);雲南省報告36.1%(9931例)。雲南省輸入性瘧疾病例總體呈下降趨勢,而四川、河南、江蘇、浙江等東南省份輸入性瘧疾病例呈逐年緩慢上升趨勢。2013年,廣西輸入性瘧疾病例大幅增加,成為當年中國輸入性瘧疾病例最多的省份(1261/4067,31.0%),占該省2005-2016年輸入性瘧疾病例總數的52.7%(1,261/2,394)(數據未顯示)。

除山西、青海、寧夏和西藏外,全國有27個省在2005-2016年間報告了登革熱。在所有輸入性登革熱病例中,雲南省報告42.9%(1,439/3,351)(數據未顯示)。甲型H1N1流感主要輸入北京、廣東和其他主要港口城市(數據未顯示)。

圖4. 2005-2016年按省份劃分的中國內地輸入性傳染病個案數目

5、輸入疾病的原發地區/國家

根據分析,非洲和亞洲是輸入病例的主要來源地。來自非洲的患者15021例(47.3%),來自亞洲的患者12581例(39.6%)(圖5)。亞洲是輸入性登革熱(3097例,92.4%)、基孔肯亞熱、內臟利什曼病、乙腦和其他疾病的主要來源地;非洲是輸入性瘧疾(14,854例,54.0%)和其他疾病的主要來源地,特別是惡性瘧原蟲、黃熱病、絲蟲病和其他疾病(表3)。

圖5. 2005-2016年按原發地區/國家劃分的輸入中國內地的傳染病個案數目

本研究分析了近十年來中國大陸所有輸入性傳染病的流行病學特徵,為中國輸入性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學指導。同時,為了預防和控制輸入性傳染病,文章也提出了若干措施。一是針對目的地國家流行或流行的傳染病開展旅行前教育,這是預防輸入性疾病,特別是輸入性瘧疾的關鍵。二是加強和完善邊境篩查。第三,發熱門診和初級臨床醫師作為預防輸入性疾病的第二道防線,需要積極識別輸入性傳染病患者。第四,應進一步加強多部門和區域合作機制,特別是邊境地區的國際合作機制。第五,提高新發傳染病的預警和應對能力。


ABSTRACT

Imported infectious diseases are becoming a serious public health threat in China. However, limited information concerning the epidemiologic characteristics of imported infectious diseases is available. In this study, we collected data related to imported infectious diseases in mainland China from the National Information Reporting System of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analyzed demographic,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s. The number of types of imported infectious diseases reported increased from 2 in 2005 to 11 in 2016. A total of 31,740 cases of infectious disease were imported to mainland China during 2005–2016; most of them were found in Yunnan Province. The cases were imported mainly from Africa and Asia. As a key and effective measure, pretravel education should be strengthened for all migrant workers and tourists in China, and border screening, cross-borde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early warning should befurther improved.

文章來源:

1.Wang Y,Wang X,Liu X,Ren R,Zhou L,Li C,Tu W,Ni D,Li Q,Feng Z,Zhang Y. Epidemiology of Imported Infectious Diseases, China, 2005-2016.Emerg Infect Dis.2018 Jan;25(1):33-41. doi: 10.3201/eid2501.180178.

https://wwwnc.cdc.gov/eid/article/25/1/18-0178_article

本期編輯:Annabella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病毒學界 的精彩文章:

家龍鋼:相伴病毒19載 奔向科研無人區
兩種針對於巨細胞病毒的藥物的體內驗證

TAG:病毒學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