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百病皆由痰作祟,這樣做,能拔除痰根,和痰說再見!

百病皆由痰作祟,這樣做,能拔除痰根,和痰說再見!

經絡通、病無蹤



養生調理 專業技術 學習交流 的最佳平台

中醫有「治痰通用二陳」之說,即指二陳湯而言。

很多治痰的方劑,也是採用與二陳相同的藥物,有的是由二陳發展而來的。本文詳細講述中醫臨床大家應用二陳湯,以及20種加減化裁心得以饗讀者。

治療痰症常用效方之「二陳湯」


中醫有「治痰通用二陳」之說,即指二陳湯而言。

很多治痰的方劑,也是採用與二陳相同的藥物;有的是由二陳發展而來的。至於二陳湯本身,在應用上,藥物的加減,各個方書也有所不同。

二陳湯,見於《太平惠民和劑局方》,關於它的主治、方劑組成及其用法,有如下的記載:

「治痰飲為患,或嘔吐噁心,或頭眩心悸,或中脘不快,或發為寒熱,或因食生冷,脾胃不和。半夏(湯洗七次),橘紅各5兩,白茯苓3兩,甘草炙1兩半。每服4錢,用水1盞,生薑7片,烏梅1個,同煎七分,去渣熱服,不計時候,日二、三服。」

從方劑組合來看,半夏是燥濕化痰葯,又能降逆和胃,陳皮也是燥濕化痰葯,又能理氣健脾,茯苓滲

濕利水,甘草和中潤肺,烏梅酸斂生津,生薑溫中止嘔。

歸納起來,其作用在於和胃、理氣、燥濕、化痰。是理脾胃,治濕痰的一個效方。

徐靈胎認為:二陳湯的作用,在於「治胃中寒濕痰濁」等證,他用以「治肥盛之人痰濕為患,咳嗽脹滿。」(《蘭台軌範》 )

朱丹溪也是善於用二陳湯的

,他指出:

「二陳治痰要葯,世多忽之,且平胃散為常服之葯,二陳湯反不可服乎?但能隨證加減,用之無不驗。」又說:「二陳湯加升麻、柴胡,能使大便潤而小便長,胸膈寬。脾虛者,清中氣以運痰降,二陳湯加白朮之類,兼用升麻提氣。眩暈嘈雜,及火動其痰,用二陳湯加梔子、黃芩、黃連之類。」(《丹溪治法心要》 

丹溪治食郁瘀滯,胸膈不快,所用的加味二陳湯,

組方是:

蒼朮、白朮、橘紅、半夏、茯苓、川芎、香附、枳殼、黃連、甘草。

又:治一切嘔吐清水如注的二術二陳湯,組方是:

蒼朮、白朮、陳皮、半夏、茯苓、甘草、姜3片,棗1枚同煎,稍熱服。虛寒者加人蔘、煨乾姜;痰飲加南星、倍半夏;宿食加神曲、砂仁。

劉河間治熱痰,頭眩,用二陳湯加黃芩,即黃芩二陳湯。

在兒科二陳湯的應用方面也很廣泛。

如《嬰童百問》對於寒冷嘔吐噦逆的治療,即選用了二陳湯,指出:「

二陳湯治痰飲為患,或嘔吐噁心,或頭眩心悸,或中脘不快,或發為寒熱,或因生冷傷脾。

」服法也是加生薑、烏梅同煎。

《保赤新編》所載有關二陳應用及加減,可供臨床參考

「風痰加南星、白附、皂角、竹瀝;寒痰加薑汁,重用半夏;火痰加石膏、青黛;濕痰加蒼朮、白朮;燥痰加瓜蔞、杏仁;食積痰嗽,令人嘔吐,加黃連、梔子、生薑;痰結胸膈,喘咳上氣,加香附、枳殼。」

從以上的加減法中,即發揮了二陳治痰的主要作用,又對於不同因素引起的痰飲採用加味的方法,使之發揮更好的作用。

從中可以看出,治痰飲的方劑,多數是以半夏為主,追溯其源,也是從仲景治痰飲的方法發展而來的。

如《金匱要略》小半夏湯:

半夏、生薑,治嘔吐,谷不得下,及心下有飲者。小半夏加茯苓湯:即小半夏湯加茯苓,治卒嘔吐,心下痞,膈間有水,眩悸者。

此外,

《景岳全書》所載「御葯」:

大半夏湯(一名橘皮湯):半夏、陳皮、白茯苓、生薑,治痰飲及脾胃不和。茯苓半夏湯:白茯苓、半夏、生薑,治嘔吐噦,心下堅痞,膈間有水,痰眩驚悸,及小兒等病。

《宣明論方》橘皮半夏湯

:陳皮、半夏、生薑、治痰涎壅嗽,久不已者。

以上各方,由半夏、生薑,加茯苓,再加陳皮,即沿用至今的二陳湯。

小兒常見呼吸系統與消化系統的疾病,也即是以咳嗽痰喘、嘔吐腹瀉這類與痰濕有關的疾病較多,經常使用的方劑也不外乎燥濕化痰、利水清熱、和胃健脾等方面作用較好的一些效方,其中不少都是與二陳有關,或者是由二陳發展而來的。

與二陳湯近似的方劑為《千金要方》中的溫膽湯,《濟生方》中的滌痰湯,實際是溫膽湯加味。《三因方》中的溫膽湯與《千金方》中相同,但增有十味溫膽湯一方。《醫宗已任編》中,還有一加味溫膽湯。至於《沈氏尊生書》中的另一溫膽湯則是同名異物,與常用的以二陳為基礎的不同。



  • 痰證產生的原因及其與臟腑的關係

水濕不能運化是產生痰飲的一個主要原因;而在臟腑方面,則與脾胃的關係最為密切。出現痰證,可能有多種因素,如心熱、肺熱,以及其它原因,但總是關係著脾胃。

因為,痰濕水濕所化,如脾胃健全,受納運化的功能都好,飲食就能化為津液而充實人體的需要。如化為痰,就會留滯在肺、胃、胸膈,以致隨氣升降,留竄各處,經絡四肢,無處不到,引起各種疾患。如小兒咳嗽痰喘,脾胃不和,低燒潮熱,驚搐,癲癇等症,都與痰濕有關。



  • 痰證治法

張仲景的主張:「病痰飲者,當以溫葯和之。」( 《金匱要略》)錢仲陽對於小兒痰飲的治法,提出:「吐涎痰,熱者下之;吐涎痰,冷著溫之。」( 《小兒葯證直訣》 )朱丹溪認為:「實脾土,燥脾濕,是治痰之本法。」( 《丹溪治法心要》)程鍾齡說:「治痰須理脾,以痰屬濕,脾土旺則能勝濕耳。治痰如此,飲亦宜然。」( 《醫學心悟》 )

如上所述,溫中燥濕,是治痰證的一個主要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法。

濕痰多見於脾,如痰涎壅塞,並見睏倦痰稀等症,用溫法;


熱痰多見於肺,如咳嗽痰喘,並見燥熱痰稠等症,用清法;


風痰多見於肝,如驚風抽搐,並見發熱痰鳴等症,用消法;


食痰多見於胃,如噁心嘔吐,並見脾脹痰滯等症,用消法;

至於寒痰、老痰,則多虛實互見之證,其關鍵在脾,日久則多影響其他各臟,出現不同的兼證。在治法上,寒者溫之,虛者補之,盛者泄之,頑者攻之。如用溫中除濕兼用清法,或用降火順氣兼用下法。各法的應用,多在於祛濕化痰,關鍵也是在於對脾胃的調整。


二陳湯臨床運用15例



二陳湯,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由半夏、陳皮、茯苓、炙甘草四葯組成,用時加生薑同煎服,主治濕痰咳嗽,胸膈滿悶,噁心嘔吐,頭眩心悸等,為治痰通劑,故凡因痰而致之病證,皆可以其為基礎加味而治之。茲將用之有驗者擇要加以論述。


1.小兒驚風


治小兒驚風,時發四肢抽搐,兩眼上翻,眼珠青藍色,宜二陳湯加味。


法半夏6g,陳皮6g,茯苓6g,炙甘草5g,竹茹6g,炒枳實6g,炒石菖蒲5g,僵蠶5g。上八味,以水適量煎藥,湯成去渣,取汁,分溫三服,一日服盡。方即為溫膽湯加石菖蒲、僵蠶。如有熱,口渴、尿黃者,加天竺黃5g。如驚風日久,正氣已衰,抽搐輕微,神識模糊,氣息微弱者,則加党參、遠志、膽南星,為滌痰湯加遠志、僵蠶。


2.癲癇


治癲癇,或數月一發,或月一發,或日一發,或日數發,發則猝然仆地,叫呼一聲,不省人事,口流白沫,四肢抽搐,移時自行蘇醒。宜二陳湯加味。


法半夏10g,陳皮10g』茯苓log,炙甘草8g,制南星10g,炒枳實10g,遠志10g,石菖蒲10g,僵蠶10g,大貝母10g,當歸10g,川芎8g,明礬3g。上十三味,以水適量煎藥,湯成去渣,取汁,分溫再服,一日服盡。方即導痰湯加僵蠶、遠志、石菖蒲、大貝母、當歸、川芎、明礬。


3.中風


治中風有痰,語言謇澀不利,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脈虛,宜二陳湯加味。


法半夏10g,陳皮10g,茯苓10g,炙甘草8g,竹茹10g,炒枳實10g。膽南星10g,党參10g,石菖蒲10g,僵蠶10g,竹瀝12g,生薑汁10g,上十二味,以水適量煎前十味,湯成去渣,取汁,加入竹瀝、生薑汁,分溫二服,一日服盡。方即滌痰湯加僵蠶、竹瀝、生薑汁。


4.精神失常


治精神失常,奔走不已,多語,少眠,喜悲哭,宜二陳湯加味。


法半夏10g,陳皮10g,茯苓10g,炙甘草8g,竹茹10g,炒枳實10g,石菖蒲10g,遠志10g,党參10g。上九味,以水適量煎藥,湯成去渣,取汁,分溫再服,一日服盡。方即溫膽湯加党參、遠志、石菖蒲。


5.發笑


治體胖,頭昏悶,寡言語,面部時發微笑而不能自控,舌苔黑黃乾燥,脈弦滑,宜二陳湯加味。


京半夏10g,陳皮10g,茯苓10g,炙甘草8g,竹茹15g,炒枳實10g,黃連10g,天花粉15g,玄參10g。上九味,以水適量煎藥,湯成去渣,取汁,分溫再服,一日服盡。方即溫膽湯加黃連、玄參、天花粉。


6.頭痛


治頭痛,昏悶不爽,口渴,舌苔黃膩,脈弦,宜二陳湯加味。


法半夏10g,陳皮10g,茯苓10g,炙甘草8g,竹茹10g,炒枳實10g,炒黃芩10g,天花粉10g,膽南星10g。上九味,以水適量煎藥。湯成去渣,取汁,分溫再服,一日服盡。方即溫膽湯加黃芩、天花粉、膽南星。


7.肩背疼痛


治或左或右一側肩背疼痛,不能牽動,脈細,宜二陳湯加味。


法半夏10g,陳皮10g,茯苓10g,炙甘草8g,當歸10g,川芎10g,薑黃8g,僵蠶10g。上八味,以水適量煎藥,湯成去渣,取汁,分溫再服,一日服盡,每日1劑。


8.腳腫


治兩腳浮腫不勻,一腳腫甚,一腳腫輕,皮膚顏色不變,腳有重滯感,小便正常,治宜二陳湯味。


法半夏10g,陳皮10g,茯苓10g,炙甘草8g,制南星10g,炒枳實10g,木瓜15g,蒼朮10g。上八味,以水適量煎藥,湯成去渣,取汁,分溫二服,一日服盡,每日1劑。方即導痰湯加木瓜、蒼朮。


9.氣虛浮腫


治氣虛浮腫,早起面目腫甚,兩腳腫消,下午兩腳腫甚,面目腫消,肢體易疲乏,脈虛,苔薄白,宜二陳湯加味。


法半夏10g,陳皮10g,茯苓10g,炙甘草8g,党參10g,炒白朮10g,炒生薑6g。上七味,以水適量煎藥,湯成去渣,取汁,分溫再服,一日服盡,每日1劑。方即六君子湯。


10.失眠


治失眠,煩躁不易入睡,睡則易驚醒而心悸,或有嘔惡,治宜二陳湯加味。


法半夏10g,陳皮10g,茯苓10g,炙甘草8g,竹茹10g,炒枳實10g,炒酸棗仁10g(打)。上九味,以水適量煎藥,湯成去渣,取汁,分溫再服,—日服盡,每日1劑。方即溫膽湯加酸棗仁。


11.胃脹痛


治胃部脹痛,每於飢餓時發作,稍進飲食則痛止,腹軟,大便稀溏,小便黃,苔白薄,脈虛,宜二陳湯加味。


法半夏10g,陳皮10g,茯苓10g,炙甘草10g,党參10g,炒白朮10g,炒生薑6g,桂枝8g。上八味,以水適量煎藥,湯成去渣,取汁,分溫再服,一日服盡,每日1劑。方即六君子湯加桂枝。


12.疝氣


治疝氣,睾丸腫大疼痛,墜脹,引小腹不舒,小便色黃,宜二陳湯加味。


法半夏10g,陳皮10g,茯苓10g,炙甘草8g,青皮10g,小茴10g,荔枝核10g,橘核仁10g,川楝子10g。上九味,以水適量煎藥,湯成去渣,取汁,分溫再服,一日服盡,每日1劑。


13.積聚


治積聚,腹滿氣塞,短氣不得息,不下食,宜二陳湯加味。


法半夏10g,陳皮10g,茯苓10g,甘草6g,檳榔12g,生薑10g,柴胡10g,紫蘇6g,細辛3g,熟附片8g,大黃10g。上十一味,以水適量煎藥,湯成去渣,取汁,分溫再服,一日服盡,每日1劑。方為檳榔湯。


14.閉經


治婦女體胖,月經閉止不來,起居、飲食如常,脈沉微,宜二陳湯加味。


法半夏10g,陳皮10g,茯苓10g,炙甘草8g,炒白朮10g,炒蒼朮10g,當歸10g,川芎10g,射干10g。上九味,以水適量煎藥,湯成去渣,取汁,分溫再服,一日服盡,每日1劑。


15.妊娠惡阻


治婦女妊娠惡阻,嘔吐不止,飲食不下,宜二陳湯加味。


法半夏10g,陳皮10g,茯苓10g,炙甘草8g,炒白朮10g,党參10g,炒生薑10g,黃芩10g。上八味,以水適量煎藥,湯成去渣,取汁,頻頻呷服,—日服盡。不瘥,更作。方即六君子湯加黃芩。


本文摘自《現代中醫名家醫論醫話選 · 方劑》《朱錦善兒科臨證50講》等


瀉血療法、經筋療法、X型療法、倪海廈視頻、JT叔叔中醫、原始點、艾灸療法、張秀勤刮痧、腹針療法、拉筋拍打、神手絕技、穴位大全...

上萬視頻資料不斷更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絡通全身 的精彩文章:

十大健康警戒線划出來了,壽命長短都由它決定!非常重要!
50歲不長皺紋的「秘訣」,每天這樣按摩5分鐘,皮膚緊緻水嫩

TAG:經絡通全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