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是春秋第一霸主,以彈丸小國稱霸中原,後世偉人贊「好厲害」

此人是春秋第一霸主,以彈丸小國稱霸中原,後世偉人贊「好厲害」

西周末年,周幽王為了將王位傳於寵姬褒姒的兒子伯服,而廢王后申後以及太子宜臼,導致申後的娘家申侯引犬戎攻破西周都城鎬京,周幽王身死國滅。西周滅後,鎬京殘破不堪,宜臼遂舉國東遷洛邑,是為周平王,開始了東周王朝時代。東周在歷史上分成兩個時期:春秋和戰國,而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大特點就是天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導致諸侯爭霸、群雄四起,即出現了後來我們耳熟能詳的春秋五霸、戰國七雄。

然而,關於春秋五霸至今仍存在兩種說法,即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和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但無論哪種說法,有一點後世之人是確信無疑的,那就是最早稱霸的是齊桓公。可是,在小編看來,最早當霸主的並非是齊國齊桓公,而是一個在各諸侯國中輩分非常低、春秋戰國時期一直充當小弟角色的二、三等諸侯鄭國鄭莊公。

鄭莊公是鄭國受封后的第三位國君,其國始封於祖父鄭桓公姬友。鄭桓公是周厲王之子,周宣王少弟,於周宣王22年受封於鄭國,但他並未就封,而是一直任職於王朝。周幽王時期,鄭桓公任大司徒,是周朝執政卿士之一。由於周幽王無道,昏聵暴虐,鄭桓公擔心鄭國命運,遂在西周將亡而未亡之時,開始把鄭國人及其財富整體東遷,寄居在虢國、鄶國之間的眾多鄉邑之中,開始逐步實行鄭國蠶食其寄居國鄶、虢的自救計劃。

可人算不如天算,鄭桓公在鎬京城破之際即死難中,其子鄭武公接過父位,與諸侯護衛周平王殺出重圍、東遷洛邑。鄭武公以東周開國元勛,又藉助先父桓公「甚得周眾與東土之人」擁戴的有利條件,乘虢、鄶二國君主大失民心之時并吞其國境。如此,鄭國東遷一舉成功,定都新鄭,並獲周平王正式封贈,而為諸侯列國所承認。鄭武公也因護國東遷之功,在周朝任卿士,死後由其子鄭莊公繼任。

說起鄭莊公,我們最熟悉的莫過於中學課本中的《鄭伯克段於鄢》了,文中講述鄭莊公採取欲擒故縱之計,剷除了威脅自己王位的弟弟共叔段。雖然此文頗有藝術色彩,但足見鄭莊公政治手段之狠辣。鄭莊公即位穩定國內政局後欲有所作為,卻遭到周桓王對開國功勛的排斥和打壓,他一氣之下拒絕到成周朝拜天子,並派出武裝人員強行收割周王畿的禾麥,也算是對天子缺德的回應。

雖然周、鄭開始交惡,但關係不至於破裂,後在齊國的調和下,周、鄭關係重新恢復,鄭莊公再任王朝卿士。精明的鄭莊公充分利用王朝位勢,立足王庭而顧盼自雄,甚至打出了維護周禮而「尊王」以討不庭的旗號藉以自肥自重,事業蒸騰上升。他忙於東進西討,南征北戰,在春秋初期列國戰場上,幾乎戰無不勝,影響迅速擴大。周桓王看著這個借勢發力的野心家,內心焦躁不安,為了鞏固自己天下共主的地位,決定對這鄭莊公予以制裁。

周桓王聯合衛、陳、蔡諸國幾倍於鄭國的優勢兵力向鄭國發難,鄭莊公面對強敵卻從容應對,針對戰況排兵布陣,指揮得當,最終以鄭國大將祝聃「射王潰敵」而大勝。事後,鄭莊公主動賠禮道歉,周桓王也借坡下驢,但就此之後周朝徹底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而鄭莊公卻由此成為中原第一位霸主。鄭莊公在位43年,一生戎馬,幾乎是戰則能勝,毛主席讀其傳後連贊他「很厲害」。然而,鄭莊公去世後,鄭國因其尷尬的地緣及長期處於諸公子奪位的內亂之中,最終盛極而功虧一簣,但它卻開啟了大國爭霸中原的大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海拾粹 的精彩文章:

TAG:史海拾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