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AI早報:首款國產神經手術機器人獲批上市

AI早報:首款國產神經手術機器人獲批上市

「智東西」早報第1125期

2018.12.27 周四


#今日要聞#

1、首款國家創新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獲批

12月26日消息,據報道,由華科精準(北京)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目前正式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審批准產,成為首款獲得國家創新審評通過的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該款產品也是國內首款同時適用於兒童和成人的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

華科精準成立於2014年,專註於將適用癲癇、帕金森病、出血性腦卒中、顱內腫瘤活檢、神經內鏡等的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推向實驗驗證階段。

2、長城歐拉純電動車R1發布 6萬起售

12月26日晚,長城歐拉純電動車R1在北京正式上市發布。這款NEDC續航351公里的純電動A0級車,有著極萌的外觀,頗有點長城合作夥伴——寶馬MINI車型的影子,然而MINI售價20萬+,但R1售價最低跌破了6萬元!這款車的上市,讓A0級純電動車新一輪的續航里程大戰與價格戰,進入了「血海」模式。

3、京東方擬465億福州投建柔性屏生產線

12月26日下午消息,京東方發布公告稱,有意在福州市投資建設一條第6代AMOLED(柔性)生產線,生產高端手機顯示及新興移動顯示產品,項目投資總額465億。

其與福州市政府簽訂的協議顯示,第6代AMOLED(柔性)生產線的玻璃基板尺寸為1500mm×1850mm,設計產能最終達至玻璃基板投片量48千片/月。京東方將為項目公司籌集113億註冊資本金,福州將協助其取得不少於205億外部融資的銀行承諾書。


#人工智慧#

1、全國首家百度大腦創新體驗中心啟動

12月26日消息,據報道,由百度、中關村創業大街聯合打造的全國首家「百度大腦創新體驗中心」揭幕啟動,中心設置了「行業應用展示區」、 「技術展示區」、「智能生活展區」和「智能售賣區」 四大展區。中關村創業大街總經理聶麗霞稱,「未來將聯合百度開放AI技術,吸引培訓AI開發人才,幫助更多的AI技術產品落地。」

2、華為手機/音箱全面搭載AI助手小冰

智東西12月26日消息,華為宣布與微軟在AI語音助手領域展開深入合作,華為智能音箱及手機解鎖「召喚小冰」能力。只要對華為AI音箱中的智能語音助手小藝說出命令 「召喚小冰」,就能切換至微軟小冰模式。榮耀YOYO智能音箱也將具備「該功能,預計2019年初上線。此外,所有升級至EMUI系統9.0(含9.0)以上的華為及榮耀手機用戶,只要在負一屏搜索中輸入「召喚小冰」,即可召喚出微軟小冰。

3、研究員推AI繪圖 輸入單詞可模仿名作

12月26日消息,據外媒報道,近日,研究人員開發出一套ArtistAI的繪圖系統,只要輕鬆地在鍵盤上敲擊幾下,就能製作一張名家風格的個性化電子賀卡。據悉,該系統集成了NLP、圖像生成、風格遷移等技術,3 步解決問題。首先,使用GloVe單詞嵌入模型,將輸入的單詞和谷歌猜畫小歌里的圖片分類進行比較;然後使用名為Sketch-RNN的變分自動編碼器(VAE)從數據集學習足夠多的塗鴉,系統即可畫出簡筆畫;最後AI將特定畫家的筆觸和調色風格遷移到塗鴉上。

4、冰洲石獲藥物靶點選擇性預測賽冠軍

12月26日消息,據報道,近日,藥物靶點選擇性預測賽冠軍成績公布。人工智慧生物醫藥公司冰洲石獲得冠軍。該公司運用其近年來研發的藥物和靶點結合的3D構象預測及結合強度的定量預測模型,獲得了各個主要技術指標包括皮爾森和斯皮爾曼相關性係數、F1分數 、平均 ROC 曲線下面積 (AUC) 的第一名。

據悉,該公司是一家利用AI從事新葯研發的生物科技初創公司,目前已經完成了由IDG資本和依圖科技的聯合投資。

5、寶龍地產牽手騰訊 展開AI等合作

12月26日消息,據報道,寶龍地產和騰訊在上海舉辦戰略合作發布會,雙方宣布在資源技術、商業經營、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等領域達成合作,並發布「紐扣計劃」,研發有益於商業運營的技術,共同探索存量資產的發展新空間。

6、AI顱內出血診斷新進展:準確率超90%

12月26日消息,據報道,近日,美國麻省總醫院的專家在用AI診斷顱內出血上有了新的進展。利用深度學習,AI在一組200份影像中準確辨識了98%的顱內出血,在另一組196份影像中,辨識了92%的顱內出血。同時,AI演算法的特異性在兩組影像中都達到了95%。這樣的診斷正確率和放射科醫生幾乎沒有差別。

7、阿里開源超大規模矩陣計算框架Mars

12月26日消息,據報道,Mars是由阿里雲高級軟體工程師開發的一個基於張量的大規模數據計算的統一框架,目前它已在 GitHub上開源。該工具能用於多個工作站,而且即使在單塊CPU的情況下,它的矩陣運算速度也比NumPy(MKL)快。

Mars張量提供了類似於NumPy 的介面,同時為張量的分散式執行提供了一個庫。當張量圖提交到Mars調度器時,給定在數據源中傳遞的塊(chunks)參數時將生成由操作數和塊構成的圖。

8、AI公司大猩猩科技獲1500萬刀D輪融資

智東西12月26日消息,據台媒報道,台灣AI公司大猩猩科技日前獲得日本SBI集團(前身為軟銀投資)1500萬美元的D輪融資,成為SBI投資的首個台灣AI公司。本輪融資將用於研發人工智慧及影像分析技術、拓展全球業務及銷售布局,該公司還將與SBI集團合作進軍日本市場。

9、OPPO推AI助理Breeno 並開放語音技能

智東西12月26日消息,OPPO在2018開發者大會上推出了智能助理Breeno,它通過語音、視覺、手勢體感、情感計算等自然的多模態交互方式,來理解用戶需求,並形成用戶畫像、情景計算、模態融合等服務。在應用方面,Breeno包含語音、識屏、識物、建議、空間、速覽和駕駛七個場景。

智能助理Breeno加入到了OPPO的開發者平台,OPPO還宣布今日正式開放其語音技能。


#新出行#

1、特斯拉更新移動APP 可遠程加熱座椅

12月26日消息,據外媒報道,特斯拉更新移動應用,添加了可讓車主遠程激活加熱座椅的功能,並且可讓車主提前預約安排服務。馬斯克表示,特斯拉將於下周在該移動應用程序中發布服務安排新功能。

2、賓士旗下星徽出行獲北京網約經營許可

12月26日消息,近日,美團打車、搜谷、星徽出行等3家網約車平台公司取得北京市網約車經營許可。接近政府人士透露,星徽是賓士旗下的出行平台。目前為止只有蘋果手機的AppStore能看到「星徽約車」App,據市場數據供應商AppAnnie,此App在2017年11月9日就被首次追蹤到,今年3月份更新過一次版本。

3、2020年瀋陽新能源整車產能將達30萬輛

12月26日消息,據報道,瀋陽正打造以華晨寶馬等企業為核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推進新能源汽車整車製造和動力電池基地建設,支持新能源汽車企業加大技術改造和投資。

瀋陽近期出台的《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促進產業做大做強實施方案》顯示,到2020年,全市新能源汽車整車產能增加到30萬輛。對於年銷量超過3000輛的新能源乘用車生產企業,瀋陽市政府給予300萬元資金獎勵。

4、百度Apollo再獲20張北京路測牌照

12月26日消息,日前,百度Apollo再獲北京市頒發的20張自動駕駛路測牌照,並獲得天津市頒發的首批自動駕駛路測牌照。截至目前,百度Apollo獲全國牌照數量超過50張,其中北京路測牌照45張。

此外,2018年中國專利銀獎獲獎項目共60項。百度的「基於神經網路模型的翻譯方法及裝置」、「建立語音識別模型的方法、語音識別方法及對應裝置」、「無人車、無人車定位方法、裝置和系統」,共計三項專利獲評中國專利獎銀獎。

5、荷蘭卡車製造商DAF交付首輛純電卡車

12月26日消息,據外媒報道,作為未來大規模測試計劃的一部分,荷蘭卡車製造商DAF日前向客戶交付了首輛純電動卡車,該電動卡車搭載一個170千瓦時的電池組和一個210千瓦的電動機。DAF表示,儘管對於卡車來說這一電池組有些小,但它的續航里程達到了100公里,最大載重量達到40噸。

6、三星LG瞄準自動駕駛圖像感測器市場

12月26日消息,據外媒報道,三星電子已經選擇將僅次於半導體存儲器的圖像感測器作為其下一代商業項目。目前,該公司建立了一個感測器業務團隊,並計劃主要面向自動駕駛車輛圖像感測器市場。此外,LG電子也打算向美國初創企業投資,以生產自動駕駛車輛感測器並提升其研發能力。感測器開發正成為電子零部件製造商的主要戰場。

7、縱目科技自主泊車獲得一汽紅旗定點

智東西12月26日消息,縱目科技宣布獲得中國一汽項目定點通知書,將在一汽紅旗品牌2020年的量產車型上,部署低速自動駕駛L4級自主代客泊車系統。雙方將會深入合作,從演算法、功能、功能安全以及用戶體驗等層面,推進產品量產。

據悉,該系統基於自主研發的「車+雲+場」的軟硬體綜合解決方案,結合人工智慧以及多感測器融合技術,預計在2020年下半年量產,支持在國內主要一線二線城市大型商業停車場內的自主泊車功能。

8、Yandex獲准在以色列測試自動駕駛汽車

12月26日消息,據外媒報道,當地時間12月25日,Yandex宣布已經獲得以色列交通部的許可,將在特拉維夫測試其自動駕駛汽車。本月早些時候,Yandex已經在以色列推出了計程車打車平台Yango。此前,Yandex已經在俄羅斯和美國測試了其無人駕駛汽車。Yandex也是繼英特爾子公司Mobileye之後,第二家獲准在以色列道路上測試自動駕駛汽車的公司。

9、飛行汽車創企Lilium宣布多名高管加盟

12月26日消息,據外媒報道,飛行汽車創企Lilium宣布多個重要成員加盟,包括前邁凱輪汽車著名設計師Frank Stephenson、前奧迪自動駕駛項目負責人Mirko Reuter、空中客車公司前財務和租賃副總裁Rochus Moenter。

10、奧特貝睿長城確定L3自動駕駛量產方案

12月26日消息,據報道,奧特貝睿(AutoBrain)已與長城汽車確定了L3級自動駕駛量產方案,這是國內首個確定量產的L3級別自動駕駛前裝。

奧特貝睿創始人兼CEO彭永勝表示,奧特貝睿在2016年與整車廠商啟動了L3級量產合作計劃,2017年開始量產前的小批量測試,最快將於2020年開始大規模銷售整車。

11、比亞迪中山項目近日動工 總投資50億

12月26日消息,據報道,比亞迪中山項目近日在中山市產業平台民眾園正式動工建設。按照計劃,比亞迪中山項目將在中山建設智能終端及零部件製造基地、軌道交通設備及預製件生產基地,項目總投資50億元,未來總投資預計可達120億元,預計達產後綜合產值250億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智東西 的精彩文章:

AI早報:美國警方認定劉強東無罪 神州優車牽頭接盤寶沃
AI早報:谷歌推無人計程車服務 高通驍龍855細節揭曉

TAG:智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