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情況已經刻不容緩!我們為什麼一定要多生孩子?

情況已經刻不容緩!我們為什麼一定要多生孩子?

今天看到一則新聞,老齡化問題非常嚴重的日本,在昨天通過了一項內閣決議,決議一改之前保守性移民引進政策,決定大規模引進國外「人才」赴日工作,並且準備有針對性的完善在日工作外國人的工作、教育與醫療環境。

這樣的轉變,其實是非常令人唏噓的,不同於我們國家對於「外國友人」熱情到不正常的「友好」(guitian)態度,日本對於入境外國人的態度,一直都是比較謹慎的。

以入境黑人為例,在上世紀80年代處,日本經濟迎來騰飛的最高峰,成為許多電子產品的生產基地。在當時,電子產業是一片熱土,「第三次工業革命的重要產品代表」,很多黑人為了做貿易生意大量偷渡到日本(似曾相識的感覺),日積月累,到90年代初時,日本已經有了幾十萬非法居留的黑人。

居住在我國廣州的黑人

這些黑人對當地的治安造成了非常負面的影響,隨著這些黑人偷渡者而來的,就是每年上萬的黑二代新生兒,黑人隱隱有成為日本又一少數民族的趨勢,並且有一部分黑人已經開始為獲得這一政治地位而造勢。(又是似曾相識的感覺)

但與我國很不同的一點就是,日本全國無論是政壇還是人民,在這個問題上的態度都是非常一致的,那就是必須驅逐這些非法居留的黑人。

日本政府與非洲國家莫三比克簽訂投資條約,將投資幾千萬美元到這個國家,但條件之一就是莫三比克需要接收在日本非法居留的這幾十萬黑人,同時遣返和安家的費用都由日本出。

協議達成以後日本便開展引渡行動,在一年時間內就把這些三非黑人全都清理乾淨了。

很多人都去日本旅遊過,現在的日本,幾乎看不到什麼黑人,這得益於當年日本政府機智的政策。

同時,從這個事件中我們也能看到日本對於外來移民的態度,那就是比較排斥,日本人對於外國移民的政策非常慎重。

一直比較珍惜自己三島神地的日本國民,為什麼現在要「張開雙臂迎接外國友人」了?原因在海佑講史之前一篇文章《徐波應該被設立成為全國人民生育楷模》裡面也提到過,因為現在的日本老齡化太嚴重了,沒有什麼年輕人,所以社會沒有什麼生產力,老年人生活非常窮困。

人到了這一步,不想坐著等死,那怎麼辦呢?只能引進外來人口給他們幹活兒了。

白髮蒼蒼還在辛苦工作的日本老人

那什麼樣的人會涌去日本給日本人幹活兒呢?日本現在的生活條件,對於歐美髮到國家和我們中國來說,肯定是沒有什麼吸引力的。但是對於貧窮的非洲人和處在戰火之中的中東穆斯林來說,卻是像天堂一樣的地方。

可以想見,在日本這種引進政策下,去的最多的人絕對是黑人和中東穆斯林,日本自己開啟了自我黑化和綠化的盒子。

如果在未來幾十年,日本大和民族生孩子生不贏黑人和穆斯林,大和民族精英干不過黑人和穆斯林精英,那麼大和民族世代居住的三島神地變成東瀛斯坦和東非尼亞就是一個很大概率的事情。幾百年後,日本可能就消失了。

這並不是危言聳聽,日本想引進移民嗎,我想他們肯定是不願意的,但是又有什麼辦法呢?對於現在的日本國民個人而言,當前的生存是最重要的,而對於他們手握大量資源的資本家而言,什麼家國情懷,不存在的,有人給他們幹活兒最重要。

其實不用去設想,我們也能看到一些結果,引進大量移民的歐洲國家,現在社會治安混亂,各地居民居住的安全感大大降低。

而無獨有偶,老牌歐美派系發達國家加拿大也準備敞開國門吸引移民。

同樣勞動力短缺的美國也當然不能獨善其身,但特朗普意識到引進移民問題的嚴重性,所以在美墨邊境樹了幾根杆子做牆。可是,這樣有用嗎?沒有用的,除非你本國人口充沛,不然這都是徒勞,這就像能量守恆定律一樣,能量高的地方的能量,會自然而然的向能量低的地方跑,你豎幾根杆子,只能將這個過程變慢一下,卻不能扭轉這一過程。

美墨邊境牆

唯一能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就是自己人多生孩子。人口才是終極的力量,如果沒有毛主席當年給新中國打下的人口底子,現在談什麼經濟復興軍事振興?沒有麵粉怎麼趕出麵條捏出包子?

發生在他國的這些事情對我們自己的警示作用也非常大,現在的中國,老齡化問題越來越嚴重,如果在沒有足夠的新生兒補上,到時候的中國,也免不了要走「人才引進」的路子。

但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對此歷史上已經有無數的教訓,這個問題已經不用心存僥倖。

就算你到時候準備堅決反對移民政策,手握資源的資本們,特別是買辦資本們也絕對不會同意,這個也是早已不用質疑的事情。

所以說,你為什麼要多生孩子,你多生孩子,就是為了你的孩子自己,在你死後,在他們獨自生活在世界上時,能夠有個兄弟、能夠有個姐妹,能夠一起照應,能夠有足夠多的族人互相保護,不會受老黑老綠或者什麼蠻夷戎狄的欺負。

多生孩子,正是為了孩子他們自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佑講史 的精彩文章:

TAG:海佑講史 |